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导学模式的几点认识论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具力量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思考,一个是剑,而思考比剑更有力量。”因此我们的课堂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与权利,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在思考和探究中获得新的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让他们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意图和策略影响学生。因此,我校在去年开始推行“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思索,不断改进,对导学模式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导学式教学模式包括的环节:
1.制定学案,课前预习:教师制定学案,课前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上课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检查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创设情境,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直接导入,生活经验导入,实验导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如:在上椭圆定义这节课时可通过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
工具:纸板、细绳、图钉
作法:1.用图钉把准备好的细绳两端固定在两个定点(两个定点间的距离小于绳长)上,2.然后用笔尖绷紧绳子,使笔尖慢慢移动,看画出的是什么样的一条曲线。自己归纳椭圆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于在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导学案中相关问题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应适当地参与到各小组中去,感受学生思维碰撞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展示成果,合理点评: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案内容时,教师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并对于成果进行中肯的点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鼓励和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提出的疑点。一种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种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5.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是践行探究合作学习效果的环节.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留少量的发展性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
二.导学模式中教师应做好的各项工作:
1.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好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使导学要围绕教学目标,要能收放自如。
2.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的设计直接关系课堂的效果。因此教师编写导学案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紧扣教学大纲,学习目标要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问题的设计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在何处设计问题?我认为
(1)问题要具有启发思维的价值
(2)问题要设计得有层次有梯度不要过多过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体会从不会到会的喜悦。
(3)问题的设计要多关注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同时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3.在课堂中教师如何实施“导”的过程能让学生学习到最多的知识。首先,要在课堂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上椭圆这节课时组织学生观察天体运行轨迹演示并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它们是否为数学概念上的椭圆?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就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来。其次在课堂中如何处理学生的质疑点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可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讲述观点和结论。老师应对难点进行适时适度的讲评,此时经常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导学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学科运用的主要的是四种课堂模式:
新授课:引导发现——互动实践——点拨提升——反馈体验
复习课:知识构建——提炼核心——困惑呈现——方案演练
习题课:知识梳理——典例分析——思想交流——归纳提炼
试卷分析课:统计反馈——自悟交流——质疑分析——变式拓展。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在导学模式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摸索和探究,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
【对导学模式的几点认识论文】相关文章:
注重导与学的论文04-27
小学语文目标导学模式研究04-30
小议学案导学的论文04-27
作文导写几点做法的探讨论文05-01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模式04-30
教学案导学之我见的论文04-27
[政治论文]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04-30
[政治论文]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04-30
学 议 导 练” 课堂模式改革实验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