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时间:2023-05-02 07:56:3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阵地,要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坚定信念、高尚品德、知识全面、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顶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要加强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结合,做到相互促进与推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社会转型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各高校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做出了改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各高校自身的差异性还是面临的主要问题[1]。本研究是在分析黑龙江省高校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电气工程学科大学生整体素质,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技能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热情,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在教学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现将思考和策略总结如下: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市场体制改革的需要,多样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依据高等院校学生个性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教育需求,积极研究和探索一种符合多种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在原有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革:一是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机制形成;二是加强通识教育,扩大专业涉及广度与口径,增强专业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培养多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三是查阅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在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思想[2];四是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紧密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努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五是完善和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之间的指导、验证,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力度。

  2改革教和学的内容与方法,改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一是实施过程中提高教师对所传授知识的创新度及与实践结合度;二是通过互动式、疑问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求知欲,继而刺激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行为的产生。教学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意识的前提;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行为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有机联系是培养创新人才保障。

  3推进考核模式变革,形成科学的“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对电气工程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进行变革,建立能够对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进行评价的标准。一是对传统偏重记忆性考核的定义、公式等题目减轻比重,加大综合性或灵活性题目的考核比重,内容要带有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去探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设立多答案式评价标准,建立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创新意识的正确评价体系;三是运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做到灵活、开放,强调过程考核的作用。

  4开通第二课堂,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特点决定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地位。“第二课堂”的开通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保障,如专业论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刺激了创新思维的产生,使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增强;专业竞赛的参与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创新创业空间,积极推动课外科技竞赛的进行,培养了学生创新冲动,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与科研、生产等实践工作紧密结合[3]。简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与专业人才的提供紧密相连,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又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是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也将是日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研究针对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实践探索,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实现了电气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22(9):71-72.

  [2]田华,蒋石梅,王昭慧.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境界:斯坦福大学D.school模式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59-162.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高校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论文05-02

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探索论文05-02

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05-0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论文05-02

艺术学科产学研人才培养论文05-02

海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04-29

基于学科平台课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探索04-30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的分析论文05-02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05-02

高校体育信息化探索与研究论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