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零售物业开发研究论文
一、淮安市购物中心发展现状
随着淮安市旧城改造推进,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市中心大型购物中心的兴建也越来越多。淮安进入21世纪后在旧城改造地块上已开业和待开业的零售物业项目达到7个,如表1。表1中零售物业选址的集聚性高,表明通过旧城改造在城市核心地段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广场的发展模式受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关注和追逐,也成为中小城市购物中心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淮安市旧城改造的特点
淮安市作为典型中小城市,旧城改造即达不到深圳城中村开发强度,也无法与国外相比在市中心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淮安市在旧城改造发展购物中心时,需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序开发。因此,必须对淮安市旧城改造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一)淮安旧城改造过程中遵循“有机更新”原则
“有机更新”的概念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针对北京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分析后提出的,概括的说就是“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这是北京通过教训换来的经验,作为中小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借鉴大城市发展经验,遵循“有机更新”的原则,而在旧城改造基础上发展的商业更需要遵循“有机更新”,从城市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实现城市商业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尊重淮安旧城的历史文化
淮安位于黄淮平原、淮河下游,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座富有历史内涵的城市。淮安市在宋元时期得到长足发展,清明时期淮安境内置淮安府,扼漕运、盐运、河工、榷关、邮驿之机杼,进入鼎盛时期,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现在淮安市内仍保留着大量的明清建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需要进行积极的保护。文物的保护不能是被动的,对淮安市区的历史文物进行延续性的保护,不仅能够为城市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收益。所以,淮安必须对城市文物建筑进行持续的保护,不能对其进行破坏。
(三)淮安市旧城改造的艰巨性
旧城改造是各城市进行城市建设的难点,高额的拆迁成本使政府资金捉襟见肘,特别是对于财政能力较弱的中小城市。2011年1月21日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后,使城市旧城改造演变成“政府为旧城改造项目立项、提供土地,开发商出资开发”的模式,房地产开发商也意识到通过参与政府主导的旧城改造项目,可以获取廉价的土地,而且这些地块基本位于中小城市中心,可以通过商业开发获取高额利润。从房地产的开发选址上看,一方面,在过去几年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商一般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地块参与改造,导致市中心容易拆迁的地块已经开发完成或正在开发,特别是市中心由于第二产业搬迁后空置的地块。现在没有进行拆迁的多是老旧居民区或者脏乱差的城中村,拆迁成本极高,无论进行商业地产开发还是住宅地产开发,开发商都需要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较低的内部收益率。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的提高慢于商业体量的增加,以及部分开发商招商运营能力差,导致部分商业项目出现半歇业状态,如淮安汇丰CBD中央广场一期。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中小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的投资欲望降低,大部分商业项目出现空置,甚至关门歇业调整,出现北京SOHO尚都的运营困境。
(四)淮安市公共交通不足
淮安市作为中小城市,其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及运营时间区间受到经济、人口、运行成本的限制,无法像一、二线城市拥有密集的、全天候的公共交通网。淮安市公共交通在市区基本实现公交化,但是在郊区和晚八点以后公共交通便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尽管全国许多中小城市开始规划发展轨道交通,但是由于人口总量的不足,建成后的轨道交通能否满足郊区及晚上出行居民的需要,还需要一段时间验证。目前,中小城市普遍采取的弥补措施是在人口流动大的区域加开公交车次、延长公交运行时间,例如淮安1路公交车贯穿淮安市区、运行时间从6:00-22:00。因此,淮安市的商业发展模式还必须考虑到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不能为节约土地费用急于郊区化。
三、结合淮安市旧城改造特点的中小城市零售物业发展模式
通过对淮安市旧城改造特点分析,中小城市在发展零售物业时应注重多样化,不能模仿一二线城市一味的追求大体量、大规模的购物中心,借鉴以下开发模式。
(一)购物中心开发不应该仅注重规模,更应该注重项目建成后“培商”和“调商”
淮安市购物中心建设同许多中小城市一样,追求购物中心规模。从表1中罗列的项目可以发现,除已运营的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体量在10万方以下,其他在建项目总体量都在10万方以上。按照行业标准一个城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均饱和商业面积是1.0平方米/人(城镇人口);淮安市区2013年末总人口482.69万人、城镇总人口265.77万人,2014年GDP2455.39亿元,人均GDP50868.88元/人,超过3000美元,其饱和商业面积约265.77万方,表1中商业面积已达到186.2万方,如果将淮安郊区及原有的商业面积计算在内,淮安市总商业体量将超过265.77万方,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零售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由此可见,中小城市购物中心不再是体量竞争,而是商业招商、运营、管理方面的竞争,良好的商业运营管理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例如,淮安汇丰CBD中央广场一期虽然项目处于市中心,但招商、运营出现问题,商业氛围惨淡,开业不到1年便出现商户退租的现象。
(二)购物中心开发模式和项目定位要符合中小城市人口地域分布和经济结构的特点
现在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人口大量向市中心流入,特别是富裕阶层。淮安市近几年通过旧城改造,城市中心形成了特有的社会结构:一方面,旧城改造使许多富裕阶层有机会购买市中心住宅,居住在城市中心;而旧城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居民通过原地安置,仍旧居住在城市中心;导致同一区域居民购买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虽然城市中心富裕阶层人数增加,消费能力强;但是,富裕居民在市中心人口占比中仍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商业地产开发企业选择开发模式和项目定位时,要结合市场调研,经过详细论证,选择符合企业和市场环境的项目定位,实现企业社会共赢。
(三)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社区商业
中小城市零售业发展不能仅依靠大型购物中心建设,毕竟城市中心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开发住宅小区时,应因地制宜的发展住宅底商———社区商业,实现社区商业小型化、多样化,如在住宅底商开设社区超市、社区便利店、快餐店、美容美发、小型商业街等业态类型,主要服务对象有明显的地域性,即服务于商品所在小区居民。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中心购物中心周围人流、车流压力,也能提升小区居住舒适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区居民的就业机会。社区商业多样化不仅促进中小城市零售物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实现中小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语
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零售物业开发模式的确定需要政府的规划、开发商的参与、原有居民和社会的支持才能实现,正确的开发模式将实现三者共赢,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同时,中小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既要借鉴大城市的经验,也要结合自身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每个城市的旧城改造中零售物业开发模式,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赢的局面。
【中小城市旧城改造中零售物业开发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05-02
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原则和要点初探论文05-01
城市旧城改造中道路景观的建设04-30
供水管网改造研究论文04-30
云南中小城市庭院休闲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05-02
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04-30
为什么要开发右脑研究论文04-30
软件开发风险管理研究论文05-01
地方森林生态资源开发研究论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