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论文

时间:2023-05-03 07:10:2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论文

  论文摘要:元好问晚年在山东度过了六年金之官员被羁管的生活。后又以金之遗民身份和文坛领袖的声望,常年奔走于燕京、真定、山东之间。在山东,他与东平行台严实父子、冠县令赵天锡结下友谊,与羁管在山东的金末文人相互唱和,友情深厚。他创作了大量诗文,记叙了齐鲁山水之美和金末元初山东社会景观,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他的游历对战后文物的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论文

  论文关键司:元好问文物修复济南泰山

  元好问(1190一1257年)金亡后与大批金之官员被押送聊城(今山东聊城)羁管六年。元好问初到聊城,后迁冠氏(今山东冠县),解除羁管后回忻州。在他去世前的二十四年中,以金之遗民身份和文坛领袖的声望,常年奔走于燕京、真定(今石家庄)、山东之间,保护中原文化,推进元蒙上层建筑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元好问在山东写下了多首诗词和散文,记载着他在山东的文化活动及他对文化的贡献。

  元好问出生七个月便过继给他的叔父元格,五岁时,其叔父任掖县令(今山东掖县)携之赴官任,途经济南。其《济南行记》中说:“予儿时,从先陇城府君官掖县,尝过济南,然但能忆其大城府而已”。1233年,元好问来山东,却是一名在押改造的亡国之臣,这时的他没有了儿时的优越感,在他初到山东的诗歌中表现的是“家亡国破此身留”的悲伤(《送仲希简大方》)。元好问从青城北渡聊城途中见到蒙古军的掠夺行为,谴责其野蛮行径。他描述战后的凄凉景象:“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旎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鹊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记叙被押途中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对被掠人们的同情。

  蒙古军南下,对文物大肆践踏,“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他以诗实录其事,叙事写景真切,言浅而意深。大批文物被破坏的现象触目惊心,让人心痛,甚至想到他的老师赵秉文,感到愧对老师的教育,“门生白首浑无补,陆氏庄荒又一年。”(《五月十二日闲闲公讳日作》)感叹自己的性命尤存,“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秋夜》)书写自己由金之官员到一囚徒的内心无奈悲伤。“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人孤村。空余韩握伤时语,留与累臣一断魂”(《淮右》)既然生命保留下来,作为金之遗民,还是做些能够做到的保留历史的事情吧。在聊城期间,他整理翰墨,写下《跋国朝名公书》、《壬辰杂编》,开始搜集金之诗人之作,搜集《中州集》的资料,为创作《续夷坚志》搜集奇闻异事的材料,通过访求金之遗民,搜集写《金史》的材料。

  元好问作为金末元初文坛领袖,虽在羁管之中,所到之处,有大批文人与之唱和游宴集会。1235年,元好问由聊城迁往冠氏,暂赁民居。本年冬,在县令赵天锡帮助下,盖了几间房舍。《戏题新居》:“去冬作舍谁资助,县侯雅似平原故”。1235年春,在冠氏纪子正杏园燕集,杏花初放,繁花似锦。虽在羁管中,但稍获宽松自由的元好问,看到一生喜爱的杏花,新朋故友相聚,历尽生死离别的磨难,难得今日盛会,元好问《纪子正杏园燕集》记载这战后难得的盛会。“阳平一邑多诗人,主人买酒邀众宾。”极写杏花开放的种种形态:“融霞晕雪一倾倒,非烟非雾非卿云。未开何所似?乳儿粉妆深绛唇。能啼能笑痴复墩,画出百子元非真。”

  是年7月,应李辅之之邀,游济南,写下了《济南行记》、《济南杂诗》十首、《历下亭怀古分韵得南字》、《舜泉妙远祖道州府君体))、《华不注山》、<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绣江泛舟有怀李郭二公》、(送辅之仲庸还大梁》、《泛舟大明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题解飞卿山水卷》、《送杜子》、《药山道中二首》。游历二十日,记叙了济南”荷红柳绿”的景象,形象地再现古圣名迹经历战乱后,虽有“荒寒古淡之趣,令人有吴儿洲诸之想”。秋荷方盛,红绿如绣,诗人游约突泉、舜泉、匡山、华不住山、鹊山、大明湖、历山碑、灵泉庵、玉塔等多处名胜。东至长白山,西至鹊山,湖光山色,即事咏物,金末能见济南景观大多有描述。

  1236年,居冠氏,随赵天锡往泰安会东平行台严实,并游泰山,旋返冠氏。泰山一行,元好问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散文《东游略记》,诗《游泰山》、《龙泉寺四首》、《登坷山寺三首》,词《清平乐》(江山残照)等,记述自冠县至马山、灵岩途中所见古迹,以现存碑铭考察古迹,写登泰山行程、岱顶书院情况,记叙清楚、如历历在目,《游泰山》杂言诗一首:“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办此何雄哉。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该。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檐威灵,茂陵亦雄才。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哀”。“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霆。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平生华篙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登临负吟鞋。孤云拂层崖,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鬼”。泰山诗气势磅礴、突兀豪放,别于李白、杜甫登泰山之诗。

  通过游泰山,认识了东平行台严实,是元好问在山东期间的一件大事,从此,开启了他与东平行台严实这位汉人世侯的交往。东平是金之重镇,蒙古南下,这里免遭战火,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繁荣,自元太祖铁木真窥伺中原到元世祖统一中国的几十年间,东平一带一直在严实父子的控制之下。严实虽是武人,但能“折节自厉,间亦延致儒上,道古今成败,至前人良法美意,所以仁民爱物者,辄欣然慕之”;n’又有“合散亡,业单贫,举丧葬,助婚嫁,多求而不靳,屡至而不厌”的惠政,}zl(sa}>于是,中州名士趋之若鹜,东平人才集一时之盛。元好问成为东平文化圈中的关键人物。1238年,元好问就开启了东平之旅。在东平,他先后创作了诗八十六首;词三十二首;文三十二篇。在这里,他结识了新朋旧友。他与京城老友杨飞卿赠答词有(临江仙》(赠答杨飞卿弟):“壮岁论交今晚岁,只君知我平生。六年相望若为情。吕安思叔夜,残月配长庚。”发自肺腑,让人感受到两人感情的真挚。赠东平诗人李仁卿,有《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二首》:“萧萧窗竹动秋声,紫极深居称野情。静坐且留观众妙,还丹无用说长生。风流五凤楼前。客,寂寞千秋身后名。解道田家酒应熟,诗中只合爱渊明”,表达自己人生志向,推崇陶渊明的风格。康哗,字显之,山东高唐人,后任东平府学祭酒,学问渊博,也是元好问的好友,元好问有《官园别康显之》、《别康显》。杜仁杰是元好问的好友,对元氏人东平有引荐之功,元好问有《送杜子》:“北诸晓晴人山座,东园春好妓成围”。极清楚地描述东原地理概况和东原文化的状况。1238年元好问回忻州前专程告别东平诸人,有赠诗人杜仁杰的诗《出东平》:“老马凌兢引席车,高城回首一长暖。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潦倒本无明日计,往来空置六年家。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描述东平城巍峨的建筑,经济繁荣,人声鼎沸的景象。东平湖畔杨柳依依,令诗人顿生奇思遐想,咏名篇佳句。 元好问在东平参加过一些大型的文人聚会。1241年元日宴集于东平故帅阎珍家,《全集》卷二十九《故帅阎候墓表》云:“辛丑(1241)元日,予方客东平。载之盛为具,召予及大兴张圣予、祁人宋文卿、东光句龙英孺、镇人刘子新、太原崔君卿、浑原刘文季、寿春田仲德辈,饮于家之养素斋。……其所致客皆名士,乐籍又京国之旧,饮既洽,谈谑间作,坐客无不满引举白者。”这是元好问在东平的一次大型文人社交活动。

  1252年(壬子)元好问受东平行台严忠济之聘,过真定到东平,第二年清明,将归真定,与东平诸友宴集于东平凤山灵泉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送别会。他们备美酒,携歌妓,到城北风景如画的凤山灵泉赏春、听歌、作诗,元好问作《寒食灵泉宴集序》:“出天平”(天平即东平)北门三十里而近,是为凤山之东麓。有寺曰灵泉,阻以绝碉,重岗复岭,四合蔽映。”词《江城子》(梅梅柳柳闹新晴)“梅梅柳柳闹新晴。趁清明。凤山行。画出灵泉,三月晋兰亭。细马金鞍红袖客,能从我,出重城赏心乐事古难并。玉双瓶,为冠倾。一曲清歌;休作断肠声,头上花枝如解语,应笑我,未忘情。”灵泉的景色令诗人着迷忘情。诗人把这次惬意之游自比为兰亭之会,以《寒食灵泉宴集》命篇,诸公共赋诗九首,元好问为之序。这次聚会有德华、周卿、德昭、英孺、文伯到会。期而不至者:圣与、子中;不期而至者德谦、梦符。这是元好问在东平又一次文人交往的大型活动。

  1255年(乙卯),66岁高龄的元好问,应严忠济之邀,自镇阳至东平,参加东平府新学落成典礼,作(东平府新学记》:“盖经始于壬子六月,而落成于乙卯六月初五。”“八月丁卯,侯率僚属于新宫。”元好问还参加了东平新学府的校士,选拔李谦、阎复、徐淡、孟琪“东平四杰”。东平府新学的建成,标志着东平府崇儒文治的进程,率先走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前面。元好问在金亡后四处呼吁行仁政,崇尚文治,在这里已初见成效。

  元好问来山东期间,还为修复文物做出了贡献。好问一生祟拜儒学,1245年,他来东平,有机会到曲阜祭拜孔庙,写下了《曲阜行记》十首。诗中描绘了孔庙风物,叙写了孔子的伟大神明。“我昔人小学,首读仲尼书。百读百不晓,但有唾成珠。”叙写他从小接受儒学教育,现在来瞻仰孔庙,缅怀这位圣人,肃然起敬,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儒家思想,“慨然望胭里,日思膏吾车。”看到了孔林的战后荒芜,“殿屋劫火余,瓦砾埋荒基,”是战后孔庙、孔林荒芜景象的记载。

  元好问在山东先后二十四年的时间里,不但与山东人民群众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也热爱齐鲁大地的山水草木,创作了许多讴歌优美自然景色、雄奇壮丽山河的诗篇。他游泰山、祭拜孔庙,以其巨大影响力,对战后文物保护修复起了促进作用,对元蒙政权实施文治汉化是一个促进。泰山、曲阜在东平辖下的泰安州、济宁州境内,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孔的地方,名胜古迹甚多。严实认为,“泰安之为郡,盖前古帝封禅之所,其宫卫、其辇辂,其祠宇,自经劫火之后,百不一存,良可悼惜。”_]…便委派全真道士张志纯(天倪子)负责修复,“工匠之役,木石之资,与夫彩绘丹膜之费”,概由严实解决。“故自绝顶,大新玉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取东海白玉石,为像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袤。天门旧无屋,又创立之。下至会真宫、玉帝殿及圣祖殿,方丈、廊庑、斋厨,皆不与焉。””天倪子大新玉女祠,即碧霞元君祠,天门(即南天门),原“无室宇”,张志纯为之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曲阜自1235年始,委派衍圣公孔元措修完曲阜孔林孔庙,费用由历日银的份额中出。孔元措由此深受鼓舞,认为“儒教由此复兴了。”这其中元好问对文化、文物的重视功不可没。

【东园花柳西湖水剩著新诗到处夸论文】相关文章:

墙花柳(牆花柳)04-29

新诗04-28

晚春过崔驸马东园,晚春过崔驸马东园张籍,晚春过崔驸马东园的意思,晚春过崔驸马东园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到处04-30

花柳映在眼眶里04-27

论新诗界震灾诗的特征与意义浅谈 - 毕业论文04-28

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05-01

新诗写作的初入门12-20

现代新诗教学拾零04-30

剩男剩女管理制度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