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1 21:13: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办学效益是目前社会和高校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对高校投入产出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A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一个多输人多输出系统,高校输入输出间的组合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复杂关系不仅难以表达,而且由于各个指标间的可公度性较差,人们难以采用统一的度量单位来衡量各种输入和输出的大小。这些特点使得基于指标相互之间具有较好可比性和可公度性的传统的成本效率分析法在分析高校办学效益时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对指标具有较好包容性、无须了解输入输出函数关系、能够较好避免主观因素影响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方法在处理高校这种多输人多输出机构的效益评价问题上显现出特别的优势。针对当前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主要偏重于方法应用和数学形式改进方面的现状,本文对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的投入产出分析

  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分析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和依据。

  1.高校的投入

  从广义而言,投入是指系统运转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对于高等学校系统,这种投入是极其广泛的,既包括学生方面的投入、学校方面的投入,也包括其它方面的投入。其中,学生方面的投入包括个人在进入高校之前所具有的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以及个人在进入高校之后的努力程度等。学校方面的投入包括从学校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资金,一般有人、财、物三种形式,每种形式又可分为多个种类。学校除了以人、财、物等有形实物投入教育外,还有无形资产的投入。无形资产是一种以非实物形态存在,对高校的整体运行过程有显著影响的资源投入,如学校的知名度、学术声誉等等。其它方面的投入主要是指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一般特征,范围极其广泛,如同伴的影响、学生父母的社会经济背景等等。在这些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投人中,办学效益评价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指学校方面的投入,包括学校的有形资产投入和无形资产投入。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的高校办学效益评价中,投入一般均指有形资产投入,而很少包括学校的无形资产投入,特别对于声誉类等非知识产权领域的无形资产投入鲜有反映。这种以物质有形指标为主的办学效益评价往往过于偏重经济成本,只注重有形指标,忽略了如学校声誉、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历史传统等大量无形指标,导致在评价和引导高校的发展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加入无形资产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所有高校都走高(高水平、研究型)、大(规模大)、全(综合性)这一条路子。即使对于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校,在学科等方面也应各具特色和优势。只要找准定位,在各自所处的层次类别中把学校办得最好,把某些学科办得最好,具有优势和特色,这所学校就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优势地位。主要强调物质有形指标的办学效益评价,既无法反映高校这方面的特点,也无法对高校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加入无形资产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此外,无形资产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办学资源,是高校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促进高校资源管理的科学高效,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是高校办学效益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无形资产作为高校的一种重要资源,加强其管理显然是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题中应有之义。

  2.高校的产出

  高等学校是一种具有多种产出的机构。我们可以根据高校承担的职能划分其产出。高校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从单一传授知识到教学科研并举后又增加为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过程。目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被公认为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据此,我们可以将高校的产出划分为人才培养产出、科学研究产出和社会服务产出。

  除了与三大职能对应的三大产出外,高校在运行的同时,也会对自身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例如,高校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和提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不仅会在直接产出中体现出来,而且会提高学校声誉,从而增加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反之,如果高校出现损害学校声誉的事件,进而面临社会的责难时,它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会受到损失。因此,高校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是高校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建立高校办学效益的DEA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应考虑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要遵循DEA方法对指标体系的特殊要求。

  1.目的性

  指标的选择要服务、服从于评价目的,即必须针对具体的评价目标选取相关的指标,并舍弃与评价目的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指标。就高校办学效益评价而言,教育经费、科研经费、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等指标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评价目的,而学生性别比例则是与办学效益评价无关的指标。

  2.全面性

  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真实反映决策单元与评价目的有关的各个侧面的情况,全面反映评价目的。如果有遗漏,评价就会出现偏差。

  3.精简性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要在保证实现评价目的的前提下,参考决策单元的数量,选择能反映系统本质特性的尽可能简练的指标。各指标应分别反映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相互之间应尽量避免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4.可比性

  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个评价对象都应是公平的、可比的。对部分评价对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指标,将严重损害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5.准确性

  指标的定义应清晰准确,范围清楚。概念不清、有歧义的指标,在统计时,由于统计人员对指标理解的不同,将难以得到准确数据,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也就无从谈起。

  6.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应能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测量或通过某种可靠的手段来进行预测。无法评测的指标是没有意义的。

  7.DEA评价中,确定一项指标是输入指标还是输出指标的原则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在确定被评价对象的输入和输出时,哪些指标是属于输入指标,哪些指标是属于输出指标,有时并不十分明显,而是比较模糊。一般来说,在IDEA评价中,根据效率比的原则,输入应越小越好,输出则越大越好。因此,在遇到难以确定指标性质的情况时,应分析被评价对象的特点,将越大越好的正向指标作为系统的输出指标,而把越小越好的负向指标作为系统的输入指标。

  三、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高校的投入产出分析,依照上述构建原则,以有关政府部门统计资料中的分类为参照,建立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

  1.投入指标

  高校的投入包括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其中,根据投入的不同形式,有形投入指标可以分为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大指标。每个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子指标。

  (1)人力投入指标。按照高校人员的分类,人力投入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任教师、科研人员、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子指标。

  (2)财力投入指标。在财力投人中,事业性经费支出具有连续性,短期内波动不大,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高校的日常运行情况,可以作为财力投入指标。与事业性经费具有较大的消耗性不同,基建支出在基本建设完成后成为学校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可以放在物力投入的固定资产部分进行计算。

  (3)物力投入指标。土地是学校办学最基础的投入之一,学校占地面积大小涉及土地资源利用是否合理有效的问题。计划经济时代,学校占地主要依靠行政划拨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按照市场要求进行平等交易。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也是高校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物力投人中的固定资产指标包括多项内容。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校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所占比例一直为教育界所关注。将其作为独立的投入指标,有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此外,固定资产中的建筑物(校舍)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教学科研用房面积、图书馆面积、行政用房面积以及学生宿舍面积、食堂面积等指标。

  (4)无形资产投入指标。无形资产具有投入和产出的双重属性,对于该项指标的设置和处理,将在产出指标中进行讨论。

  2.产出指标

  (1)人才培养产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产出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或养成的知识、技能、态度、品行等,是通过教育过程附加给学生的教育增值,并在学生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由于这些要素都是涉及人的全面整体特征的向量,所以很难通过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表达。不过,因为这些要素与学校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连,凝结在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之中,所以目前的通行做法是,用学生(在校生)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高校的人才培养产出。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使问题简化、研究变得可行,而且这种简化在涉及与学校生均成本有关的研究中是有效的。

  (2)科学研究产出。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是描述高校科研情况的两项主要指标。科研成果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在从事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有计划的活动时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技术水平或实际应用价值的成功结果[3)。根据一定的标准,科研成果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国家科技部按照成果的性质,将科研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按照大的学科门类划分,科研成果可以分为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等。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科技报告;二是出版的学术专著;三是申报的国家发明专利;四是获得国家、部委、省、市、自治区、单位设立的各种科研成果奖14)。科研成果是比较偏重于学术价值和技术创新的一项指标。与科研成果相比,科研经费指标综合了一所高校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科研项目的大小,反映了高校科研工作量的多少,是衡量高校为社会所做科研贡献的重要指标。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Cohn认为,一所高校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与其科研产出是紧密相关的,至少在经费赞助者所感知的范围内是如此。

  (3)社会服务产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其实都是为社会服务,只不过它们的服务方式相对间接而已。大学利用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直接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服务,是大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人社会的进一步体现。作为一种引导型指标,在社会服务的多种形式中,与人才培养产出和科学研究产出可以明显区分并占用或消耗高校人财物资源的主要包括“向社会进行技术转让、出售发明专利获得的收入”、“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等获得的收入”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获得的收入”等形式。

  (4)无形资产增值指标。作为一种非实体形态资产,不同学校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声誉类无形资产具有弱可比性的特点。由于每所高校的无形资产都各具特色,而且其对大学运行的实际贡献还受大学其它资产作用方式的制约,加上高校无形资产累积时间的差异,对高校无形资产的评价主要是对自身无形资产是增加还是减少的一种自评,是一种自我比较。这种自我比较可以用“无形资产变化率”来衡量。

  3.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以上投入、产出指标及其子指标构成了高校办学效益模糊DEA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不是唯一的。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具体指标的选择和指标的分类细化程度取决于评价目的、决策单元特点等多个因素。

  首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划分受到办学效益评价侧重点的影响。尽管办学效益总的评价目标是确定的,但每一个具体评价的侧重点都可能有所不同。以在校生数量指标为例,我们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总的指标处理,也可以将其划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子指标,划分的程度取决于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

  其次,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划分受到被评价对象,即高校类型特点的影响。高校类型(教学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文科院校与理工科院校等等)不同,办学方向和侧重点有所差异,选择的评价指标也应有所不同。

  最后,数据的获取情况也是影响指标选择和指标分类细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当能够获得较细的分类指标数据时,可以采用相对详细的次级指标,以更细致地反映问题;反之,当只能获得较为粗糙的指标,或评价者主要关心办学效益方面的宏观问题时,则可以采用较为概括的指标。

【高校办学效益DEA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论文05-02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学论文04-30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论文04-30

高校办学规模与办学社会效益浅议04-30

基于DEA方法的海洋科技效率评价研究05-02

围海造地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04-27

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4-29

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5-01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论文04-30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