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论文
“理解”,心理学的解释是了解、领会的意思,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实践是理解的基础。理解始于实践,又回归实践。正是借助理解,个体才能对道德属性的本质、规律进行领会和把握,进而形成相应德性,也就是“德知:即关于德的知识,处理德问题的机智与策略,反思意识与能力等。德情:即对德的知识与行为的体验,对符合德要求的事物产生肯定体验;反之,则形成否定体验等。德行:即身体力行德的具体要求,坚定不移等。”
一、理解是心理坐标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是由实践活动方式决定的。列宁说过:“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成功的实践如果反复多次地进行,便使人们熟知了所遵从的法则和预定的目的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实践法则日积月累,便构成一定的实践方式,进而逐渐内化成人们看待世界的心理坐标。人们总是用这个心理坐标来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来构想客观世界,恰如人们用手来构造创造物一样。实践活动的方式内化积淀而成人的心理坐标,反过来这种心理坐标又外演为人的实践活动,在新环境下开拓出新的实践活动。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而结成的整体,正是理解本身。理解就是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的统一。这种统一使人获得改造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主格身份。这样,理解就成了现实人对现实世界的现实理解。人正是以自身为工具,即以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方式为基础来理解世界的。这个理解过程,是努力把世界纳入到人自身的框架之中的过程。人们在用自身的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省,努力理解自己。这些探索构成了对“人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各时代的人学理论,如以人的实践活动准则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便是其中之一。
二、理解是个别性、自律性形成的基础
道德是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一般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从事社会生活(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作为人类旨在实现更为人性的生活这一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牵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支撑行为、行为规范的原理。这里所谓的“德性”指的就是服从这种规范与原理、作出行为的人格——人的能力与性格,它主要包括德知、德情和德行三个方面。从道德的社会性、实存性角度看,“德性”是追求一种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规范,并通过它内化于个人而形成的。但是,道德原本是人类在社会中作为人的生存、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道德除了它的社会性、实存性之外,同时拥有个别性、自律性。这就是说,道德并不单纯地意味着外在、客观地存在的社会规范,也不意味着无批判地内化这种社会规范,而是具有这样的性质:由于个人的主体性、自律性判断与行为而形成的内部规范。因此,个体不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而是在主动地探求自身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判断形成德性,从而为新的社会规范作出贡献的。从上述关于德性的分析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基本视点:德性虽然以社会规范为条件,但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而形成的,德性总是借助个体能动的心智作用亦即自主性判断与选择才得以形成的。迪尔凯姆把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描述成:“培养对规则的尊重(纪律),对一定群体的服从(他律),对社会权威的忠诚和拥护(自律),而对社会道德的尊重和忠诚必须基于个人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德性个别性、自律性的形成,实质上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是旨在促进自主判断与选择得以实现的性格与能力;旨在形成能够应对社会规范的意识主体。在道德教育的场合,必须通过理解累积主体性判断的经验,形成能够追求并实施同他人共有的“正确”规范的人格。
三、理解与学校德育
综上所述,在德性的社会性、实存性向德性的个别性、自律性转化的过程中,理解作为一种联结心理和实践的自主性认知过程(活动),是德性得以转化的链条。学校德育的基础是人与入以及人与自身的理解。
(一)理解与德知
其~,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均始于理解。从认识论看,理解是道德知识学习的基础,任何认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不论是分析、比较、概括还是具体化、系统化等,没有理解,道德知识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解总是渗透在道德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并把学习者的人生、经验、精神等和道德知识的整体意义联系起来,形成学习者的各种生活体验以及他的感情、态度和行为等,从而促进学习者的道德发展。从实践论看,任何道德知识的习得也都离不开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道德实践活动,因为此类实践活动是道德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它不仅决定了道德知识的基本内容,而且制约着道德知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本体论看,理解的本质是作为“此在(Desein)”的人对存在的理解,是此在的存在方式本身。换言之,理解不仅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存方式,而且也是人认识世界、理解他人的方式和方法。所以,荻尔泰视理解为一切人文学科的主要致知途径,离开了理解,人生顿时会变成一片思想的荒原。
其二,理解在本质上是自我理解。现代解释学认为,理解对人生负有双重的责任:它使人与生活及文化建立起意义联系的同时,彰显出人的自我理解,并成为人独特的生活形式,而“生活就是一种不停的解释活动。理解转动着解释之轮,留下了人走在自我理解之途上意义之车辙。”所以,伽达默尔认为:“说到底,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实际上就是理解主体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理解,对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认识。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道德成长实际上就是在个体不断理解自我中实现的。通过自我理解,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智力水平,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和独立的个性等,离开了自我理解,个体的道德成长就缺乏生长点。学校德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我理解。从而促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其三,理解既是道德智慧,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人们通过增进理解、消除误解,不断丰富自身的道德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为实现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教育事实表明,理解可以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智慧,帮助教师和学生在现实或未来的为人、为学以及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实现生命意义所需要的信息、能量、方法及策略等,从而更好地解读时代精神与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更快地完善和发展自我,不断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而误解,包括家庭误解、社会误解、教育误解和自我误解等直接造成了一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为人或为学上的失败,从而消解了他们部分可能的生命意义。同时,理解还强调师生道德知识、道德智慧的共同发展与各自生命意义多种可能性的共同实现,克服了以往道德教育只注重发展学生,忽视发展教师生命意义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不仅是道德智慧,而且也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
(二)理解与德情
其一,理解的目的就是使人为善或与人为善。而“善就是道德”,并且是道德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现代理解理论认为,理解是生活发生意义的方式,由它酝酿生成的意义渗透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意图、目的、情绪、思想、价值等,并时刻引导人们养成与人为善、将心比心、谦让、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启发人们在追求内在真善美的同时,排斥一切假恶丑的东西,从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理解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对善的追求,而且能够将人们的道德感情不断地引向善。
其二,理解的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它要求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处于同样的境遇,拥有同样的感情,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能将心比心,在发挥自己主体性的同时给其他主体留有合理发挥其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主体间情感及言行的通融性与一致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与自我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赏识与悦纳,即一种有利于理解主体与理解对象身心“双赢”的感情体验。例如,针对师生的课堂误解,我们可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即一节课留出20~30分钟让学生当教师,教师当学生,体验彼此的处境。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师生双方的理解,而且使师生在感情上也能产生共鸣,达到移情的目的。
其三,理解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道德体验。它卷入人的情感以及了解人的愿望,意味着对所理解的人或事采取一种同情的态度或一种感情上的介入,从而使人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促进人生道德意义的发展和完善。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理解和相互理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她)将习得关心他人、体谅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如果长期生活在因误解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环境中,形成的则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攻击等破坏性品质。所以说,一个人越是能更多地体验人生,就越能更多地在理解中实现和展现人生的意义。
(三)理解与德行
理解不仅发生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感情等领域,而且也反映在道德行为上。即“德之高下,终以解决德之实际问题见分晓。”人生每时每刻都卷入了理解,人在理解中意识到自己存在及行为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这种意义定位和价值取向通过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德行的形成过程并影响着这个过程的发展走向,最终促使人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达到某种程度的一致和统一,从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习惯。
理解在德行形成中的意义,在教育领域里更是明显。就教师而言,他(她)深入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并采取合理的教育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工作责任感,也是其职业道德水平高的表现。就学校德育而言,其基本问题是学生的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而理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中介和基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道德知识向道德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大致包括以下环节:第一,道德知识的习得并以观念的形式保存在大脑中;第二,道德观念与实际的道德问题对应并形成相应的感情体验;第三,将道德观念具体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动机;第四,通过练习和其他实践活动,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分析起来,以上四个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第一个环节是对道德知识理解的内化过程;第二个环节是一个沟通理解的过程;第三个环节是一个理解而励志的过程;第四个环节是一个实践理解的过程。
四、结束语
人是在受教育中成长为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一种对话。教育要立足于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就必须构筑起理想的对话方式。这种对话必须是基于理解之上的。在德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在于服务,为学生服务:在于创设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外部环境,给他们提供平等对话的条件。没有平等对话的条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我们的德育也就无法开始。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对孩子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缺少平等的对话和彼此的理解的德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愿我们的学生能在理解和被理解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感情,砥砺道德意志,完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人的道德价值和生命意义。
【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论文】相关文章:
分形理论视野下的部分与整体研究04-30
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体育教学评价04-30
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外语师资培训05-02
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的英语教学05-02
民族理论视野下怒江傈僳族的发展04-26
帕累托精英理论视野下的技工荒04-27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教育本质诠释04-26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行政决策听证制度04-26
语境理论框架视野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探究04-27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集群发展研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