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聆听的两大误区音乐论文
误区一:聆听=听
例如:某教师在教歌曲之前说,让我们首先来聆听一首歌,名字叫《山谷静悄悄》,听完之后,教师问学生:“好听吗?想学吗?”学生齐答:“好听!”教师得到的学生反馈是:想学。进而教师紧接着向学生介绍了乐曲的创作背景,然后请学生跟琴学唱旋律,学习歌词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听是一种声音入耳的自然的生命活动,聆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聆听在歌曲教学中太重要了,聆听能让人感知,继而对歌曲有所认识,产生理解、记忆和联想,为表现歌曲奠定基础。在上述案例中能够得上听但谈不上聆听。试问,这样的听,听之前没有有效的问题情境,听之中也没有有意识的引导体验,听之后更没有有意义地讨论探究,整节课只听这么一次,能叫聆听吗?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完成让学生“听”的任务,而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聆听的机会。
在听音乐之前,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先设计一些问题,通过提示有目的地引起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如:歌曲具有什么地方的风格特点?听到这样的音乐,你认为是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为了表现这样的场面,作曲家是通过什么样的乐器来伴奏的?让学生带着目的与任务去听,就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就能在听中有所得。有时还要复听,多次听,在听之前,教师则再次提出问题:比如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你认为表现了什么?所提问题比起前面的问题更加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这样的问题是为了纠正学生在听时笼而统之,不够仔细的习惯,同时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这种带着任务的有效聆听,使学生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歌曲。
误区二:听后言说=听中感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音乐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唱歌教学也离不开聆听。关于音乐应该在听中“感受”还是在听后“言说”,在29届世界教育大会的音乐课堂上有两种不同的倾向。我国音乐教师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固然也重视聆听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但更倾向于对“听后感”的言说,国外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固然也重视听后的“回味”,但更倾向于在聆听过程中的音乐感受。两种不同的倾向产生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并造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倾向于“聆听后言说音乐”的学生,会在聆听时积极地思考并揣摩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其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及哲学性的思考能力得到了较多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言语能力的强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出彩度”。如果遇到班上有一些“能说会道”的学生,音乐课会有较高的“出彩度”,这在我们很多展示课、优质课上得到了证实。倾向于“聆听中感受歌曲”的学生,会在聆听时更投入、更自由地用身体和心灵感受音乐的进行,每位学生在聆听中获得共性的聆听感受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多的个性化的感受,学生在聆听时不需要有太多的音乐外思考,只需要尽情享受瞬间的音乐感觉。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时,听后让学生谈谈感受,说说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听后言说。笔者在听课中观察,“聆听后言说音乐”方式下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因为,即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被歌曲所感染,如果在聆听后“说得不好”,将得不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认可。如果让学生在歌曲聆听的同时,边舞蹈边做动作,让学生身体的每个细胞充分感受轻快的节奏、流动的旋律等形式要素带来的愉快感并通过身体释放出快乐的信号,使学生们很快进入歌曲意境,无形中感受体验彝族音乐,便以完成了歌曲学习的大部分(非全部),而无需刻意思考“这首歌曲的特点,通过这段歌曲使我的内心受到怎样的启发”等问题(但并非绝对排斥对和歌曲相关内容的关注)。试想,“聆听中感受音乐”,学生的心理压力则轻松很多,他们既可以按教师或其他同伴的提示来感受歌曲,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感受歌曲,他们想感受多深就多深,不必通过“言说音乐感受”这个环节来表明他们获得了真正的音乐体验。
【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聆听的两大误区音乐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的教学论文04-30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论文04-30
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5-02
小学音乐教学中留白的思考论文05-02
音乐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4-29
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5-02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教学的开展论文05-02
互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分析论文04-29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