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机械工程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从“中国制造2025”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转变的角度出发,提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能力素质新要求。分析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标准、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从培养目标定制、能力素质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校企协同育人以及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六个方面,探索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改革举措与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已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共同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生产方式的信息驱动要求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3]。如何明确新时期专业学位究生培养标准的发展方向,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难题之一。
一、“中国制造2025”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全球化升级,许多发达国家实施了有效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规划,将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视为重要突破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层面上走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前面[4-5]。“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生产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面向工程、侧重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定位
“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提出推进了我国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具备工程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迫。然而,机械工程行业现有工程师几乎都是通过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二次培养而来,加之我国企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培养效率和规模都非常有限,尤其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规划领域人才的匹配性较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工程与职业,彰显高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区域产业特色,突出扎实的机械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某一领域内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担负行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优良职业素养,有效缓解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
(二)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工程领域实践背景
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发展主题,仅仅掌握机械学科以内的专业知识和行业技术的人才,很难适应现代制造业多领域技术交叉成为常态的知识需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制造业信息化、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热点技术的融入,注重创新思维、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形成“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工程领域实践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由“学科知识导向”向“工程需求导向”转变。
(三)跨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力
新时期现代制造业领域涉及的工程项目开发和产品设计越来越注重创新元素,因此跨界创新是“中国制造2025”引领的产业变革的关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博而广的知识是一切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源泉,是变构思为现实的基础,要针对与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必备知识,进行有目的性、有组织性地强化;第二,创新思维是“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教学实践中要充分体现工程项目和产品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性。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不简单是“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应该是创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体。
二、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现存问题的分析
(一)培养标准尚不明确、培养方案与学术型趋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侧重于工程应用,其目标是向行业企业输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很多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学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投入不足,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相对滞后。部分高校为应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直接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简化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此外,课程设置中缺乏实践性,未能彰显面向工程应用的专业特色,致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理论教学方面不如学术学位研究生全面,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又未得到实质性的兑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初衷相差甚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四不像”尴尬局面。
(二)企业参与度不高、实践能力提升流于形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开设与培养标准相匹配的实践教育,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渠道[6]。由于我国研究生高等教育现有体制的局限性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等原因,虽然从政府产学研激励政策、校企共同申报项目数量等方面来看,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非常丰富,但校企合作仍然面临渠道单一、不稳定因素多、流于形式等困境。究其原因:一是高校与企业两者的利益驱动差异化严重,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期望集中在研究生培养经费、共同申报项目等方面,将企业视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一部分,并没有切身为企业的发展转型考虑,企业不会让研究生接触自身的核心技术;二是企业实际用于生产制造的工艺技术较为成熟,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创新课题和研发需求较少;三是企业对于实践基地的人员和经费投入有限,具有行业资深经历的高级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研究生指导经验,且大部分高级技术人员都兼任管理岗位,从经验、时间和精力三方面来看企业导师非常容易流于形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将更难以实现。
(三)导师队伍配置不足、评审机制不合理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的提高,应用型导师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又较难提升,很多学术型导师临时兼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人才培养思路和培养模式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并未体现培养目标中所要求的工程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尽管教育部早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各科研院也积极响应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工作[7]。但校外导师所享受的工资待遇仍然主要来自于任职企业,自身的工作压力和岗位职责相比于高校教师较为繁重,指导研究生的时间不能保证,因此经验和时间双重合格的校外导师数量同样非常有限,最终研究生主要还是依靠校内导师指导,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很难从“理论”走向“现实”。
三、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构与措施
(一)制订“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的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要掌握机械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智能制造、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交叉学科的知识。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强国战略背景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归纳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特征。通过指导研究生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完成某一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交叉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注重专业能力、突出应用创新”的能力素质体系
紧依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型定位,分析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理论基础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要求,细分能力素质组成要素,突出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制造业的智能化和个性化转变,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对新技术、新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快,工程问题的跨界融合创新、多元集成创新将成为主流趋势,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挖掘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潜能。
(三)优化“两化融合、技能优先、面向工程案例”的研究生课程内容
依托与校企合作共建的合作平台,围绕与制造业信息化相关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工程技术、生产工艺和实际工程问题等,实施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品生命全周期的研究生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内容中要拓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的应用范围,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开发性,多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组织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导师,编写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教学的特色教材。课程内容设置要围绕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区域产业需求,以职业为导向,让更多的行业企业参与进来,共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课程内容。
(四)整合“产教融合、虚实相长”的实践教学资源
深入开展产教融合,面向企业开放办学,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实践资源融入研究生培养,共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共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推进“科技副总”和“产业教授”等政策,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联合培养模式。我校以与西门子公司深度合作办学为重点,将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需求实时反馈到教学理念中,以协同项目为载体,按照产品设计制造、工业生产管理等智能制造全流程,建设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全流程实践教学体系。
(五)实施“项目绑定、校企协同培养”的育人模式
校企之间建立的有效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关键,积极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得培养模式,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得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度,拓宽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度沟通的渠道,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根据合作项目的需求和研究生培养目标,共同制定符合研究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计划,明确研究生阶段化学习目标、课题及论文的完成进度。企业可以通过双向选择,选拔对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比较感兴趣的研究生,毕业后优先考虑为合作企业服务,通过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现双方的“共存共赢”。
(六)完善“多元评价、以用为主”的教育评价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研究生—高校—企业”三者之间互动的有机整体,如何衡量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注重专业能力、突出应用创新”的能力素质要求,则需要一个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充分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自身特色,突出以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评价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为重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建立社会、企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优化和改革,推动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1):60-63.
[2]别敦荣,易梦春,李家新.“十三五”时期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6,(1):83-90.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6).
[4]范冬清.美国专业硕士培养现状、特征及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16,(10):65-70.
[5]王文科.中、英两国专业硕士教育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6):69-73.
[6]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3-136.
[7]曹二磊,张立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问题研究[J].教育探索,2015,(8):75-78.
【机械工程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04-30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04-30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5-02
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词(精选13篇)01-25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的论文04-27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05-02
本刊主办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04-28
直面现实需求 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