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的几点思考论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的学科教学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很多学校开展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应用。经过多次参与和听取实验研究公开课,我发现在实际的整合研究教学过程中,不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问题,认真思考,势必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程。
一、对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优势互补的思考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虽然教学手段变了,但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没有改变。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从而使课堂讲授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当然,这决不是幻灯、投影、录像片和黑板的电子化的再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在教案设计、备课方法、上课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学手段,但绝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完全放弃。在实际教学中我发有这样的现象:
(1)变“人灌”为“机灌”。
教师整堂课全部应用课件进行演示,教材中所有的内容全部用课件展示(包括教材中的练习题),课件设计制作的面面俱到,授课中教师没有板书内容,学生也不用看教材,完全是计算机在授课,教师只一个操作员,学生好象是看“动画片”的观众。这样的课件只能算作是“书本搬家”或多媒体演示片,这是对信息技术做为教学辅助工具理解和应用上的误区。首先,课件应该是为突破重点、难点而设计制作的,完全不必面面俱到,制作时要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巧妙的方式将教学思想、风格、方法融入其中,防止在不恰当或不合适地方出现媒体冗余或堆积,进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其次,不应该摒弃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如板书、板演、教具演示、学具实验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应该继承发扬,并使其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得到发展;再有,就是要立足教材进行教学,不要总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捆绑在课件设计的既定流程上,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材,要建立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理念。
(2)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无论什么教学内容,任何课题,只要应用了多媒体,就可以立竿见影,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是随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而整合的,其作用得到了广大学校和教师的肯定。但由此而来,一些学校和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只要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甚至认为,一节课如果不应用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不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时髦。事实上,现代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作指导,这是首要的因素。其次,要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富于生命力的学生,因此教学中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作用是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多媒体课件,现阶段仍然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才称之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是主流。黑板和粉笔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一方面,由于设备和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每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可能还不太现实。其次,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黑板粉笔仍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宜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能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要再用多媒体方式去解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在整合中,对教师素质提高的思考
在学科整合中,应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师观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传统观念的革新。因而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观念、知识、技能等的培训;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最近发展趋势的培训;而在培训提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专业(学科)水平均衡问题
在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信息水平与教师的专业(学科)水平发展不均衡,也就是说,有的老师技术好,学科底蕴却不深,这样在整合中就会重技术轻学科,整合无法向深层次发展;有的老师学科底蕴很深厚,但信息技术水平却很差,这样在整合中就无法自如地运用技术解决学科问题,也不知道运用怎样的技术能更好地促进整合。而这两个方面往往是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的积累沉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以学科底蕴深厚的老师为主,帮助其他教师充分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并设计制定出教学方案;以对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老师为辅,在充分理解教学方案的同时,研究解决如何用多媒体的方式解决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在这样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使知识与技术有机结合,为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进一步整合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我校的省级公开课《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在初期设计时,用教具进行演示,很多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也能围成三角形”,并且有的学生还用自己的学具摆出了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对这个难点问题授课教师设计了用课件解决问题的方案,但由于对三根小棒要求的精度较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用普通课件制作方法很难做到,于是我选择了用Fireworks8.0来画这三个小棒,并用其中的滤镜使小棒产生立体效果,两端尖锐化,来体现端点连接,再将其导入到Flash8.0中,用它们制作围三角形的动画过程,使这一教学难点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这名老师观察学习了Flash8.0制作课件的全过程,学到了制作课件的技巧,因此在2007年全市骨干教师课件制作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通过这次课件的制作,也加深了我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理解,为今后解决这类问题找到设计制作的方法。
(2)对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再培训问题
教师在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后,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个时候更需要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支持和辅导,只有让教师持续不断的得到帮助,才会促进快速发展,使其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信息技术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它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如大多数教师制作课件经常使用的Office组件就从最初培训的Office97升级到现在Office2007版,中间经历了2000、2002、XP、2003等不同版本的升级,特别是2006年发布的Office2007更是在界面和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为课件的开发提供了更快捷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可是有很多教师由于不太习惯它的智能菜单,不但没有使用上新功能,反而在使用原有功能上也是捉襟见肘,为此有部分教师为图一时之快,放弃了新版软件的使用,继续使用旧版。这种技术学习上的“原地踏步”,在其它信息技术升级过程中,也时有发生,如果长此发展下去,势必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入进行。我们应该紧密观注新技术的发展,在适当时候对教师信息技术进行再培训;要根据技术升级情况确定培训方案,如果升级比较平稳的,可以给出指导性方案,用校本培训方式来完成;如果升级的陡度较大(如Flash8.0升级到Flash CS变化就非常大),应由上级主管培训部门进行一次有计划的全面培训。
三、对校本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过程中,不少学校涌现出很多成功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分散存放在学校各个计算机之中,有的就保存在教师个人的手中,有的虽然经过整理收集,但由于系统的共享性不强,成为一个个被遗忘的“角落”。优秀教学资源不能充分的共享,同样也会阻碍整合的发展,怎样共享和利用这部分优秀资源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1)建立学校自己的网站
以网络为依托,把资源上传至网络中,与大家一起共享优秀资源。这是目前最好的共享方式,但技术含量较高,维护管理的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2)在校园网中共享
如果没有建立网站的条件,也可在校园网中共享,当然这种共享不应该是一种分散式的,应该是集中管理式的共享。在校园网中建立专用共享服务器,把所有资源上传到这个服务器上集中共享和管理;这个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一定要采用服务器版,如Windows NT、Windows2000Server、Windows2003Server等,尽量不要使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因为它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做服器,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同时连接数不能超过10个,而影响共享资源的访问。这种共享方式目前来看比较实用,其管理维护的成本相对较低。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围绕教学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宗旨,防止单纯的应用。而做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锋----教师,更应该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去,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05-01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论文05-01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的学科论文04-27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学科论文04-27
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论文04-27
思考与整合论文(精选8篇)05-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点缺失05-01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04-30
对厌学现象的几点思考论文05-02
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