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需求引领之下的分工发展论文
分工理论中似乎也对私有权的问题不够重视。事实上,在不同私有权者之间的分工并不一定能造成效率的提高,比如农民和工人。如果都是私有权者,农民将占有绝对的控制交易权力,可以将交易价格推至价格区间的对方低限上,因为农民可以不使用机器,但是工人不可能不吃粮。这种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的分工,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大脑之间的分工。当事情在两个所有者之间进行的时候,就有一个所有权问题存在,也就是说有交易存在,那么就会产生交易费用。
而企业内部的分工问题就不涉及到私有权问题,它是在一个所有者领地之内进行的分工。员工的劳动服务在企业内部的安排,实际上是厂商对自己以及购买的劳动的使用,是在使用他自己的东西。这种分工就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手和脚之间的分工一样,都隶属于大脑指挥。是一个大脑对自己所属工具的分类使用。由于不涉及到私有权问题,因此也就没有交易和交易费用。
事实证明,两个“脑袋”之间的分工由于强调了私有权的不可侵犯性从而导致的是制约作用的扩大;而两个手的分工才会导致效率的提高。其中原因就是信息传递问题和权力制衡的存在。一个脑袋没有信息传递的障碍和信息衰减问题,而两个脑袋就存在这个问题。脑袋越多,信息传递层次越多,失真和衰减就越严重。
以此看来,平行的扁平管理结构并不见得像现代管理学中所认为的那样,比垂直领导的效率高。在垂直结构当中,上级对下级的指挥是权威的、绝对的,信息的接收和执行是绝对的,下级不具有是否接收和执行的考虑选择权力;而在扁平的结构当中,相互之间不具有上下级关系,形成权力制衡从而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虽然生产规模扩大不一定导致分工进行,而市场规模的确限制了分工。但是,人们往往注意市场规模的总体无限扩展性,而忽略了市场规模的微观结构方面。事实上,这种忽略仅仅是经济学理论方面的,而时时刻刻紧盯着需求变化的制造业厂商早已注意到了这种趋势。我的一个同学国内在某大汽车厂的总装线上当生产部经理,他最近忙活的事情就是建立一条柔性装配线,这条装配线上同时组装的不是单一型号的汽车,而是许多种不同型号、颜色的汽车同时在装配,这样一来,如何组织生产解决物流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汽车业为何要进行这种工艺改造?当然是市场需求使然。人们的非必要需求是五花八门的,而且在强调人性自由和个性的今天,人们有意识地在避免雷同消费而要彰显自己的特点。在衣食无忧的时候人们更是如此。这种追求个性的消费趋势当然是在衣食无忧的时候的表现,既然衣食无忧了,为了张扬个性,自然就对价格的容忍力更好,不再一味追求价廉了。比如名人到时装店里定制服装。这就和以降低价格来扩展有效需求规模的思路完全不同了。
当自行车还是“三大件”之一的时候,全中国的自行车几乎是一个款式和统一的黑色外观,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就有不同造型尤其是不同颜色的自行车开始上市了。我在八十年代自行车行业的一次涂装专业会议上提出自行车整车厂要搞“柔性涂装线”,指出自行车行业的未来是“得涂装者得天下”,还因此获得了这次会议的论文一等奖。而今,遍布全国的自行车总装厂都自设涂装线,而且涂装线几乎都是柔性化的工艺配置了。说穿了,所谓“柔性涂装”就是将传统但灵活的手工喷涂作为主要的工序纳入涂装流水线中。
这个消费社会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个性需求逐渐取代单一雷同消费。这种消费微观状态变化的结果即大的订单日益减少而变成一个订单包含的品种迅速增加,就是工厂开始改造单一高速生产线而改建柔性的生产线了。工厂为接收小订单而进行的努力导致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变成单机生产甚至手工生产。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商店里讲糖卖一块儿布卖一尺针卖一根,但是那都是相同的东西的分割,而今竞争使得厂商对独一无二的消费需求也开始注意了。深圳一家外资厂做一种印有NFL(美国橄榄球协会)标志的便携旅游产品,有时一个一万多件产品的订单上面就有几百个不同的品种,最多的一千多件,少的仅仅1件。其使用的原料颜色、配印的logo都各不相同,当然内外包装也不相同。而下游的合作厂家如印刷厂、纸箱厂、布料厂等等也都不得不跟随这个极其零杂的订单一块行动。
分工的目的当然是提高效率。所谓效率可以简单理解为生产效率,但是,要不要这个生产效率取决于市场容量,厂商当然不希望产品高效生产出来而高效地积压在自己的仓库里。这就是说,分工即便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效率,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一定的市场规模。现在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工厂工艺分工的思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不再具有任凭分工发展的市场存在,市场细分可能变得越来越小,尽管宏观的市场规模在扩大。
需求多样化带来的市场规模的这种运动方式,使得中小企业有了生存的理由和空间。这就和前面所说的最终趋向垄断生产完全项背了。由于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一些产品并不需要庞大的生产线,一些订单仅仅可以满足小型的生产设备的开工而无法达到大规模流水线开工的最低起点。因此,上面提到的柔性生产工艺就得到日益发展。比如,小型的手动、半自动或自动印刷机,可以承接小批量的印刷品订单,而进口的大型四色印刷机却望“小”兴叹;再比如,电脑控制的自动刺绣设备,可以搬进民房进行单机作业,专门承接某些客户的小批量订单;又比如,由于新产品开发呈现爆炸性趋势,各种各样的打板房应运而生,专门照单制作样品;高档服装行业几乎都是柔性生产,面向单一的客户制作独一无二的产品;一些家具产品也是按照客户特殊要求进行加工,根本谈不上批量;中餐酒店里的饭菜加工,尽管厨具现代化程度很高如用电冰箱煤气灶微波炉等等,但是依然无法丢弃传统的一厨一勺的操作方式……
必要需求多属于本能性的,大家自然差异不大,谈不上多少个性。但是非必要的需求却是彰显个性的最好手段,突出自己避免雷同,是现代人追求个性自由的表现。人性向着日益自由的方向发展,必然要表现在非必要需求的多样性方面。
因此,分工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方向和无限度的,而是反复和有限度的。如果认为以往的分工和信息不对称有关的话,那么,就日常产品的制造技术来说,个人的信息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是在日益增强,彼此之间的水平差异是在日益缩小,也就是说个人可以跨越不同工种的能力在日益增强,这样就表现出不同工种在同一个劳动者身上的集成,出现“反分工”现象,一个人就是一个多工艺的加工中心,从设计产品到自己动手进行全程制造。
需求多样化对制造业的这种深刻影响和对中小企业生产空间的拓展,就使得我们前面提到的垄断趋势得到遏制,因为垄断是大资本行为,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制造不需要庞大的规模。因此,考虑分工和市场规模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总的市场规模和具体的市场结构,不能将市场的总体扩大(需求序列增长、总交易金额增加)看作是单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故而,既有一天录制几十万张的光盘生产线,也有只烧制一个碟片的烧碟店存在。
当然,大规模生产依然具有自己的优势和适应领域,毕竟小规模生产的费用较高,而厂商总是力图减少费用的。比如制造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尽管考虑到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但是尽量将产品设计成积木式结构,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部件标准化,而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方式形成款式不同的产品,既满足了消费的多样性,又照顾了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再比如各种连接件如螺钉螺帽铆钉轴承弹簧电子元件集成芯片等等都可以保持其大规模生产形式。
如果大家对工业产品制造不熟悉,可以留意一下街头的小面馆,有时候你可能发现,店家会有意识拖延你的一碗馄饨,他只不过是希望还有一位要吃馄饨的客人好两碗一块煮。
这种两碗馄饨一起煮的做法,在工业技术上叫做“加工中心”,所谓加工中心,就是同一种工艺的集中布局,是按照工艺种类的横向分割思想设厂,而不是按照产品种类纵向分割思想设厂。这些“加工中心”式企业,目标瞄准的不是某一种产品而是所有产品当中需要的某一种工艺。比如印刷厂,它不是书本商品的生产企业,一切需要印刷的东西它都可以考虑;比如电镀厂,它什么产品都愿意镀,只要电镀槽可以通过;比如焊接修理铺,任何需要焊接的东西都可以找他;比如缝纫铺,它不光是制造某一款服装的……
就这种情况来说,某一个工艺技术可以作为一个行业从传统的以商品为中心的企业当中分离出来,的确是依赖于市场规模的。也正因为如此,大规模生产某一产品的企业,由于自身产量规模庞大,任何一个工序的生产量都足以支持建立一个“加工中心”,因此,就会自己建立归属自己所有的加工中心——“车间”。只有达到一定产量规模的制造企业,才会建立自己的加工中心“车间”。一个大的制造企业就是由一系列所有权归属老板一人的“加工中心”组成的。而单独私有权的加工中心,面对的是产量不足以、或者无能力建立自己的加工中心的中小“散客”。
服务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这已是共识。劳动就是一种服务,而劳动需要技能,或者说,劳动服务提供的就是一种技术。由企业内部的“车间”到独立产权的“加工中心”,其实就是将工艺技术当作一种服务商品进行开发的思路。“加工中心”式企业之所以可以办起来,当然是作为商品的技术要有市场才行,而不足以或无能力建立自己“车间”的生产者就是这个市场。
有时,技术形态本身也被商品化了。比如是机械化生产还是手工生产,已经不是人们单独从效率上考量的问题了,而是从文化蕴涵上考虑的对象了。一项技术的发展,如果仅仅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泯灭的是传统手艺的文化蕴涵,可能就不会得到普及。
我在粮票还流通的年代路过北京,那时北京的餐馆还是寥若星辰,一日只卖三餐过时不候。在北京站西北角对面有一个餐馆,门口放着牌子上书“机制水饺”,包饺子的机器就架在大锅的边上,现包现煮现卖,食客排着长队,座位都要排队等候。当时,这种机器包制的饺子还是少见,看着自己前面的长队就想,以后的人们可能再也不需要麻烦一个个手工包饺子了,用机器就可以了,如果是人手包饺子,该等到何时才能吃上啊。但是,现在卖饺子的餐馆,几乎全都声明自己的水饺是“手工制作”。有些饺子店,包饺子的师傅沿着大案板站了十几个,店家也不去考虑买一台包饺子机——卖的就是手艺。
此类例子大家还熟悉的如手表,瑞士的手工制造的机械表不仅没有消失和为计时更精准的石英表替代,而且还越卖越好。许多商品,标榜传统工艺、祖传工艺、民间手艺等等已经成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时代里商家一个推销策略了,庞大的工艺品市场尤其如此。
无论生产方式及分工如何发展,我们都应该知道,引领其方向的是人们的需求,必要需求保障的日益增强和以此为基础展开的色彩缤纷的非必要需求,就决定了生产方式和分工的发展。
在这个帖子结束的时候赠送一个从一位小朋友那儿听来的故事,或许可以给经济学人思考分工、效率、规模这个系列问题带来一点思考的启迪:
一个美国人到非洲某部落里采购民间工艺制品,看中了一个土著人手工编制的草垫,便开始和土著人谈价格。美国人问一个多少钱,土著人给出价格。美国人问一百个多少钱?土著人还说是那个价格。美国人问壹千个多少钱?土著人还是老价格。美国人不满地说我要一万个,这么多量你就不能便宜一些?土著人出乎意料地说“不做”。美国人费解地问:为什么?土著人恼怒地回答说:编一个都够烦人了,编一万个还不把人烦死?你来编一万个试试?我不涨价就行了,还要降价?
【需求引领之下的分工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发展思考论文05-02
论以国家能源发展需求为导向论文05-02
信息化教学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05-02
环境立市引领杭州发展04-27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及实施建议论文05-03
区域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影响论文05-02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04-29
战略引领多元化发展04-29
未来我国区域分工的发展趋势04-28
校长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与未来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