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与防范对策论文
【摘 要】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明显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本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助学贷款 风险 对策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学习、生活经济困难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这项资助政策,深受高校、大学生和社会欢迎。从1999年至今,国家助学贷款已经逐渐成为国有公办高校解决学生求学经济困难的主要途径,保证了一大批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然而,国家助学贷款办法、制度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探索完善过程之中,实践中凸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解决,以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9年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进行试点,于200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2003年除一些名校少数学生象征性地获得了银行提供的助学贷款外,各承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大面积暂停了助学贷款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遇到的困难引起了国务院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门于2004年6月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已于2004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弥补了旧机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截至2005年12月,全国累计已审核国家助学贷款申请206.8万人,累计审核金额172.7亿元,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在新机制运行过程中仍有不少困难。
新出台《意见》改革了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机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了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进而起到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作用,但还不能根本解决违约贷款比例较高的难题。从到期的助学贷款还款情况来看,不少高校毕业生的违约贷款比例超过20%。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高于其他商业贷款,导致银行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一事上缺乏热情,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出现了困难。因此,研究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寻找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原因分析
1.银行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风险高于商业性贷款业务。虽然《意见》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银行适当补偿,但对商业银行而言国家助学贷款仍属高风险高成本的消费性贷款。国家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最高限度不能超过3%,实际操作中银行一般会将贷款风险控制在1%左右。在没有抵押与担保的情况下,风险补偿金(目前比例一般为10%—15%)是无法弥补20%以上的违约贷款的。另外,对银行而言,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与贷款追讨成本过高,因为助学贷款单笔额度小,笔数多,催讨困难,据调查目前商业银行发放每百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成本为15元,与其他贷款收益相比,如此高的成本让银行望而却步。
2.银行对放贷对象——学生承担很大信用风险。国家助学贷款不需要贷款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而放贷对象——学生又从没办理过借贷业务,几乎没有信用纪录可供查询,银行无法考证学生的信用程度。
3.贷款风险暴露时间延长。按照新的助学贷款政策,高校学生可选择在毕业后1到2年开始偿还本金及利息,整个贷款年限长达10年,贷款风险暴露时间延长。
4.大学生就业难导致还贷情况不佳,是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了一系列“后遗症”,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还贷难。不少贫困大学生因毕业后就业困难或就业处境不佳,就业后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毕业生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同时还要面对较大经济压力,诸如结婚、购房等多项大笔经济开支,客观上存在着还贷的实际困难,致使无力偿还其在校期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国家助学贷款。
5.设立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加重了学校的负担。新政策为鼓励银行设立了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这虽然帮助银行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却加重了学校的财务负担,加大了学校的风险和责任,影响了部分高校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所属高校经费充足,几百万风险补偿金对这些地区及其所属高校不造成明显的财务困难,国家助学贷款在这些地区推行相对较为容易。而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财政困难,对高校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弱,提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无疑使那些教学科研经费本来就不足的高校更感雪上加霜。
三、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对策
实际上,造成助学贷款难办的原因是市场促成的。高校、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主体,获得最大利益、规避市场风险,是正常的反应。但国家助学贷款毕竟是作为中国教育领域内扶贫济困的政策性措施,本身就是为了广大贫困学生的福利,是不可能让学生来承担风险的。一方面是助学贷款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是贫困生必须得到救助,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助学贷款的风险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因此,要保证助学贷款真正成为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就必须合理化解助学贷款的风险。必须要在政策和市场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供学资金链问题。自然,寻求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补偿机制,促进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切实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防范:
1.各级政府应主动承担助学贷款的主要风险
银行发放的是国家助学贷款,这种贷款的主体是国家与贫困生,银行只是代为操作,起媒介作用。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的教育培训机构,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培养人才上。帮助贫困生上大学,顺利完成学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理应在救助贫困生方面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承担更多的贷款拖欠风险。在美国,商业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由州政府负责担保且由联邦政府“再担保”,如果学生由于某种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偿还贷款,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将向银行赔付贷款的95%。美国的做法值得效仿,我国各级政府也应该为助学贷款提供担保,一旦出现大学生失信欠贷行为,损失主要由政府来承担,同时,追讨欠贷的工作也要由政府来做。如此一来,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后顾之忧就得以解除,自然就不会“嫌贫爱富”,这将更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属于一般商业性贷款,它是指由大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或学生父母、或愿意担保的其他相关人发放的地方财政贴息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有诸多优点:一是贫困生户口所在地政府及银行便于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学校相比更能直接把好初审关,保证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贷款。同时,大学生毕业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与家庭保持联系,父母如无力偿还会催促子女还贷,子女也不会恶意拖欠而连累父母。因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同样有效地解决了合约签订后道德风险的发生。二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从贷款时间和金额上看,生源地助学贷款方便、灵活、快捷,相对于高校助学贷款的定时、定量的极为繁琐的发放形式显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生源地助学贷款可以根据高校收费和家庭经济情况随时发放,贷款金额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很容易掌握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信用状况、学生毕业后的动向,而且学生家长住所固定,迁移概率较低,所以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搜索成本。再者,生源地助学贷款取消了高校这一环节,从而使高校将精力集中于培养学生和科研等主要任务上来,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方式已在浙江、辽宁、山东、贵州等省开展,实践证明它是一个简单易行,直接有效的好办法。
3.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和失信违约惩罚机制
早期的贷款学生已完成学业,开始进入还款期。当前,由于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流动性大,少数学生信用意识较差,已经出现有的学生拖欠还款的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有近20%以上的贷款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款违约情况。鉴于此,确立学生的信用,建立健全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和失信违约惩罚机制是迫在眉睫的。一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起相应的学生信用档案,为商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开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索、保存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二是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系统。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还贷监测系统、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学生诚信系统。另一方面应加强区域性个人信息网络资源建设,并充分利用这些区域性信息资源,实现财政、高校、银行、教育、公安等部门的联网,进而实现全国个人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以便银行及时进行贷款的跟踪管理,有效地杜绝与遏制违约风险。三是完善法制建设,增大失信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失信,甚至是欺诈行为者,应给予相应的惩罚或法律制裁,使其为此应付出沉重的代价。
4.不断开拓就业渠道,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大学生就业难造成了大学生对银行违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想还钱也无能为力,大部分的学生不是不想还钱,而是确实没办法还钱,这是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要让大学生有钱还,还必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贫困学生,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让大学生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都有能力来还钱。
我们只有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存在的问题,才能防患于未染,才能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顺利实施,才能使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之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Z].2004.
[2]任宇.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浙江金融,2006,(9):59-60.
[3]查慧园,颜凌.对助学贷款促进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6,(8):84-86.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与防范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与防范对策04-28
国家助学贷款--嬗变·问题·对策05-02
经济责任审计防范风险对策论文05-01
对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论文05-01
小企业的风险及防范对策05-01
高校债务风险防范的思路与对策05-02
金融问题防范金融风险的七项对策论文05-01
浅谈产生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04-30
我国家具企业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毕业论文04-29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控制对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