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爱国主义教育探析论文

时间:2023-05-03 18:01:4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爱国主义教育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爱国教育

浅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爱国主义教育探析论文

  论文摘要: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九个子女个个成才。更为重要的是,九个子女中曾有七人出国留学,但无一人留在国外,这与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本文以梁启超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成才报效祖国、言传身教培养子女爱国情操等分析提炼,以期探究梁启超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成功的家教经验。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堪称中国近代的启蒙大师和精神领袖,他不仅是一流的大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不但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且将这种教育思想实际运用到子女身上,成功地使自己的九个孩子人人成才,各有建树,在家庭教育方面堪称成功的典范,其科学而独到的家教思想及方法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一、弘扬民族精神作为爱国教育的基点

  梁启超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变故,但他的爱国之心却贯穿于他的一生。他的儿女们也个个爱国,这与梁启超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他经常给子女们讲述祖国历史上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的感人故事,如南宋忠臣陆秀夫,为终于大宋,保护幼主,奋战元兵,走投无路被逼无奈的情形下,在梁启超的老家新会县沿海的悬崖上,背着幼主投海就义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对子女的民族荣辱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们长大出国后,梁启超便以书信的形式继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1898年到1928年间,梁启超共写了2000多封家书,除百余封写给夫人以外,其余完全是写给儿女们。1924年—1928年,梁启超把几个大的子女都送往国外学习,他通过大量的书信与儿女们讨论国家大事,鼓励子女勤奋好学,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将来有一技之长报效祖国。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从小就培育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强国之志。

  二、成才回报祖国是爱国教育的核心

  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梁启超更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送孩子出国留学,学成后回国做什么都有周到细致的考虑。他坚持要梁思成在美国学习结束后,再到欧洲学习一年然后回国,回国后又建议他到最需要人才的东北大学去工作。他同意梁思永的意见,在美国学习考古期间,回国一年进行实践,之后继续出国留学,这样边学边实践可以将国外全新的考古方法运用到中国。他建议梁思庄学生物或图书馆学,回国后和梁思永一起充当他的助手。他要梁思忠在美国陆军学校学完后,回国入黄埔军校。

  他们兄弟姐妹抗战期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梁思成得了脊椎病,夫人林徽因也得了严重的肺病。但面对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高薪聘请,梁思成的回答是:“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不能离开他,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梁思永在患有严重肺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坚持考古研究,一直到解放后,在病床上领导科学院考古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女儿梁思庄早年丧夫,独自一人抚养幼女,太平洋战争后历尽艰辛辗转到燕山大学工作,解放后一直为祖国的图书馆事业奋斗,直到卧床不起。

  梁思达抗战时期在四川矮小的茅草屋里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抗战胜利。解放前夕,在大陆,一直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

  梁思懿和梁思礼姐弟俩,四十年代刚到美国就发生了太平洋战争,整整八年和家人失去联系。当他们闻听新中国要成立时,兴奋地同船回到祖国,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共同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而献身。 梁思宁非常年轻时就投身革命,是全家参加革命工作最早的人。

  可见,梁启超对孩子们的一切要求都离不开报效祖国。九个子女中,先后有七个曾到国外留学,但没有一个人留在国外,没有贪图西方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而是义无反顾地学成回国。

  三、言传身教培养子女爱国情操

  梁启超一生历经坎坷,但他的爱国之心一生从未动摇过。其爱国精神和报国思想也对子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梁启超三次进入政界又三次退出政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子女,不希望子女们做官,不希望子女与政界有太多的瓜葛。1913年在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写到:“日来以入党之故,政界风潮渐作,吾生平不知用权谋,今卷入漩涡中,将来成败未可知,亦惟一步作一步耳。”这些思想观念无疑会带给孩子们一些政治上的感悟。所以上学期间的梁思成就被称为清华学校“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进城宣传时,梁思成曾和一百三十多人一同被反动军警拘禁在北大法科大院内。期间,梁思成带头坚持斗争,声称“政府不派人来谢罪,誓不出法科一步。”直至迫使军阀政府派参议前来当众道歉。最后,在“义勇军”和部队的护送下凯旋回校,途径总统府,梁思成大呼“中华万岁”,声动天地,学校教师和学生一百多人排立门口迎接,掌声雷鸣……

  梁思忠在美国留学时政治热情也很高,进入军事院校后表示想加入政治团体,梁启超不无担心,在1926年12月写给梁思忠的信中表示:“你既学政治,那么进什么团体是免不了的。我一切不干涉你,但愿意你十分谨慎,须几经考量后方可加入。在加入前先把情形告诉我,我也可以做你的顾问。”

  放弃早年的政治抱负,从学术中寻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也许是梁启超在当时黑暗社会中的无奈选择,他没有把子女引向追求政治功利的道路,他不赞成因政治兴趣而荒废了学业,认为“学问”不一定是为了政治,而“政治”则需要“学问”做基础。他反对青年从政,不是主张对政治懵然无知,更不是对国家前途命运不闻不问,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学问学够了,才有能力报效祖国和改造世界。梁启超教育子女要树立政治意识,要有政治判断能力,但不必从政,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回报社会的思想。梁启超正是这样言传身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又是这样教育子女的。梁家儿女的发展道路及突出成就很好的印证了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及精神的传承。

  总之,在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中,爱国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梁启超毕其一生,身体力行,谆谆教诲,成就了子女们品学兼优、成才报国的良好品行,其爱国教育的思想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鲍风著.梁启超改良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2]梁启超著.林洙编.梁启超家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郭长久著.梁启超与饮冰室[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浅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爱国主义教育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梁启超女权思想探析04-26

邹韬奋体育思想探析论文05-02

浅析精益思想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论文04-28

浅析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论文05-02

浅析《太平经》中的治国思想04-26

浅析歌唱中的呼吸论文05-0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探析论文05-02

浅析《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04-29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想教育论文05-02

教学中的知识管理浅析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