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师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条件论文

时间:2023-05-03 04:05: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幼师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条件论文

  论文摘要:新课改下幼师生综合素质养成要求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幼师担负着幼儿全面教育的工作,需要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素质教育今天幼儿发展的需要,胜任幼师工作。要求课堂教学是一项动态、多变的综合活动。同样幼师学校教师的教育机智成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作为幼师的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幼师生应具备的素质加以探讨。

浅析幼师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条件论文

  论文关键词:综合素养实践德育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衡量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包括幼儿思想意识的形成、对社会认知、文化素养生活动力等等,毕竟幼师是幼儿成长中除家长之外的第一父母,因此,综合素养的养成应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不容忽视的探究课题。

  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形成,虽然不单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效能,但是学校教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途径,应努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创造最佳的环境。

  我认为,幼师学校教育对幼师生的素养形成应注重以下几个条件:

  一、远大理想是素质养成的动力

  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个真理。”这里的“目标”,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理想。

  幼师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的黄金时期。一个好的班风,一个团结向上的先进集体,离不开理想教育。而班级管理中的班会活动、手抄报、板报很多宣传手段,都可以作为开展理想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定期举办各种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演讲,或者举办理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使幼师生产生崇高的理想,这样会对她们各方面素养的养成会提供一个强大的动力。

  当学生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教育者就更容易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受教育者更能养成自我意识,如果能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计划的形式经常在师生间交流,对整体学生的学习,思想的提高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培养兴趣是素质养成的土壤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性。它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对人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就幼师教育教学过程而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其目标达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使学生成为未来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而且还需要其具备诸如人文素养等等其他素质修养。兴趣的广泛能使素养的发展更加全面;兴趣的集中能使素养的养成更加迅速。举例来说,教师如果对幼师生兴趣加以积极的引导,鼓励,那么很容易促进相关素养的养成。一个爱好文学的幼师生,可以参加学校的文学社,提高语文素养,也可以同时担任文学社干部,提高管理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一石二鸟”。其实只要我们留心所教的学生在哪方面有兴趣,就可以用成立小组,开展活动的等方法让这棵兴趣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三、改变评价标准是素质养成的甘霖

  真正的素养应该是广义上的素养,也就是说他绝不会只限于能在文化课的考试上拿高分的少数人所具备文化知识素养。就业的压力,升学的压力,都使我们的学生在压力中喘不过气来。如果我们拿一种模式去评价学生,定义所谓的“人才”,那么很多素养的形成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我们要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去使那些在学业上、技能上落后的幼师生树立起自信。让她们认识到无论平凡或伟大,聪明或愚钝都不是阻挡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力争在某方面取的优异的成绩都是可贵的。

  只有真正改变一种评价的标准,传统上的“后进生”才会彻底消失。我们如果真正能让每一位幼师生在某方面付出努力后得到积极的鼓励,那么她的某方面素养就会得到培养。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其产生的社会意义绝不亚于送几个“清华”那么简单。

  四、提高修养美德是素质养成的灵魂

  司马光曾有句名言:“有德少才者,其德可以补其才不足;有才无德者,其才可以助其恶。”可从此句看到,“德”在“人才”定义中的分量。

  其实,综合素质养成教育又何偿不是如此?我们的幼师生即使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广泛的文化素养,但如果没有修养,没有美德恐怕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我们不能忽视修养美德教育的作用。我们在让自己的幼师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劳动者之前,应首先让她们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人”。所以,在班级教育中,我们应不断加强道德教育,每个美德教育都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去。我们只有先育出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真正做贡献的人,才能谈到为社会做贡献的才。

  五、营造积极文化环境是素质养成的保证

  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中的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理,一种素质的养成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我认为,利用学校教育的宣传途径,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是很多学生素养形成重要保证。

  校园文化反映一种精神风貌,她来自个别,同时又影响个别。例如狭义上说,每次板报反映的内容,每次手工制作的展出,校园中师生的言谈举止等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反作用于学生生活。

  这种校园文化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导向性。教育者要针对幼师生素质要求,努力地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例如,我们重视幼师业务素质的养成,就应该多举办艺术类、教学技能、从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多种文化氛围。

  总之,素质养成不是不需要条件的“无源之流”。影响幼师生的素质养成教育条件应该值得我们去分析、探讨,以便更加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重视艺术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吴兴仁

  落实集体备课积极推进学科组建设邓才明

  美源于巧手——新课程背景下的手工制作课教学杨国萍

  浅谈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瞿翠莲

【浅析幼师生综合素质养成的条件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影响师生感情沟通的因素论文05-02

浅析语文综合性学习论文04-27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综合实习论文05-02

大学生综合素质论文04-01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浅析的论文04-27

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论文05-02

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论文05-02

浅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04-30

浅析关于培养幼师生学习态度的思考教育论文05-02

浅析中职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