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进新课改后的几点想法论文
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令不少实践者“鱼跃阔海、鸟飞高空”,走进新课程中。人们惊喜地发现,数学教学日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性,人文性,学生们探索着,合作着,不时现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我自己也走进新课改行列已经有三年多了,结合以前的教学和现在的课改实践,有几点想法想谈一谈。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新课改作为一件新事物,对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对中老年教师心理产生的冲击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开始,我是存在畏惧心理,觉得自己年纪都这么大了,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是学生的发腱,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营造者。说实话,当翻开新教材,看到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了,甚至都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我的头一下就大了,每节课该怎样上?作业如何设计?学生自立了,纪律怎样维持?教学是开放的,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个性培养,可考试又怎么应付?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二、从教师角色上看,要处理好主宰者与引导者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指挥学生,而是更多地扮演着组织引导者、共同学习者等角色。
但是在落实新课改的实际工作中,刚开始,我简单地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从原来保姆式的角色转变到放羊式的角色。表现在上课时,当学生遇到困惑甚至迷惑了前进方向时,该出手时我也不敢出手。
例如:在上二年级第二学期“比一比”这课的研讨课时,有一环节要求学生概括出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时。可能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也可能在新课的开始时,我未做好铺垫,所以叫了四五个学生都总结不出来。但当时,我始终袖手旁观,不敢引导学生。试想一下,如果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能以一个学生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或学生确实有困难时,老师引导一下,这样是不是会对学生更有利呢?
通过这次的研讨课,尤其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评课后,我认真反思,觉得强调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决不是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
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的学生过程中,仍然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我不知道这样打个比方是否合适,如今的教师角色,尤其是高年级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可以向大商场的售货员学习。现在大商场的售货员很少贴身式、保姆式的跟踪服务,他们总是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才出现。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疑惑不解、争论不休的时候发挥作用。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放手,但决不能放任。
三、从学习策略上看,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如今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能激活学生的问题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课堂上放的多了就势必存在一个收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到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第四单元分类的《整理书包》一课时,其中有一练习环节是“停车场上的车应怎么停”的问题。上课时,学生回答:按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轮子数量分,你说学生回答的不好吗?说真的,学生说得很棒。但我并未有陶醉在学生回答的精妙上,也就是没停留住“放”的层面上。我适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估计停车场的管理员更喜欢哪一种分法呢?为什么?”这样通过比较、选优,就能扎实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收放自如。
四、从教育意识上看,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些教师认为落实新课改的状况是一“老”对三“新”。就是一张老血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这种把新课改与传统教育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对的,它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
可能还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要落实新课改就必须禁止书面考试。”在他们的意识中,考试是应试教育万恶的根源。其实,考试作为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本身是没问题的。在当今落实新课改的工作中,绝对摒弃考试的做法肯定不合适的。
我们承认,传统的教育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而新课标也正是针对这砦弊端而出台的。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育教学不是绝对一无是处。上伪存真、去粗取精才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意义所在。
因此,对于新课标,我们不必人为地给它涂上神秘的色彩;对于旧课标,也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吐口水。一句活,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是要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发展。正所谓有继承,历史才不会中断,有创造历史才会发展。
【走进新课改后的几点想法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科学新课改的几点思考论文04-27
对农机培训的几点想法04-29
关于中职生文秘专业教学方面的几点想法论文05-02
走进新课改 教学更精彩04-30
新课改后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论文05-02
提高测震观测资料质量的几点想法04-28
东村煤业安全生产的几点想法05-02
小学数学新课改论文08-17
走进新课程中的几点反思04-30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