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构建出一套实效性较高且有针对性的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努力开创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德育体系
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运动员在人民心中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公众形象要求他们不仅要担负参加比赛、为国争光的任务,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运动队走院校化道路,各省先后成立了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需要与时俱进,如何更好的构建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真正的使运动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优秀群体,为开创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的战略任务。
2、当下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现状
2.1.1教练员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个运动队内,教练员是整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们与运动员朝夕相处,陪着运动员南征北战,见证着运动员的成长,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等方面都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多数教练员存在着观念误区,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的训练,未能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工作形式,走走过场,而将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衡量自身教育工作质量的唯一指标。
2.1.2运动员重视竞技成绩而忽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运动员身上也同样适用。每一名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在这种冠军梦的指引下,他们能够不畏训练的艰辛,顶住伤病的折磨,展现超出常人的毅力最终获得成功。然而也正是在这“冠军梦”的金牌意识下,一些运动员急功近利,只看重训练,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甚至个别运动员在功利心作用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最终误入歧途。可见,在运动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运动员队伍建设的首要出发点。
2.1.3家庭和社会对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支持不够
伴随着竞技体育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成为彰显综合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运动员队伍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家庭正是他们素质养成的重要的发源地点,而在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大多数家庭将竞技比赛成绩作为其子女进行成长成才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其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层面来看,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关注度和影响力要高于普通人,甚至会因为竞技比赛的成绩而为产品代言、为商家宣传,功利性趋向不言而喻。而普通民众对运动员的关注则更多的是其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而忽视其思想道德素质,这就更增加了运动员对于运动成绩的渴求度,很多运动员虽然比赛成绩突出,但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极其低下,很难使其成为一个正面的公众人物,甚至可能对普通民众带来负面影响。
2.2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教育模式僵化
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日常训练,缺席文化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就高校而言,为了让运动员出成绩为学校争光,很多领导和老师对运动员缺席文化课的情况是默许的,这形成了运动员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和思想道德素质不佳的现状。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多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有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教育模式僵化,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教学方面的引导,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提升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
2.2.2教学方法单一
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活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在现实的运动员教育培养过程中,一些运动队领导有提高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的意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形式单一,多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有的运动队甚至将日常训练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完全割裂开来,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如人意。
2.2.3教练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我国,运动队的教练员绝大多数是退役的专项运动员,这就使得教练员思想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练员自身思想素质不高,无法给运动员以表率作用,其不良言行甚至会成为运动员学习和效仿的对象。2011年的“范斌门”事件中,当事人范斌曾直言:“我是在骂声中扛过来的”。足见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以及运动员队伍中思想道德素质的传承性。此外,一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式非常粗暴,动辄以命令和惩罚的方式开展,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甚至有可能使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激化,不利于运动队内部的稳定。
3、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新型德育体系
3.1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健全而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领导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和健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相关党政领导还应有效深入到德育工作中,通过会议、讲座、文件等宣传手段呼吁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教师能真正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加以重视,使德育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3.2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
运动员的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单以专项训练为主。而作为教练员而言,本职工作也不单单是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应努力实现体育和德育在运动员教育中的双向结合。将德育工作渗透于体育训练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运动员队伍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教练员应首先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入手,明确自身的使命与担当,充当高素质的先锋和表率。其次,努力寻找体育和德育的有效契合点,寓德育于训练,如:从努力训练为国争光的角度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从运动员协作训练中融入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运动员失败的案例中解释心态的重要性,帮助运动员摆脱功利主义的影响等等。
3.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但是单凭教练员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德育渗透是无法完全提升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这就需要每一支运动队都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德育专职教师队伍,形成教练员与德育教师的合力,保证德育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可以从德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工作资历等方面进行合力配比,并经过专项训练,使这支教师队伍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既能有所创新,又能凸显实效。
3.4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拓展教学领域
网络是当代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信息获取来源和交流平台,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时效性、交互性、快捷性成为大众传媒的主流,而运动员的德育工作也可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德育教学平台,进而拓展教学领域,使德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教室和学校,甚至可以遍布于网络空间。可通过建立专题网站、建立QQ群、创立微信公号等方式及时更新德育教学内容,以及与德育相关的时下国际国内热点新闻,让运动员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选择性的阅读,并逐渐培养运动员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永莲.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2).
[2]刘丙元.论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伦理观的时代转型[J].教育导刊,2012,(8).
[3]王军.我国优秀运动员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研究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5
【运动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教学体系研究05-02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研究论文04-30
A公司销售人员薪酬体系构建研究论文04-27
关于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的论文04-27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学论文04-30
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论文05-02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5-02
对综合布线实训课程体系的研究论文04-29
关于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思考论文04-29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