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习惯引起转化中差生失落论文
【摘要】教师习惯表扬综合表现总分最高的学生,而忽视综合表现变化最大的学生。本文以真实案例为背景,分析此习惯会引起转化中差生失落,形成激励困境,并找到兼顾总分与差值的解决原则与一种解决方法。通过教学发现的此管理困境模型,同样适用于囚犯改造、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公共管理、危机管理,甚至家庭关系协调等众多存在“转化中差生”激励困境的管理场所。
【关键词】差生转化表扬习惯管理转化中差生模型
一前言
差生转化一直是教学教管工作的难点与重点。随着中职、中专生源不断萎缩,新生基本素质不断下降,差生转化工作越来越成为教学教管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飞速发展,国企改革、企业并购日益广泛。老国企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安置问题,一直是改革与并购难点中的难点。这些员工也存在大量“差生转化”问题,使管理者陷入困境。下面我们将找出以上困境中的一个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常对每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达到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励引导。保持“好学生”热情,扭转“坏学生”态度,引导整个班的学习方向。多数教师的表扬习惯是只点出本节认真学习、师生互动等全面综合表现最好的几名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表扬点名习惯,存在激励问题,会引起转化中差生的失落。
二案例
在一个真实的案例中,以上问题被突出的表现。学生A,一名非常突出的差生。转化前:上课时,不仅不听课,还旁若无人地在整个教室走动跑跳,甚至经常当堂坐在后排学生的课桌上,脚踩椅子,用电吹风给自己和旁边的同学吹头发;课外打架更是家常便饭;不仅在本班、在全年级25个班所有差生中,都排名在前。针对这样的差生,在不放弃的前提下,一蹴而就很难实现,只能采取不断教育、逐步改正的方法。给他设立多阶段目标,每阶段目标都属于“跳起来够得着”。初期目标设为“上课不说话,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经过班主任与家长认真持续的共同努力,终于说服了学生A:“从零开始,先试一天做到,再试两天做到,看最终能坚持多少天?”谈话后:任课老师一致反应:学生A有很大变化,虽不学习,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说话,再也不干扰正常的`教学。”但第四天,学生A却出现了情绪低落,开始退化。当找他谈话时,他说:“做了又没人看到。”班主任说:“可这周,很多老师都对我说你变化很大、变好了啊?”“那为什么上课时,老师表扬的人里总没有我?”一句话问住了班主任。
经调研,查明原因如下:学生A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达到了转化的分步目标,这点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但他的目标水平(上课不说话,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还远没有达到我们对常人的一般要求水平(认真听讲,师生互动),因此又不能表扬。这相当于他将自己的分数从10分提到了40分,做出了30分的努力,但仍属于不及格,所以不能得到表扬。而得到表扬的学生,多数是原本基础就很好的学生,他们做出的努力比学生A小得多,但他们却达到了课堂要求,得到了表扬。这相当于他们只是将自己的分数从80分提到90分,虽然只付出了10分的努力,但却因为总分远高于40分,得到了表扬。这种矛盾现象提出一个问题:表扬排名应按总分还是按当期提升的分数差?
三分析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应当根据组织成员的当期努力,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才能正强化成员的行为。在上述案例中,学生A显然没有得到他应得的正强化物——奖励。相反,他得到的回应相当于衰退强化激励手段中的“忽略”,使他的失落与退化成为必然结果。由此可见,表扬当期提升的分数差,才能更好地激励个体(特别是及格线以下的个体)的积极性。
从相反角度看,对于得到表扬的高总分优等生,因为只付出了10分的努力就得到了表扬,表扬对优等生的效价等于10分努力,而同样的表扬对转化中差生的效价却等于30分努力。首先,根据经济学原理,稀缺资源应当用于效价高的投资方向,所以应当把表扬给转化中差生,使表扬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化。第二,根据有效激励原则,目标应定得比较高但要合理,应该有60%~70%成功的可能,还有人将此原则总结为“跳起来够得着”。
如果优等生的10分的努力较容易就能达到,是多数人都可以达到的,这时给予表扬不仅起不到良好激励作用,反而会逐渐对表扬激励手段不敏感。第三,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第一次,优等生若得到表扬,一方面,会错估表扬效价等于10分的努力,而轻视表扬;另一方面,因为很易做到,会形成对回报的过高期望概率值,若后期得不到,会形成严重的挫折感。另外,若付出多于10分的努力,比如与差生一样的30分努力,原有的表扬会远远不够满足他的激励要求。如只给出原有的表扬,相对其心中的回报激励要求只能是个不公平的负强化。从而,形成教学中常见的优等生不良习气:认为表扬理所当然,稍有努力就要表扬,如不表扬,马上闹意见。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此段通过对优等生的分析反证出同样的结论:表扬当期提升分数差,才能更好地激励个体,也更能保证激励投资的高效。 那么,表扬总分的方式是否错了?
对一个组织,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组织的目标(愿景)制定一个引导方向(战略),并形成一套评价标准,使组织成员更快更好地共同向组织的引导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同样根据激励理论,应当让组织中积极跟随组织方向的成员,得到的奖励越多,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整个组织向制定的方向前进。这些最接近组织引导方向的成员,就是按照组织评价标准打分总分最高的成员。
因此,如果放弃对总分的表扬,将失去对组织引导方向的控制,使组织陷入混乱与瘫痪。学校班级作为一个组织,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根据教学制度与课堂管理制度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即总分高的学生,进行表扬仍是必要的。
根据以上分析,应当二者兼顾。应当在表扬“总分”高的学生的同时,重视表扬“当期提升的分数差”高的学生。既把握激励总方向,又保证激励的及时、敏感、高效。两者结合的表扬制度才更完善。
具体兼顾二者要表扬时,说清每人受表扬的原因。此法可形成二个群体对表扬效价的正确区别定价。同时,让二者通过对比,认清自己在总分与当期提升的分数差二者上的长处与短处,更加珍惜表扬。最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对于班主任等不直接参与授课的管理人员,如下所述,可以通过向转化中差生说明这个道理,调整转化中差生的理解方式,达到对转化中差生的激励目的。同样,通过向优等生说明道理,帮助他们认清自我。
四应用结果
实践中,上面的结论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作为班主任,根据以上分析,与学生A讲清以上道理,并鼓励他持续努力:以他每期30分的提升速度,他会很快达到60分,并成为优秀的90分的。到时一定会有很多老师表扬他,只要他坚持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成功。谈话后,两周内,90%的任课老师主动向班主任提出表扬;约三周,学生A第一次得到任课老师当堂表扬,并高兴地向班主任汇报。经过这次转化,学生A从此成为一名60分以上的学生。
另外,授课教师应用此法,曾将某全年级最差班变为所授课程五个班中的第二名,与此同时,使此班一名较差的学生,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出现老师同学都感惊讶的转变,最终进入某银行工作。
五总结
由此案例可以发现,教师一个小小的表扬点名习惯可以改变一名学生的命运,并影响着差生改变命运的信心与机遇。
通过教学发现此管理困境模型,同样存在于对成人的管理中。管理者的表扬点名习惯也影响着转化中组织成员的发展与命运。因此,本文总结的转化中差生困境模型及解决方法也适用于囚犯改造、国企改革、并购重组、公共管理、危机管理,甚至家庭关系协调等众多存在“转化中差生”激励的管理场所,用于解决类似的激励困境。
注释
①小目标代替大目标,向绝望说“NO”[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8(Z2)
②陈树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44~45
③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主编.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27
④〔美〕普蒂等著.管理学精要:亚洲篇(丁慧平、孙先锦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304~305
【表扬习惯引起转化中差生失落论文】相关文章:
怎样转化差生学科论文10-06
善意批评在差生转化中的运用01-20
促进差生转化让差生真正活起来论文10-01
小学中差生转化的工作总结04-27
浅谈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01-20
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09-03
差生转化计划02-26
差生转化的策略08-03
浅谈差生转化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