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我国服务型校长的发展论文
[关键词] 校长领导;服务式领导理论;学习共同体
一、何谓服务型校长
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强调校长的“服务性”不仅是一种口号,也正在成为一种实践。如北京市八十中学把“助人成功”做为学校管理实践的基本理念,把学生、教师等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为个体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则把校长定位成为家长、教师提供服务的服务者。这一类型的校长在学校领导实践中具有强烈地为他人服务的动机和愿望,关注组织成员的个体成长,重视学校其他成员参与决策,致力于学校共同体的创建与发展,并通过发展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理想和理念来实施有效的学校领导。我们可以将这一类型——强调通过服务来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管理——的校长称为服务型校长。服务型校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角色——服务者
服务型校长首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学校服务者的角色,而不是管制者,认为服务他人是社会人的根本要求。服务型校长强调管理即服务,把服务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服务来进行管理,管理就是更好的服务。管制型领导者对下属不信任或者不充分信任,认为下属需要不断的监控、直接命令才有可能为实现学校组织目标工作。而服务型校长对追随者充分信任,领导者只需要为追随者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条件,追随者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服务型校长拥有着强烈的服务动机。服务型校长的服务动机是一种内化的动机,是出于一种责任或义务。他们对学校怀有深厚的依恋,从内心上喜欢学校中所从事的工作,并且能够从工作本身中找到乐趣、归属感和成就感。对于他们而言,服务于学校其他成员的成长,实现学校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理想和理念是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义务服务于这个目标。
(二)致力于创设和发展学校共同体
学校共同体是服务型校长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同时,服务型校长亦致力于创设和发展学校共同体。服务型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甄别并且确定学校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建构学校成员共享的愿景和理念,将此种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彰显于学校其他成员面前,通过自身的行动与影响力,使学校其他成员逐渐接受和内化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并且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实践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促进共同体的发展。管制型的校长更为强调自身价值观念、理想和理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更多的时候,他是以自己所信奉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处理学校事务,而不过多在意组织其它成员的想法。
(三)关注组织成员的成长
个体的成长是学校组织的重要目标。服务型校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均予以高度的重视。服务型校长从理论上探索个体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上创设有利于个体成长的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的个体成长环境。服务型校长同时还通过展示个体健康成长的典型案例,树立模范,采取必要的奖励,鼓舞个体积极的进行自我发展。管制型的校长直接指向学校目标的达成,不管采用何种手段都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而服务型校长亦注重目标达成的手段,他着力促进组织成员个体的成长,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分权倾向与群体决策倾向
直接的监控管理更适合于“管理者——部属”的关系,而作为一个服务型校长,着力于发展的是一种“领导者——追随者”的关系。领导者设身处地地从追随者角度考虑问题,发展追随者的自我意识,促进追随者自我管理意识的成长,采用必要的放权和分权,让追随者自己成为管理者。管制型的校长更为看重直接监控的效力,他们希望学校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均在其掌握、监控范围之内,并据此随时发出直接指令。
服务型校长充分信任其追随者,在努力促进追随者个体发展的同时赋予了其更多的权力,使得追随者在自己的学校工作之中具有相应的权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必要的决定,追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决定去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管制型校长对下属不信任或者不充分信任,领导者不敢授权或者充分授权,组织成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必须报告给校长,并由校长做出决策,组织成员也只是按照校长的决定去做事,无需承担责任。在学校重要决策之中,服务型校长鼓励所有成员参与并共同进决策,管制类型的校长更愿意自己独立对这一事件进行决策。
二、我国服务型校长成长的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服务型校长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也就是说,一些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具有服务型校长的特征,但尚未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型校长,存在着一些个人的服务型校长实践但还未形成规模。不过,从当前的制度、理念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看,我国服务型校长的成长空间有了较大的拓展,这必将推动我国服务型校长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一)我国制度环境的改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从中观的体制来看,我国的政府体制正在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在教育部门,直接监控和行政性指令势力依然强大,同时也会逐步在政策上更为注意公共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和指导方式。从教育部门的体制改革和政策革新来看,校长负责制的进一步完善,校本管理的强力推进,都有利于作为具体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责任来依照自己的价值观、管理理念来实施学校管理,这些都是有利于服务型校长存在与发展的制度条件。
(二)校长专业团体对校长服务性功能的认同提供了理念支持
在我国,校长专业团体初步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专业团体的成熟和充分发展还尚待时日,未能充分发展的校长专业团体在共同价值观、理念的形成方面依然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其对个体校长治校理念的影响还较弱,很多情况下校长在实施自己的治学理念时还无法感觉到来自这一专业团体的影响和压力,校长专业团体的影响还须进一步壮大。在校长专业团体现有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方面,我国校长专业团体存在有校长的服务性功能是校长职能的一个方面的认识,但未将其认同为校长的本质属性,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上升为专业团体的共同价值观和理念正在逐步形成。
三、发展我国服务型校长的几点思考
服务型校长重视个体发展,通过建设学校共同体共有的价值观念激发学校成员努力实现学校的持续改进。它的发展有益于我国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然而受到我国政府长期重管制、轻服务的相关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影响,校长服务认同和服务实践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这种极具生命力和实践价值的新型校长理念与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推动是服务型校长发展的必要保障
政府控制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拥有社会大部分的人力、物质资源。因而,政府所做出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备受众人的关注。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一种事物的发展一旦获得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它就拥有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能更为迅速地发展。服务型校长的发展也不例外,政府采取这样的一些推动方式是有利于服务型校长发展的,诸如制订相关政策给予校长更多的学校自主管理的权力,让校长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去实施自己的学校管理理念;鼓励校长在学校中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加强校长的服务功能;鼓励学校学习型共同体的建构,并强调发展校本特色的共有价值观念,理想;提供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实践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对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展现服务型校长行为的校长给予必要的精神、物质奖励,强化校长个体以及社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
(二)转变学校管理的理念是推动服务型校长发展的关键
转变学校管理的理念,改变学校管理中重视管制的传统。校长在传统学校管理观念的影响下,学校事务不分巨细,均要对其进行直接指导,校长在很多时候充当“救火员”的角色,他疲于对学校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做出应对策略,无暇对自身的管理方式作为反思,总结有效的管理经验,无暇去学习必要的管理理论和新的管理理念,从而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采取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转变校长关于学校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相信每个学校成员都有着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校长用更多的时间来甄别和确立学校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并把将其建构为学校成员共享的共同愿景和理念,学校成员基于责任和义务对共享的共同价值观、理念和愿景做出回应,相互协作,进而发挥领导的效能。
(三)完善学校管理的绩效评价模式
完善绩效评价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成员的绩效评价模式,其二是对学校管理者的绩效做出评价的绩效评价模式。无论是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成员的绩效评价还是对学校管理者的绩效评价,均应该体现重视过程、重视发展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评价中不仅要注重目标的达成,而且也要评析目标达成的过程或者目标未达成的缘故。结果固然重要,发展的过程更应该受到评价者的关注。
(四)总结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实践的经验,充分利用典型的示范作用
首先,人们对任何类型事物的理解和实践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总结才能够更为深刻理解这一事物,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实践。就目前而言,我国校长对服务型校长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实践也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总结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实践的经验,并发展为更高层面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服务型校长理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型校长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鼓舞和激励其他校长接受服务型校长的有关理念并运用到他们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来。
(五)建立服务型校长的培训机制
服务型校长培训机制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持和物质保障,政府应在服务型校长培训机制的建立中起主要作用。从意义上来看,建立一定的服务型校长培训机制有利于校长更好的把握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的有关理念,有利于校长获取更为实际可行策略来进行服务型校长的学校管理实践。培训一方面可以加深校长们对服务型校长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发展服务型校长学校管理实践所需的技能技巧,使校长在接受培训后更为轻车熟路地推行学校管理的服务实践。
【论我国服务型校长的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试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工作的影响因素论文05-02
论我国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05-02
论我国能源·电力的未来发展05-01
论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04-26
论我国公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05-01
论我国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04-26
论我国环保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04-25
论我国仲裁制度的新发展05-01
论我国保险资金入市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