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论文

时间:2023-05-01 19:35: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论文

  【摘 要】在高校体育课中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是对体育教学内容,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在科学、合理、安全地设计和安排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当代大学大学生身心问题及成因分析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为大学的健康教育起借鉴作用。

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身心健康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 普通高校

  1 前言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引进高校课堂,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观,同时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作为新世界体育教育改革的初探,对于它的研究,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此类活动,及至对新世纪的体育改革的推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现状分析

  2.1“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内容

  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分为两个层面的目标,包括5个领域: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在确定了目标之后,“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内容包括:野外基本生活条件的获取、野外基本技能学习、简单生活用具的制作、野外基本设备的使用、基本体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心理训练、野外综合训练、野外险情的处置、野外伤病的自救与互救、野外应急措施、野外求救信号的发放与接收。

  2.2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身心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目前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提高体育素质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2.2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学习压力过大、营养不良或过剩、生活无规律等,但与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2.2.3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正值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变化激烈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尚不够强,在处理学习、就业、爱情等复杂问题时,常常会引起矛盾的冲突,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2.2.4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原因分析

  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学业上,主要表现为过分紧张、不安,可能是自身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在生活上,主要表现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各种如抑郁、焦躁、神经衰落等心理问题。

  2.3“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

  2.3.1“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知限于表面,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个全新内容,大学生不是被动而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全面拓展,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2.3.2“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2.4普通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分析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4.1增强体质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知限于表面,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一个全新内容,大学生不是被动而是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师生互动配合中,经过实践体验完全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全面拓展,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等自然资源,使学生在享受在自然赋予宝贵财富的同时,增强健康体魄,提高适应能力。

  2.4.2野外生活生存训练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减缓人们心理紧张、调节情绪反应强度,增强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千周,在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健康不良的学生,除了采用心理学方法进行调节、疏通和治疗外,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各种体育运动也是心理健康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2.4.3增强应变和适应能力

  野外是一个变化多端复杂的环境,有很多事先预料不到的意外情况可能发生。如何面对并处理这些意外是对线一位学生的严峻考验。

  2.4.4野外生存生活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每个参加过野外生存生活的大学生都知道团队精神在这项运动中的重要性,通过给同伴适当的鼓励,分担其随身行李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由于运动兴趣的趋同,大学生在新的运动团体中建立以运动项目为纽带的新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大大缩短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对日后大学生处理好各种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设能刺激大学生的锻炼欲望,增强体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形成经历正确的体育意识。

  (2)“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能够为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朝一个良性状态发展,从而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3)“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需要全体同学通力协作,互助互需,从而达到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团结合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2建议

  (1)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和尝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学校行政部门的领导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增强意识,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体育课程资源,使这一全新内容走进高校体育课堂。

  (2)为使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增强,应该从提高体能和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掌握野外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一些实验效应进行科学的论证。

  参考文献:

  [1]姜丽.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姜丽.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普通高校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目的与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中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形体训练的作用与意义论文04-29

大学生野外体育训练的意义的论文04-27

拓展项目:野外生存训练05-02

野外生存拓展训练心得感想05-02

高校开设舞龙运动课程的意义探析04-29

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论文05-02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的论文05-02

水利高职院校水上项目课程开设研究论文04-27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04-30

美国高中开设哪些课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