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升格高校的定位误区及纠正机制探析论文
[摘要]当前,不少新升格高校在学校战略发展、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园建设三个规划的制定工作中出现了“贪大、求全、攀高”的误区。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久远的身份等级观念的影响;教育资源配给机制的不完善;普遍存在的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弱小的高校决策系统;高校财政拨款机制及财政来源多样化为高校“贪大”提供了可能。为了纠正和预防新升格高校定位中的误区,可以从建立以下几种预防机制入手: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合理分工的高校决策预防机制;建立与完善差别对待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机制;健全生产要素价格形成中的人力资本价值体现机制;建立与推行高校基本信息公开的社会约束机制。
[关键词]新升格 本科高校 定位误区 纠正机制
一、新升格高校定位的几个误区
高校的定位包括办学层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几个方面。高校如何定位将直接影,响各高校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发展方向的确定。但目前,一些新升格高校在定位上存在着这样几个误区:第一,贪大。近几年来,不少新升格高校利用国家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人数大多万人以上,甚至几万人的规模,校园面积上千亩到几千亩不等。第二,求全。主要表现为学科发展方面,在学校定位中都提出成为综合性大学的目标,盲目追求综合化,好像惟有综合化大学才算是真正高水平的大学。第三,攀高。主要表现为学校办学层次定位上,很多学校刚从专科升为本科,提出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增设硕士学位点。
二、定位误区产生的原因
1.中国传统身份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等级观念传统的国度,不同等级对社会资源的影响力也不同,反映到高等教育系统中来,就是说在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中,处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就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加上目前社会对各高校及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指标还主要体现为单一的学术性,多元化评价指标还没有建立起来。学生及家长把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理解为对应不同的身份等级,由此而影响到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为了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发展,不少高校在学校发展定位问题上自然都不约而同地出现“攀高”趋向。
2.教育资源配给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来源还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主要依据是在校生数和生均成本。由于这种拨款方式,以在校学生数量作为拨款的基本依据,生均成本实际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虽然可以体现学校之间在享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扩大学校在经费使用上的自主权,有利于促进学校节约。但由于这种拨款标准不包括学校之间在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因而资源利用率较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各高校“贪大”的趋向,助长了学校在数量上的盲目扩张和教育层次结构上的升级。
3.普遍存在的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弱小的高校决策系统。高校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内部存在两种权力系统: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由于长久以来,政府行政权力一直主导着高校的发展,学校内部学术权力一直处于欠发展状态,其在高校内部的合理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确认,随着高校内部政府行政权力影响力的减弱,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相应地在逐步扩大,甚至出现了泛化趋势,行政权力处于支配地位,直接支配着校内各种资源和管理各种事务,使我国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在学术事务上,由于学术权力弱,出现行政权力替代的现象,从而造成学术事务决策中出现了欠合理性与欠科学性的情况。
4.高校财政拨款机制及财政来源多样化为高校“贪大”提供了可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改革的深入,高校正由国家单一的财政投入向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改革。高校财政来源日益多样化,财政经费之外的学费等其他费用日益成为高校财政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也日益提高,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可以增加高校的财政外收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各高校“贪大”的动机,促使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三、建立纠正定位误区的机制
1.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合理分工的高校决策预防机制。阿什比勋爵(EricAshby)指出:“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较量,决定着高校价值取向,影响着高校定位及改革的走向。高校作为一个学术性组织,其内部事务包括学术性事务与行政性事务,而且这两类事务具有各自的特点,在管理中采取管理措施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学术性事务管理讲求民主式的、讨论式的管理方式,以利于“真”的探求宗旨的实现,而行政事务管理讲求效率与按规章办事,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一种科层等级特点。高校内部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并存的状况要求在高校内部权力系统中,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合理分工的高校决策预防机制,确立高校内部各种学术组织在高校管理决策中应有的地位,充分体现校长治校,学者治学的精神,发挥各自的优势,从制度上来防止行政人员简单决策的弊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学校定位包括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定位,因此更主要的属于学术事务的范围,在学校定位上更应主要发挥学术权力的决策作用。只有在我国高校内部真正建立起学术事务由学术组织管理决策,行政事务由行政机构负责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合理分工的高校决策预防机制,才有利于确保高校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对高校进行合理定位。
2.建立与完善差别对待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机制。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对所有本科学校采用同一标准与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并没有区别不同办学历史与实力的校际差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系统内部的层次分工也成为必然,高校在价值取向上也必然更加需要明确,大学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一元化学术定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正成为一种趋势,对高校的评价标准也要实现多元化。通过改革现行的按同一套指标体系进行教学水平评估的做法,建立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水平的高校实行区别对待的高校教学评估机制,发挥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引导各高校办出自身特色,注重内涵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克服各高校“攀高”的定位误区。
3.健全生产要素价格形成中的人力资本价值体现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价值在人力资本流动过程中要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和调节,但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主要套用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应人力资本市场的变化,再加上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还不健全,不同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得不到明显的区别与体现。各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上出现“追高”心理,专科可胜任的工作要求招本科生,本科生可胜任的工作要招研究生,用人单位这种用人标准的上移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各高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高校普遍性地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又误导了学生及家长对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判断,并影响到学生及家长的高考志愿选报。因此,通过尽快建立与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价值体现机制,让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价值都能全面而准确地体现,使各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理性地选用人才,让各层次的人才都能人尽其才,准确地反映出社会对不同层次与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状况,让各高校能依据自己的办学基础与条件准确定位,把“各安其位”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4.建立与推行高校基本信息公开的社会约束机制。随着教育的民主化及个人缴费上学制度的实行,学生及家长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因此也享有更多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对于学校资金的使用、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基本的办学条件等信息有着更大的知情权,以此作为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建立与推行高校基本信息公开制度,发挥社会监督约束作用,可以促使各高校在定位时更加客观地分析自身的条件,从自身基础出发进行定位,有利于避免不顾自身条件与基础盲目求大求全弊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瑞林.浅析我国社会权力结构对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影响——对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三角权力关系视觉的考察[J),江苏高教,2005,(4).
[2]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新升格高校的定位误区及纠正机制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贫困学生的界定与资助机制探析04-29
岩浆岩定位机制的新类型-螺旋上冲04-27
高校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研究论文05-0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论文05-02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探析论文05-01
网络环境下高校报人的素质定位论文05-02
高校热点法律问题探析论文05-01
高校文秘工作的质量评价问题探析论文05-02
纠正幼儿规则教育中的误区06-05
不同类型高校的发展定位再论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