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时间:2021-09-10 14:19: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竞技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影响我国竞技游泳成绩的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提出完善决策思路、发展人才储备、注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以此来实现我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快速发展。

竞技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关键词:竞技游泳项目;现状;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1前言

  竞技游泳项目一直是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项目,并且该项目的金牌数目仅次于田径[1],其成绩的好坏和运动员的水平高低对各国的竞技地位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有目共睹的飞跃。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巴西奥运会,中国游泳队经历了低谷和高峰。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和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国奥运游泳代表团惨败未获一枚奖牌;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和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分别获得了4金5银和5金3银2铜的好成绩[2]。这些起起伏伏的成绩说明中国现有的竞技游泳水平还未稳定,与美国这一几乎每届奥运会三分之一的游泳金牌承担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中国近几年在游泳项目上有着历史性的突破,不过仍需要通过对中国竞技游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为今后中国竞技游泳迈向新的台阶创造更为坚实的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现状,总结了影响该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分析和解决方法。

  3中国竞技游泳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3.1竞技游泳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简介中曾提到,中国竞技游泳的发展史是曲折的。2000年奥运会中国游泳代表队未获得奖牌,在之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7年墨尔本世锦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1年世锦赛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中国队在男子游泳项目取得了飞跃发展,并且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也在蛙泳项目上保持了奖牌获得。从张琳在2008年男子400m自由泳的金牌零突破到孙杨打破男子1500m自由泳世界纪录并于2012年打破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纪录来看,国家游泳队在分析了世界竞技游泳形势后,出台的相关优势项目转移措施是极其成功的[3]。女子优势从最初的蝶泳转变为蛙泳,而男子优势则集中在自由泳项目,并且在近两届奥运会中,中国男子游泳队在短、中、长距离自由泳均取得一定成绩[4]。但是,相较游泳强国美国,和亚洲强敌日本,中国游泳队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2002年,世界游泳各个单项排名前50名中有140名美国队员,76名日本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仅有26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较美国几乎每届都包揽整个金牌榜的情况,中国游泳队的优势项目很少且不能完全确保夺金。虽然孙杨的个人突破给予中国以游泳信心,可相较于日本男子游泳水平的整体飞速发展,如北岛康介和萩野公介等优秀运动员的接连出现[5],中国男子游泳队仍需努力,以此加大竞争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2影响我国竞技游泳项目发展的因素

  3.2.1决策性思路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我国采取游泳优势项目转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体现出决策性思路对竞技体育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决策性思路不仅可以运用在分析中国运动员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优势项目。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我国相关的优势性制度,综合人才和资金资源,合理的分配和调动运动员及教练员,颁布奖励政策以提高优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并且当国内的技术或环境无法满足部分优质运动员的训练理念时,可积极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措施。包括孙杨和张琳在内[5],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接触诸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优秀教练,并获得不俗的成绩。

  3.2.2人才储备

  美国采取三部曲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类:在奥运会前期选拔优秀奥运选手并进行短时间有针对性和集中性的训练模式;第二类:针对各个年龄组中的优质青年选手,美国游泳协会提供高品质的游泳训练场地,注重监控队员们各项机能水平并进行长期跟踪和分析评价;第三类:在全美积极地开展针对7-18岁的拥有游泳基础的`青少年的多等级多形式的游泳训练营,以确保游泳的普及效果和后备人才的补充[6]。相较美国的游泳普及情况,中国游泳体育人才的不充足是导致游泳队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由三线向二线向一线输送的人才比例分别为6.12%和1.96%[7],而在美国,其三线队伍的比例往往保持在1:200:400[8]。从整体人数上来看,相较邻国日本的10万注册游泳运动员,中国的注册游泳运动员仅为3万人[9]。众多数据表明,为保持决策性思路的优势,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关键的一步。

  3.2.3科学研究与合理化训练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当今各国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除去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科学技术的竞争直接影响着各国队员实力水平的展现。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和德国是奥运金牌榜上的常客。纵观美国体坛和其科研能力,从为不同项目运动员提供精良优质的设备,到创新先进的科学训练理念,理论和实践的高效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成绩数据更为其普及科学合理化训练创造了有利基础。不仅是美国,日本的高科技技术也为日本在游泳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如北岛康介的成绩飞跃得益于日本最新型的高速摄像头和热感应器等多种科学手段对其专业技术水平的分析[1],合理的优化其技术动作,使之在奥运会赛场上有良好的发挥。

  4我国竞技游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分析

  4.1完善决策性思路

  关于近年来,中国竞技训练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策略,不仅极大的加速了中外学习和交流先进的训练模式和理念,同时开阔了运动员的眼界和让他们对自身的竞技水平有更为合理的认识。在2008之前,我国的竞技游泳发展一直呈现比较落后的态势,各个游泳项目未进行具有专项针对化的训练方法分析和资源整合。之后,我国采取的接受外聘教练员和送优秀运动员去美国和澳洲竞技游泳强国等地进行训练,同时派科研人员去国外考察和学习其先进的训练方式和理念。此举措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我国竞技游泳的未来发展道路。然而,这只是多国间竞技游泳交流的第一步,为更好的促进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我国需及时的了解各国竞技游泳发展状况,从而制定更为完善的团队合作和有效配合的方案,改变竞技理念[10],创造更为活跃和开放的训练技术交流平台,给优质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保障团队积累成长经验和丰富训练技能提供更为理想的环境。同时,由于竞技游泳是奥运会重点夺金项目,而全运会作为展现全国各省竞技实力的盛会,各省、市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以确保获得金牌。从一方面讲,这加速了各省份科研队伍的竞争性,调动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种资源不集中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那么,领导层如何完善相对应的决策机制,整合各省的优势项目,制定竞争模式,并权衡好各省、市和国家间的利益天平将是后期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

  4.2发展人才储备项目

  优质的后备人才规模是保障竞技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前文中提到,与其他竞技游泳高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才储备数目呈现匮乏状态[11],为此,在发展游泳人才储备项目上,我国需采取有效手段以确保优秀人才数目,保证良好的竞争环境。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第一,学习美国的游泳普及方式,加大我国的游泳普及工作,尤其是在青少年中积极地宣传和鼓励他们参加游泳训练班,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奖赏机制,同时适时的安排专家和科研人员对优秀游泳青少年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机能体质跟踪并建档;第二,注重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阶段性,如重视训练前后的拉伸及恢复性措施,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根据队员机能状态,采取必要的外训手段以提高游泳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运动寿命;第三,将游泳人才储备项目列入各中小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此举可改变竞技体校长期输送游泳运动员的现状,挖掘中国体育市场的巨大潜力,增大游泳人才的竞争规模,充分运用各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并且可提高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整体文化层次,使得“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能更好的在游泳运动员间贯彻落实;第四,建立科学的游泳运动员选材机制,同时完善和培养科技型的教练员队伍,选材包括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教练员是现阶段主导选材工作的主要人员,虽然我国游泳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大多数游泳教练员来自退役的老一辈运动员,科学化选材对他们而言仍较为陌生,不可否认,经验性选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如何更有效的结合现今的科学技术,更快速的预测游泳后备人才中的高运动能力的天才运动员将是今后确保优质竞技游泳运动员储备的发展方向。

  4.3注重科学研究与训练相结合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省都在逐渐形成以教练员为主体,结合运动生理生化、康复理疗、生物力学、心理辅导、营养学和体能专项等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的复合型团队,对重点队员进行个性化跟踪建档,长期驻队人员及时跟教练员反馈运动员的各项机能状态,多方专家共同针对影响优秀运动员能力发挥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解决。各方专家可通过这种模式,与教练员积极配合,将科学训练理论与训练实际相结合,跟踪研究,及时的根据竞技游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技术水平调整科学方案,将科学训练更好的贯彻及落实,注重优质竞技游泳运动员的个性化培养。

  5总结

  中国近几年在竞技游泳项目上有着不可否认的飞速发展,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竞技游泳水平离世界一流游泳强国美国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需要根据竞技游泳项目的现状和具体国情,制定符合中国运动员特点的科学训练体系,从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黎明.我国竞技游泳项目优势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10).

  [2]陶旼.中美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2013(15).

  [3]杨改生,周珂,史友宽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优势转移现象研究[J].体育科学,2009(9).

  [4]刘毓钟,韩昌松.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群及其实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

  [5]刘明辉,黄海涛,张卫东.我国竞技游泳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8(4).

  [6]牛鹏程.中外竞技游泳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14-08-33(4).

  [7]郭莹,胡亚幸,费列列.上海市游泳后备人才—一二线运动员的培养模式[J].体育科研,2010,31(2):63-70.

  [8]杨马华.美国竞技体育持续强势发展的社会学因素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

  [9]庞锦华.对游泳训练体质及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4(13).

  [10]许琦.中国竞技游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11]毕红星,丁月兰.新时期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策略[J].辽宁体育科技,2006,08(4).

【竞技游泳项目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论文01-13

对深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分析07-28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论文10-10

我国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10-04

包装产业品牌战略的分析论文06-26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初中地理教学教育论文12-2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论文10-27

竞技体育恶意伤害行为的罪与非罪的分析的论文06-05

佛山绿色包装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论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