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课堂中的教育信息化论文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小学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电化教育发展以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随之变革。但是,信息技术并未普及到每一个学生。残疾儿童的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教育,更是涉及甚少。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对于特殊学生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特殊教育课堂中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1.1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1994定义中提到的研究对象是所有学习类型的资源和过程。目前,很多学者对于教育技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地十分透彻,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模式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在特殊教育中对此方面的研究,却十分稀少。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自卑、自闭等心理障碍。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个体间的差异性更大。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大多数的儿童的心理,特殊儿童的教育更适宜用个别化教学。特殊教育从个别化教学到家庭教育到现在的学校教育,特殊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
1.2特殊教育课堂中的现状
(1)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自建国以来,为了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但是,根据我国残疾人统计数据以及残疾学校的比例来看,远远达不到要求。特殊儿童的权益的保障仍然是法律中的薄弱环节。(2)教学设备教育资源滞后。信息技术课程必须是有硬件资源作为基础。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硬件设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甚至还有其他的设备,例如摄影摄像机、摄影棚等等。对于条件不好的学校做不到一人一机,2人甚至是3人一台,学校效率可想而知。(3)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各个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各个行业。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是从别的学科经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还有一部分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由于进修机会很少,所以对于新技术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制度存在不足。由于现实的要求,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很多高校毕业生对于选择成为一个特殊教育教师十分犹豫。
2教学设计在特殊教育课堂中的应用
迪克—凯瑞模型是教学系统设计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同样的模型因为教学对象、教育者、教学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现在的特殊教育模式与普通教育相似,也是在一个学校班级的集体授课模式,所以此模型对于特殊儿童的信息化课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分析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三个原则:①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②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个资源可以解决,③符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分析,必须以现有学生的技能以及学生的缺陷设计教学目标。例如:相同的都是学习一篇课文,对于眼盲的学生就可以利用动画。带有字幕的慢动作的影片和动画,教师讲解每一个情节、而对于耳朵残疾的学生来说,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播放教师提前录制的对话。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计的缓慢。对于学习者的'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其次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在动机;最后必须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喜好。教师对于特殊儿童的分析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需要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是需要深入教师具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特殊儿童的学生的心理更敏感脆弱,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能更适宜用针对性教学,采取面对面直接服务的教学方式更佳。学习情景的分析,主要是对于外在物理环境。主要在于适用于教学的外在设备,眼盲的学生所需要的盲文键盘、耳聋的学生所需要的iBaldi此类软件等,许多学校都是不具备的。
2.2组织阶段
组织阶段包括书写行为目标、工具开发、教学策略开发、教学材料开发。在经过了分析阶段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的书写。可以罗列出学生一节课过后学会的动作,充分发展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运动技能。教学工具地利用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有技能。例如,眼盲和耳聋的学生同样要学习一篇课文,眼盲的学生的教学设备更注重于音频设备的利用,教师的语言重复。依据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主要是对于个人教学。但是特殊儿童的课堂,由于个体分化较大,所以斯金纳的教学理论比较适合。所以教师的教学策略的设置,程序教学理论是其理论依据。教学材料和资的选择,现在众多的实体教学资源和教学网站针对于特殊儿童的就十分稀少。国家在特殊儿童信息化方面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存在资源短缺设备落后,资源分配不均,资源缺乏规范等问题。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教材的开发,要符合特殊儿童年龄较小,认知结构不完善,心理和身体缺陷的特点。所以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特殊教育的教学资源更加难以选择。
2.3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在教学设计的始终。在进行教学分析阶段就开始了形成性评价。教学材料的呈现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结果的五种分类;对于特殊学生是否适合;学习者能否得到提高,能提高什么程度;教学材料对于学生是否有动机激发作用;教学材料对学生而言是否清晰易懂;教学环境是否适合教学的实施。总结性评价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学期末的考试测验,但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更多的是其触觉,听觉,视觉等行为功能的提高。
3结语
特殊儿童的身体缺陷、认知行为方式的特殊性、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导致了特殊教育信息化实施的难度性十分大。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让他们能在辅助工具的帮助下自主的使用电子化设备,帮助特殊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课堂中的教育信息化论文】相关文章:
特殊教育中关于德育的思考论文01-20
教育信息化中的自然观的论文04-21
美术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论文12-30
浅析在特殊教育中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的论文10-04
教学中应向课堂要效益教育论文09-30
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12-26
音乐课堂中的养成教育论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