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听读走在阅读启蒙时论文
【摘要】传统阅读启蒙方法因为受识字量的限制,造成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差的实际状况。笔者借鉴国内外关于阅读启蒙方面的经验,认为听读是促进阅读启蒙的很好途径。本文从选择绘本、童话、科普读物、童诗为听读介质;采取记听携手,说听联姻,猜听结伴,读听相随的操作方式;设置三级听读阶梯,即从诱其听读到与人共读,再到自主阅读三方面进行阐述,达到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完成阅读启蒙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听读 阅读启蒙 阅读方法
传统的阅读启蒙方法一味强调借助拼音扩大阅读量,忽视了因受识字量的限制,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差、想象力不丰富、思维水平低下的实际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更提出第一学段(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小学生的视力尚没有完全成熟。研究表明,人的视力直到9岁才基本发育完成,眼球的发育要到18岁才完全成型。大量的阅读给小学生的眼睛增加了负担。
有没有既能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量,又能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办法呢?笔者借鉴国内外关于阅读启蒙方面的教育经验,经过思考和探索,认为以听读促进阅读启蒙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所谓听读,就是学习者通过他人或其他载体的朗读把图文读物转化为有声读物
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万紫千红满园春--听读介质的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低年级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而经典的绘本与浅显易懂的故事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又极富想象的张力,成为了首选。从绘本到短篇注音读物,无形中开拓想象空间,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地向文字阅读过渡。
(一)首选绘本,意味欣然
当生命开始之时,个体的视觉发展和艺术感受也就从儿童时开始了。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画,孩子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对图画的反应是出奇的灵敏,他们不仅喜欢在图画中探寻,还充满渴求。可以说,绘本在儿童的心灵成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看上去色彩丰富,非常符合处于阅读启蒙阶段的儿童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的题材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预留给孩子更足的想象空间,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蚯蚓的日记》、《我有友情要出租》、《逃家小兔》、《小阿力的大学校》等一系列经典绘本。以下是一节绘本导读课上的实例:刚一出示课题,孩子们就被吸引住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故事中的小白鼠娜娜一心想找一只大象做朋友。扉页上,娜娜房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大象的图画,玩具箱里放满了大象的毛绒玩具,地上还摆着一个踏着滑板车的大象玩具,而娜娜憧憬地闭着眼睛,显然沉醉在跟大象做朋友的想象里。以此图为切入口,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认识娜娜,逐步走入娜娜的内心世界。儿童正是通过听这些有声的朗读,结合直观化的绘本内容,悄然开拓了儿童想象空间。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语文阅读能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向文字阅读过渡。
(二)童话相伴,品味翩然
如果说绘本给孩子搭建起文字阅读的梯子,那么童话则为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门户。从内容上讲,童话故事借助想象,把许许多多平凡的、习以为常的人、物和现象,错综地编织成一幅幅不平常的图画,在孩子面前展开一个 “幻想世界”。而孩子的天性正是富于幻想、喜好新奇的,因而儿童能和童话融合在一起。在学生听读一段时间后,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能进行同伴间听读时,最先推荐《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等这些经典童话。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段文字:王后经常对着镜子问:“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就是你,王后。”可是,有一天,当王后再问魔镜同样的问题时,魔镜却回答说:“现在白雪公主比你美丽。”当经典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面前,儿童通过拼音、通过文字自行阅读,走进故事,走进文本,触摸文字,大声朗读。这对刚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小读者来说,会特别有成就感。同时,在故事的跌宕起伏中获得对真善美的把握和领悟,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比童话故事更吸引人的了。
(三)科普读物,趣味盎然
这里的科普读物指的是一类将科学知识包含在趣味故事中的读物,这些读物的特点是科学知识内容丰富。这一类书籍因为有精彩的故事作包装,本来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也变得相对生动形象。而这些丰富的科学知识,能解决儿童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践发现,儿童读这一类书,相对而言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比如课堂上说到“晴雨表”“植物安家”等科学常识,读过《神奇小问号》的孩子就能兴致勃勃地、头头是道地列举出很多,这无形中也是一种引导。所以很多孩子对这一类书挺感兴趣的,特别是男孩子,对一系列的彩绘《十万个为什么》和《少年百科全书》(注音彩绘)都爱不释手,一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去这些书中找答案。
(四)诵读童诗,韵味悠然
童诗中有精练的语言,奇特的比喻,机智的比拟,鲜活的动词,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闪烁着智慧的火花,释放着无穷的魅力,是最适合作为儿童语言学习的材料。如金子美玲的《春天的清晨》雀儿喳喳叫,/天气这么好,/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觉。/上眼皮想要睁开,/下眼皮却不愿醒来,/呼噜噜,呼噜噜,/我还想睡觉。诗中语言童趣,韵味悠长,童真扑面而来。读这样的诗歌,总会让人心情愉快,心灵变得纯净。选择童诗作为听读的介质,目的就在于此。金子美玲的童诗《花儿的眼泪》、《呼吸的时候》,方素珍的《不学写字有坏处》以及金波的诗歌等是首选。而后诵读经典古诗词。晨诵的目的是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意境及音乐感。经常听赏、吟诵这样的诗歌,儿童们的阅读能力、思维想象力也会随之得到增强与提高!
二、低眉信手续续弹--听读方式的丰富
在班级中,晨间、午间的大声诵读是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一种读书方式。为了有效激发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为学生朗读时要尽可能地丰富听读的操作方式。
(一)记听携手
当老师读完一个段落时,就让低段学生复述故事内容。学生不仅能够做到兴致勃勃地听故事,还做到边记忆,边思考,不知不觉中学会自己讲故事。一个故事讲完后,相互比比谁能把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例如在读完《吃噩梦的小精灵》后的第二天问学生:昨晚你睡得香吗?有没有做美梦?做了的已经和小精灵交上朋友,没有做的我们今天再和小精灵见面,争取也和它交上朋友。并请几个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接力讲讲这个故事,要求讲述大方又流利。重点为回忆故事情节,如一个学生讲的不清楚,可请其他孩子做补充、大家讨论、老师提示或打开书找答案等多种方式解决。记与听的携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提高了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听联姻
听完一个章节,让孩子互相谈感受,讨论故事中喜欢或讨厌的人物。在交流中丰富了孩子的情感,获得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听故事,谈看法的时候,是孩子情绪最高涨的时候,这又是一次口语交际活动能力的锻炼。孩子们听了一本能让恐惧化成微笑的书--绘本故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开展了一次交流会。会上,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在多媒体中呈现。孩子们尽情地交流着自己的听书心得,有的还边说边舞,学起了书中鳄鱼及牙医的语言。虽然孩子们的见解稚嫩,但是说与听联姻的方式使他们个个笑逐颜开。孩子们已经悄悄地恋上了阅读,这比什么都重要。
(三)猜听结伴
随着听读量的增加,为了吸引低段学生倾听,老师还要在故事结尾留下悬念,让学生想象,进行续猜故事活动。例如在阅读《动物童话故事--老虎过生日》时,先创设情景导入:森林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哦,原来是老虎大王要过生日了。你瞧,森林里多热闹呀,许多小动物都赶来了。他们给老虎大王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瞧瞧,小白兔捧着又大又红的萝卜来到了老虎跟前,可就在这时,老虎却发怒了,它龇着牙向小白兔扑去,这是怎么回事?小白兔的命运将会如何?这时,孩子充满了阅读期待,纷纷把自己创作的故事结尾放到全班交流。有的说是老虎嫌弃萝卜不够多,吃不饱;有的认为小兔今年送的礼比去年的寒酸,老虎生气了;还有的认为老虎不喜欢萝卜,生气小兔没有送肉给他;……这种猜与听结伴的方式为低段学生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欲望。
(四)读听相随
除了以上三种听读的操作方式外,读听相随也很重要。如给孩子推荐《亲爱的汉修先生》时,有几位孩子告诉老师,这书不好看。为什么呢?原来,整本书用小学生鲍雷伊的书信和日记的形式交替出现,情节性似乎不是很强。老师试着在班级里给学生朗读。朗读时,语气根据鲍雷伊日记内容中情绪而变化,喜悦时激昂活泼,伤心时缓慢低沉。在几次抑扬顿挫的大声朗读后,奇迹发生了:孩子们对该书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对鲍雷伊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他离自己很近很近,主动要求阅读,进入了自发阅读状态。一时间,班中刮起《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热”。闲谈之间,也满口“鲍雷伊”、“汉修先生”的。 课间,一位孩子提到:“老师,为什么我原来不喜欢这本书,被你一读,我会很喜欢很喜欢了呢?”老师乐了,这就是读与听相随的操作方式运用的独特效果!
三、山花烂漫众人笑--听读阶梯的设置
随着儿童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应设置好阶梯状的三级听读过程:即从诱其听读到与人共“读”,再到自主阅读
(一)一级阶梯:诱其听读
1.搭建温室 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从学习环境入手,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在班级中设立小书架,让学生们轮流当图书管理员,管好小书架,使大家随时有好书可“读”。书架上不同种类、内容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儿童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的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儿童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语)。
2.触发渴望 儿童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老师利用这一点来诱导儿童听读。每天午间时间是讲故事时间,通过老师读故事、学生听故事等方式诱导学生读书。过一阶段后,在讲故事时不要把故事讲完,当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二)二级阶梯:与人共“读”
1.师生共读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书籍后,师生一起阅读,并定期交流阅读感受。
2.亲子共读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创设机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作用,推动家长积极加入到阅读推广的行列中来,对家庭读书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当儿童一天一天长大,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这时就要进行家长和孩子之间亲子共读活动。孩子读完一个故事时,可以跟妈妈交流自己的感受:故事的简单复述、故事角色的评价、故事内容的感悟等等。有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孩子们的悦读之旅走得格外轻松。
3.生生共读 生生共读,即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外常聚集游玩的特点,组成阅读兴趣小组,进行自觉读书交流。真正读懂一本书,一、二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但在小组合作中读,效果要好一些。不定期开展小组合作读书交流,在读书会中常出现这种情景:一个同学读,几个同学在一旁看着,当出现断词短句时,就会帮着读上一两句。小组活动时,让学生把家里的个人藏书带来,在会上向同学介绍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同学阅读;也可把自己已读过的书与同学交换阅读,这样既能实现学生间阅读资源的流动共享,又能增强学生对书籍的兴趣。
(三)三级阶梯:自主阅读
1.推选领读 开始阶段老师和家长读书给孩子们听,经过一段时间(约半年)的听读活动后,一些聪明的孩子学会了自主阅读。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老师把领读位置让给了学生,推选了“领读主持人”,由班级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当朗读者,由他们读书给同学听。这样可以使这一部分学生更加自地进入了自主阅读状态。
2.扩大队伍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培养,逐步进入自觉阅读状态,可以发动家长提前培训“领读主持人”,在家里帮助指导孩子先读书,然后参加班级评选。
3.人人参与 班级中成立阅读小组,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四人小组,小组中的“领读主持人”轮流来当。每天利用午间,哪怕十来分钟,让学生在他们四人的自由天地里,无拘无束地读书、倾听。这样,人人在“领读主持人”的角色中不断进步,慢慢地都会自觉进入自主阅读。
随着给学生读书,学生听书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不仅每天盼望着读书时间的到来,不过瘾的自己去买老师读的书重读一遍。经过持续不间断的朗读,学生逐步喜欢上了阅读。不需要家长、老师的督促,能自觉读书。更有一些学生会成为小书迷,每天晚上不读一会书是睡不着觉的。不知不觉间,学生进入了自主阅读状态,阅读成了他们的自觉行为。
在听读中,儿童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领悟到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阅读作为一种语文素养,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蹶而就,更不能忽视年龄特征而随意拔高。尊重学生,在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给予足够的养料。只有这样,听读走在阅读启蒙时才更具有价值,也才能更好为终生阅读奠基,为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四叶草。人出生后眼球和视力的发育过程【EB/OL】。2014年3月13日。
[2] [美]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 邱凤莲。《大声读给孩子听》【M】。北京师范大学,2007。
[4] 卜之。《让“母语”越来越亲》。《中国教育报》【J】。2007年4月5日第5版。
[5] [韩]南美英。《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5)。
[6] 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研究》,2007(5)。
[7] 安文丽。《让阅读伴随成长 让生命浸染书香》【J】。《小学语文教学》,2009(3)。
【听读走在阅读启蒙时论文】相关文章:
人文与启蒙论文04-30
难忘的启蒙阅读感悟04-27
美国的20分钟听读启蒙教学法04-29
母亲启蒙教育论文04-29
听雨季羡林阅读感悟05-01
快乐阅读从听故事开始05-02
听《“救时宰相”于谦》有感10-26
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论文04-30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论文04-30
幼儿早期阅读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