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CAFTA框架下人才合作培养的足迹与蓝图论文
[摘要]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在人才合作培养方面已有良好的开端,但合作涉及的国家、专业、学历层次、培养模式等均需进一步拓展。问卷调查、对比测试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跨国联合培养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对象国语言的兴趣以及听、说、读、写等能力。此外,还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梧州学院决心锐意创新,以拓展与东盟高校人才合作培养的宽度和厚度,提高联合培养的效果。
[关键词]捂州学院;东盟高校;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创新
一、梧州学院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足迹与成绩
(一)从合作和培养模式层面看:已有良好的开端
1.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梧州学院从2004年开始启动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合作培养人才计划。2005年开始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等越南高校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截至2007年3月底,与梧州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的越南高校共7所,签定校际合作协议的共5所。2006年开始与泰国素林皇家大学等泰国高校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截至2007年3月底,与梧州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的泰国高校分别为1所和3所。
2.实现实质性合作。从2005年开始,梧州学院就已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平阳大学等高校实现了实质性的人才合作培养:
(1)互换在校生留学跨国合作培养(下称“交换生”模式,如互换一年跨国培养,即“3+1”模式)。2005年、2006年梧州学院分别派出20名和37名外语系英语本科班三年级学生到越南学习一年(主要学习越语和英语),越南也分别派出13名和26名大学生交换到梧州学院中文系学习中文一年;
(2)接收全程留学生。2006年梧州学院共吸收了29名来自越南的全程留学生,按计划先学习中文一年(即语言短训班),等过了语言关后,再由学生选择到其他系(如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等)的本科专业学习4年;
(3)交换教师。2006年实现了与泰国素林皇家大学交换教师。
(二)培养效果:关于学生受益方面的分析
问卷调查、对比测试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跨国联合培养”至少可以给当事学生带来如下受益:
1.可大大提高学习对象国语言的兴趣。我们通过对2005年梧州学院派往越南学习一年后回国的学生(下称A组)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几乎100%的学生回答对学习越南语的兴趣比出国前大大提高。另外,我们还通过与未到越南学习,但以越南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与A组同年级同专业的梧州学院学生(下称B组)进行对比,问卷调查发现A组对越南语的学习兴趣要比B组高出许多。同样,对越南来梧州学院学习的交换生和语言班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也显示,他们认为来华留学对提高学习汉语大有益处。
2.对对象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对上述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回答,到对象国学习对象国语言对提高其对象国语言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大有好处。我们对上述A、B组进行了越南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对比测试,表2的结果显示:前者的听、说、写平均成绩比后者分别高出43分、37分、37分。可见,跨国联合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对象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听、说能力。来梧州学院学习汉语的越南留学生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过级情况同样也可证明,跨国联合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对象国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有益处。作为第一批梧州学院和越南河内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交换生的lO名越南同学,经过一年的学习,汉语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有6名同学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有4名达到8级,有2名达到6级(按一般要求,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4级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直接参加除汉语言专业的其他专业的学习;通过6级的可以直接参加汉语言专业的学习);有4人次参加“汉语桥”的比赛,其中1名获得越南全国“汉语桥”比赛三等奖。
3.可提高中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由于在新、马、菲、文等国英语是官方语言,而在印、泰等国英语也比较普及,这有利于双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包括非英语专业)进行跨国留学交流,同时对提高中方留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亦大有益处。
二、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从合作和培养模式层面看存在的不足
1.合作涉及的国家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与梧州学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备忘录的东盟国家只有越、泰两国;而真正已经实现学生交流的只有越南。显然,这种合作关系主要建立在地缘基础之上,还没有基于东盟各国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色等,来建立人才合作培养的项目。
2.合作涉及的专业面有待进一步拓展。目前,中方派往越南的交换留学的只是英语本科专业,中方接收越南留学也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没有根据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CAFTA)所急需的各类人才来系统培养。尤其是既懂对方语言,又具备经贸、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财经类、法律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合作培养的项目还是空白。
3.合作涉及的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拓展。从已有的合作项目来看,基本上只涉及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生。双方人才合作培养的项目,应逐步扩展到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教育,这是CAFTA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急需大量应用型复合人才的迫切要求。
4.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认学分。目前,梧州学院执行的教学计划有两种:一是作为交换生,执行的是对方的教学计划;二是作为全程留学生,执行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的教学计划。双方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互认学分,影响着双方合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合作层次的提高。
(二)从学生培养效果层面看存在的不足
1.尚未实行学分制,培养模式缺乏弹性。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课程设置的宽域性和学生选课的灵活性等优势。实行学分制后,由于学生具有在时间和课程上选课的灵活性,使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时间的灵活度也大大提高,从而可提高培养模式的弹性。目前,梧州学院尚未实行学分制,导致联合培养模式缺乏弹性,加上双方尚未实现互认学分,使学生完成国内毕业学分与出国留学问矛盾难以化解,进而影响培养的效果。
2.只停留在语言学习层面,还没有拓展到到对象国学习财经或法律等专业知识。目前,由于双方合作仍然只涉及英语和汉语言文学两个专业,而没有拓展到经贸、法律等专业,加上尚无双语教材和互认学分,造成双方学生无法到对象国学习财经或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这些正是CAFTA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急需的。
3.教学与考核手段有待进一步创新。我国高校长期形成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汉语测试方法,与东盟留学生到我国学习汉语时更偏重于学习语言的现实形成明显的冲突;教学方法与教学习惯也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因此,必须对境外留学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加以改革和创新。
4.教材建设工作有待加强。为中国到东盟学习的学生和为东盟来华留学生编写有关教材和教辅材料,是提高人才合作培养质量的要求,目前正在组织课题组进行编写,但亟须加强。
三、蓝图描绘:锐意创新,拓展人才合作培养的宽度和厚度
(一)拓展合作的宽度:增加合作的国家、高校和专业
1.扩大合作的专业面。目前,双方合作只涉及英语和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而CAFTA是新型的自由贸易区,其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随着CAFTA建设的不断深入,双方急需大量既懂对方语言又具备经贸和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因此,梧州学院正想方设法在诸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法律等CAFTA所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与东盟高校实现实质性合作。2007年3月与泰国宣都实皇家大学签定的合作办学协议,将会使双方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等本、专科专业的合作方面,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2.增加合作的高校和国家。截至2007年3月底,只有越南和泰国的3所高校与梧州学院实现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换在校生跨国合作培养、交换教师等)。今后除了继续推进上述已与梧州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的越、泰高校实现实质性的合作外,梧州学院还正积极与印尼等国接触,争取尽快与东盟其他国家实现人才的合作培养,努力扩大梧州学院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广度。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将所有专业在东盟十国同时推进,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与金融等的发展水平和特色、与中国经贸的关联度及其发展前景、同中国的地缘关系等方面的具体差异,来确定合作专业的国度选择、进度的安排、合作模式的选择与调整等。
(1)关于跨国联合培养模式(包括“互认学分”模式和“交换生”模式)。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大体为:新、文、马、泰、印、菲、越、老、柬、缅;从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来看,新、马、泰、印、菲、越六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比较密切;在旅游方面,这六国也发展得较好。基于这些,在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中,首先应该加快与这六国合作。另外,在国际金融方面新、马、泰三国比较有优势,金融类专业首先应该考虑与这三国实现合作。因此,结合梧州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计划在2009年以前,重点仍然是进一步扩大与越、泰的合作,尤其是上述已签定合作办学备忘录和校际合作协议的越、泰高校;2009年后将合作的层面迅速扩大到新、马、印、菲四国。关于合作的专业、国度和进度的具体安排。
(2)关于短期培训和接收全程留学生模式。短期培训可考虑全面铺开,所有专业均可接纳所有东盟国家向华派出的留学生。不过在派出留学生时,只向越、泰、新、马、印、菲六国派送,与其他四国的合作只是接受其留学生来华学习。
(二)拓展合作的厚度:专业层次和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1.专业层次的多元化。由于CAFTA急需的是各类应用型复合人才,因此除了在本科层次进行合作外,在专科层次(高职、高专)也应该加大合作,并且在合作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基于这些,提出表3的关于跨国联合培养的专业选择、合作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创新。
2.推动互认学分,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实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互认学分乃至互发学位证书是双方合作培养人才的较高形式,但需要双方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目前,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如泰国、越南等国家已经批准其部分高校与中国高校可以互认学分和互发学位证书。梧州学院也正积极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以推动互认学分的工作,努力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今后要在“交换生”、学分互认、短期培训和交换教师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合作,努力使合作模式向多元化发展。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提出表3的梧州学院与东盟高校人才合作培养的蓝图,即合作专业、国度选择与合作进度、合作模式与培养模式等的安排。
(三)勇于配套改革和创新,着力提高人才合作培养的效果
1.学制创新: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和“弹性培养模式”。学分制具有弹性学制、课程设置的宽域性和学生选课的灵活性等优势。在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中,实行学分制后,在弹性学制下,对表3的培养模式也可以实行“弹性培养模式”的创新,如国际贸易类本科专业的“3.5+0.5”可变为“3+1”或“3.5+1.5”等。此外,实行学分制后,由于学生具有在时间和课程上选课的灵活性,使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时间的灵活度也大大提高,如本科班学生可选择在第3~7学期中的任何两个学期出国学习,可以是连续的两个学期(如第3、第4学期),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两个学期(如第3、第7学期)。
2.课程和专业设计的创新。在课程设计上,建议利用学分制的优势,在各专业的选修课中开设东南亚国家的语言课(如越语、泰语等),东南亚国家、东盟和CAFTA等方面的课程,让有志选择跨国联合培养模式的学生,有机会提前学习语言和了解东盟及其国家,为将来出国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可为东盟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国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课程。在专业设置上,可设计一些复合专业,如“外语+经济专业”、“外语+法律+经济专业”等。
3.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创新。
(1)利用In-temet等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创新。如在跨国联合培养模式中,由于要到国外学习一年(或半年、一年半等),致使在国内学习时间减少,往往会造成学生在本科的四年或专科的三年时间内难以完成毕业所规定的学分,建议充分利用Intemet、课件等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创新:远距离教学和考核,即部分课程(尤其是一些考查科目)可让学生在寒暑假或在国外留学期间,根据老师提供的课件等材料先自学,然后老师与学生再利用Interact互相沟通,老师可在网上进行答疑、批改作业等,学生也可在网上提问、提交作业和完成考试等教学活动。
(2)对境外留学生考核方式的创新。从越南留学生到梧州学院学习汉语的情况来看,境外留学生到我国学习更偏重于学习语言,与我国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差异。因此,对境外留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创新,可用开卷考试或其他形式进行考核。
4.师资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创新。2006年以来,梧州学院一方面从越南、泰国聘请老师来校任教;另一方面又派出4名年轻老师分别到越南和泰国高校,既支持越南和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同时又攻读硕士研究生,他们回国后将在双语教学中发挥作用。今后将继续做好可称之为“造血细胞工程”的师资工程:互派专家和教授到对象国挂职任教、讲学、研究(访问学者),我方派年轻教师到对方攻读研究生等,以解决双方合作所需的师资问题。
5.教材工程:教材建设的创新。
(1)编写教材和教辅材料。如为中国到东盟学习的学生编写有关东南亚国家经济和风俗、东盟和CAFTA最新进展等方面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为东盟来华留学生编写有关中国国情、经济、文化、历史、风俗礼节等方面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等。
(2)双语教材工程。当双方合作规模扩大后,可联合与东盟高校有合作办学项目的广西其他高校,与东盟高校一道组织双方专家,将一些跨国联合培养的专业中计划在国外学习的部分课程翻译成双语教材,如中英文、中越文、中泰文、中缅文等,以解决跨国联合培养中只单纯学习语言的现状和由于语言障碍而无法在留学期间选修对象国大学的部分专业课的难题。这些双语教材也可以作为“全程留学”的留学生的教材。
【CAFTA框架下人才合作培养的足迹与蓝图论文】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下软件的论文04-27
校企合作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论文05-02
人才培养下高等工程教育的论文05-02
人才培养下软件工程论文05-0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论文05-02
人才培养下的家具设计的优秀论文05-0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的石油工程论文05-02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经济课程改革论文05-02
人才培养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论文05-0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下石油工程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