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师钢琴教学的特征与授课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着多种授课模式,这是在特定形式下产生的特殊现象。从事高师钢琴教学的专业教师,应该对高师钢琴学生的特殊性加以充分认识和了解,结合高师钢琴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摸索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授课模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 键 词:高师钢琴教学授课模式
一、高师钢琴教学的基本任务
钢琴课是高师院校音乐系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技能课,但非钢琴方向的学生多数没有正规学过钢琴,要在2至4年内夯实他们的钢琴基础,并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弹奏技巧以胜任将来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这是高师钢琴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师钢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能规范、系统、全面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在较短时间内夯实基础的同时掌握中小学钢琴教学的相关知识。高师钢琴教育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比较特殊,因为他们不同于艺术院校钢琴系的学生,后者从小就开始接触钢琴,在入学前就已经对钢琴有较系统而规范的学习。而高师院校音乐系学生入校时,各自的钢琴基础、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这种前提下,高师非钢琴方向学生的授课起点应该是从基础教学开始的。
二、从理论入手奠定钢琴弹奏基础
掌握一门技术或技巧,最好是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训练,而高师钢琴学生骨骼基本定型,手指的灵活性也不如少儿好,加之他们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需要掌握的钢琴理论和弹奏技术又比较多。因此,对于教师来讲,要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们对钢琴学习的要求,必须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优势和缺点,从中找到适合他们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心理上,这些学生思想较成熟,思维逻辑性强。在音乐基础理论、音乐鉴别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在理性上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和领悟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教学方法。其次,在生理方面,他们手指的关节、韧带已发育成型,指头的灵活性较差,对于手臂、手腕、手掌及手指的放松与用力的控制能力较差,同时他们的可塑性和感性认识也比较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学生思想成熟、接受能力强的优势,侧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教会他们正确、规范的钢琴弹奏知识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他们的自身学习钢琴的特殊性,不要过早地追求钢琴学习中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训练,而应抓住他们的理性思维成熟的优势,从简单的触键要领开始,加强正确的弹奏动作与方法的训练,使他们逐步掌握弹奏技术。
在训练过程中,从简单的五指练习开始,注意手型和弹奏动作规范(包括手臂重量的应用,手指、手掌支撑力量的训练)。练习时针对性要强,应循序渐进,重点提醒他们手臂的放松,手型不要抠得太死,注意手型的支架、指头的支撑、手臂重量的转移,手指主动弹奏的触键等。要以技术课题为主要训练内容。例如,车尔尼“599”练习曲的不同弹奏技巧的技术训练,如连音、断奏、双音、和弦、强弱、保持等,都要逐一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和训练。这一阶段可在“599”第30条左右加入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中的部分练习,还可以适当布置如《布格缪勒》《中国钢琴小曲50首》中的部分曲目,使同学们涉及一些复调作品和短小的中外钢琴曲目。车尔尼“849”集中锻炼的是音阶、琶音技术。在训练过程中,除了手指跑动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针对成人学生左手音阶、琶音练习较少的情况,加入车尔尼的“821”“718”的左手音阶、琶音练习,使左右手协调均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手指训练,从慢到快,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手指的正确跑动能力。这一阶段可以选择《小前奏曲与赋格》《小奏鸣曲》《中外钢琴名曲》中的部分曲目。在强化手指跑动、音阶、琶音技术训练的同时,涉及一些有一定篇幅的中外钢琴作品。
在解决手指轻松地跑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触键方法,要使学生树立这样的理念:声音的好坏并非来自外在的虚有而夸张的动作,而是来自触键的速度、触键面积的大小和手指离键的高低。例如,弹奏连音,手指触键面宽、音与音之间是由前后两个键的瞬间重叠来完成的,这样可以使声音柔和、连贯。断音的触键,应轻松果断,一触即收,手指兴奋而又主动,声音就会明亮、饱满具有颗粒性。弹奏有气势的强音时,用肩臂的自然重量弹奏,声音就会通透饱满,需要轻巧、快速跑动时,则应用手臂带动手指横向运动,指尖贴键,轻巧、快速地运用手指跑动等。
在解决了以上正确的触键方法后,学生才可能正确地掌握不同作品的不同演奏风格和弹奏方法。从而加深对弹奏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三、充分发挥小组课授课模式的优势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扩招,由扩招带来的一些院校师资短缺、琴房不足的实际情况以及高师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前普遍实行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钢琴教学而言已不现实,其授课模式正逐渐向“一对二”“一对三”以及小组课授课模式转变。
高师钢琴教育的目的,是在短时间里提高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针对学生对钢琴基本技能以及一些概念性的理论比较模糊、对大量的钢琴作品接触较少的现实入手,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面对学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学生的直接授课时间如何保证,这是摆在钢琴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对于小组课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逐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如用集中的时间,发挥小组课授课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大部分同学所存在的带有共性的缺点和毛病,同时再留出时间解决每个学生独有的问题。在刚开始接触巴赫的复调音乐时,教师应先集中讲授古典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作品大多是为古钢琴所作。对于巴赫作品的接触与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多声部的思维能力、手对键盘的控制能力,以及掌握好复调音乐的复调性、装饰性、即兴性的特点,在理论上对其作品有所了解后,再入手解决实际弹奏中的具体问题。如以《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的NO.1为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弹奏高声部;一组弹奏中声部;一组弹奏低声部。让每个学生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多声部的音乐如何和谐进行,使学生们对多声部音乐有较形象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以后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分声部练习复调音乐,以及如何更准确地掌握复调音乐打下基础。在学生开始弹古典奏鸣曲之前,教师应先集中讲解古典奏鸣曲在弹奏时应注意的问题。古典的奏鸣曲由于受钢琴的限制,一般来说力度应在pp-ff之间,古典的奏鸣曲应带有生活的节奏、田园风格、节奏稳定等。再有就是规范装饰音的弹法,以《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第一章为例,第22小节的装饰音,在古典乐曲中装饰音应占正拍,与左手第一拍第一个音同时下键等。弹奏作品之前先解决乐曲的共性问题,就会使学生少走弯路,规范掌握不同乐曲的特性。
在小组课中,还应发挥另一个特殊优势,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所弹的不同曲子轮流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接触更多的作品,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较容易的曲目,让一个学生弹奏后,请另一个同学来讲解,在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再对此问题进行总结性地讲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方面,笔者曾进行过有益的尝试。在讲授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材》第一册舒曼的《快乐的农夫》这首乐曲时,把这首乐曲布置给一位同学去弹的同时,又让另一位同学去了解这首乐曲的曲谱。当第二次还课时,还课的同学照谱子准确地把音、节奏、速度Allegro animato(生气勃勃的快板)、表情记号espressivo(有表情的)以及p与f都弹得比较好。不过同学们都提出,虽然他照谱弹得不错,但音乐感觉上总嫌有点欠缺。这时担任点评的同学指出:担任弹奏的同学应该注意把左手的旋律和外声部的旋律突出些,控制一点和弦声部;注意弱起拍,把重音放在正拍上。然后,笔者又让担任弹奏的同学把第三行第二小节高声部的三拍到四拍的后半拍的连线去掉(此处为乐谱印刷错误),把此小节高声部的第三行最后一小节的高声部指法换成正拍上的b音与f音再突出一些。这样让弹奏的同学再进行一次弹奏,结果大家都反映这首乐曲经过以上处理之后音乐感觉就有特点了。这样的上课方式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记忆深刻,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处理乐曲的方法与途径,受益很大。
在小组课上,把同学们要弹奏作品的作曲家、作品背景、曲式结构及技术要求、音乐处理等方面进行集体讲解。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活泼。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在小组课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互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以便让小组课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发挥积极作用。这种时合时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单位课时人数增加的问题,而且很容易形成同学间督促与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钢琴教学更加轻松活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将面临许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高师钢琴教学的诸多规律有待我们在工作中进行摸索和总结。作为从事钢琴教育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掌握钢琴理论知识和钢琴弹奏方法,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
【高师钢琴教学的特征与授课模式论文】相关文章:
高师钢琴教学的特点和方法04-29
构建高师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04-30
论高师钢琴教学中采用双钢琴教学的设想05-01
浅析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05-01
试论高师院校中的钢琴教学04-29
高师钢琴集体课协同式教学初探04-29
高师数学作业模式的反思04-30
钢琴教学的论文04-27
谈钢琴教学的基本特征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