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时间:2023-05-01 02:06: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张素平(1963.2-),女,山西晋中人。198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语文高级讲师。现任长治市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师,长治市政协委员。

【摘要】宋朝诗人特殊的梅花情结,与宋王朝特殊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积贫积弱,外强凌辱,正直的文人生活在外忧内患之中,面对统治者的纸醉金迷,无可奈何,只好从坚贞不屈、孤傲自洁的梅花身上,寻求心灵的慰籍,引梅花为知己同道,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胸中的愤懑。

【关键词】宋朝诗人;梅花情结;坚贞;抒怀咏志;洁身自好;知己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梅花清逸,凌寒香远,格高韵胜,历来受人颇多眷爱,由赏梅、种梅而到痴梅、咏梅,诗、词、文、画,自古佳构不绝,文人雅士,更是以梅自况,人品梅品,交融一体。尤其到了宋朝,恋梅之风尤炽,历来有“唐人尚牡丹,宋人偏梅花”之谓。宋朝诗人特殊的梅花情结,源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情怀。一种时代风尚的形成,总会有其社会根源。他们对梅花的偏爱,看似时尚,实则折射出宋王朝的社会现实。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开国伊始,外强凌辱,国土流失;南迁之后,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而是纸醉金迷,苟且偷生。长期生活在内忧外患中的正直敏感诗人,便从坚贞不屈、孤傲自洁的梅花身上,寻求心灵的慰籍,对梅花由心仪到钦佩,并把她视为抒怀咏志的最佳对象,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洁身自好,摇落而不失芳香。许多文人志士宁当亡宋遗民,也不愿委身仕元。正是因为有这样多难多变的社会背景,宋代诗人才生出了化不开的梅花情结。

几回魂梦与君同

宋朝诗人内敛沉思,喜欢梅花的平淡含蓄、清奇孤幽,其爱梅的程度,可谓入骨入髓。梅花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物化,诗人则是梅花的精神灵魂,物我为一,浑融一体。胡铨《临江仙》云“我与梅花真莫逆”,何梦桂《水龙吟》云“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景元启《殿前欢》云“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他们在梅花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找到了寄托。杜来曾向赵师秀请教作诗之道,赵师秀说:“你现去饱吃几斗梅花,胸次玲珑,自能作诗。”不知杜来饱吃了几斗梅花,然后写出绝句《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刘翰因此助兴说:“小窗细嚼梅花蕊,写出新诗句句香”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两宋以来的诗坛所倾倒,成了遗响千古的梅花绝唱,以致于“疏影”、“暗香”二词还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南宋诗人王十朋甚至断言:“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侍才。”何以反响如此之大呢?盖因以“疏影”、“暗香”写梅,形神兼备,曲尽梅之风姿;又以水、月陪衬,更能凸现梅花耐孤寂寒冷,不趋时附势的高贵品格。其作者乃众所周知的那位卜居西湖的梅花痴人林和靖处士,他一生未娶,在西子湖畔,种梅满坡,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亡后,奇迹出现,梅枯鹤死。人与梅相濡以沫到如此地步,亘古恐怕仅此一人。

欧阳修的梅花情缘令人动容,《和对雪忆梅花》诗云:“忆花对雪晨起坐,清诗宝铁裁琅玕”。诗人客居北地,每到雪虐风号的隆冬时节,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令人痴迷的雪中香梅。滁州醉翁亭,是诗人流连忘情之所在,亭上楹联是:

“愿将山色供生佛,修得梅花伴醉翁”,被视为爱梅爱到最深处,竟然愿意以大好河山供奉佛祖,祈得与梅花长相厮守。

南宋陆游爱梅,也是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他的《梅花绝句三首》,将梅花写绝:“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为了看那遍满山中的梅花,愿将自己化身万千,每棵梅花树下都有一个“自己”! 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更有那首醉倒古今的梅花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花的劲节自比,即使委顿尘泥,也不矢高洁芬芳本色。那一枝驿外孤梅早已定格为诗人高标逸韵的个人形象,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诗人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的嫉妒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令人感佩。

苏东坡对梅花的专情与执着,丝毫不逊于陆游。在《定风波·红梅》中,以神来之笔写出了红梅的“风流标格”:“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枝。”是说即使红梅偶露红妆,光采照人,但仍然保留着斗雪凌霜的孤傲瘦劲的本性。这实际上是词人自我品格的生动写照。梅花成了诗人精神情感的化身,被赋予了人的品格。贬谪黄州途中,诗人写下了《梅花二首》:“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写梅花生于深幽谷底,开于“草棘”之间,尽管明亮鲜艳却无人赏识,自开自落,开得无聊,落得忧愁。此时的苏轼刚刚从“乌台诗案”的梦魇中走出,内心失落、苦闷,没有人能够理解,就像眼前的梅花一样。高洁美艳的梅花和周围的杂草荆棘形成鲜明的对比,奇清孤幽,“出污泥而不染”,就像诗人一样。

陈亮和辛弃疾,都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志士,有共同的政治抱负,也都爱以梅花的标格比拟自己。陈亮《浪淘沙·梅》一词中有“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之句,以梅花的清幽高洁自比,墙外红尘不染,暗香透骨凌然。辛弃疾《临江仙-探梅》喟叹梅花“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以梅花冰肌玉骨的仪态自许,无媚时附俗之品,有冰清玉洁之格。

南宋谢枋得《武夷山中》诗云:“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以深山中梅花高洁超尘的形象,象征诗人不随俗浮沉的高尚品质,南宋灭亡后,元朝屡招谢枋得出仕,他坚辞不应,在被强制送往元大都后,坚贞不屈,绝食而死,用生命捍卫了如梅花一样高洁坚贞的品格。   文载道,诗言志,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少宋代文人却因此而惨遭不幸。轰动一时的“落梅诗案”就是令人深感酸楚的一例。南宋刘克庄所写的《落梅》诗,因其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言官李知孝等人指控为“讪谤当国”,一再被黜,坐废十年。诗人对此深感不平,他后来写了“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等诗词,强烈地发泄了他那难以抑制的愤懑。这位正直孤高的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反而从此更饱含深情地咏梅,以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所写咏梅诗词达130余首,痛快淋漓地展露了他的铮铮铁骨和高洁品格。

一生知己是梅花

宋朝诗人习惯把梅花作为对人的思念的对象。苏东坡《西江月·梅》云:“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词中的梅花,就是苏轼爱妾朝云的化身,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咏人的乐章。全词纯用拟人手法,让人觉得此梅或是人的“物化”。宋人惠洪《冷斋夜话》云,“其寓意为朝云作也”,王楙《野客丛书》也说:“东坡在惠州,有梅词《西江月》……盖悼朝云而作。” 朝云是苏轼生命中的一个特殊的女人,娇美玲珑,兰质慧心,陪伴诗人晚年凄凉岁月,不离不弃,被诗人认为红颜知己。把梅花比拟朝云,可见朝云人品高洁,亦可见梅花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再看李清照眼中的梅花:“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词人早上起来,烧残的沉香时断时续,玉炉浸透了寒气,整个人没有丝毫的好情绪。笛声初起,梅花乍放,春天虽然来临了,却有多少幽恨!风雨萧萧,人去楼空,无奈中折下一枝梅花,想寄给所怀念的人。但是天上人间,知己已去,折得梅花,却没人堪寄。字里行间透着痛失知己的凄楚与无奈。

陆游一生爱梅,至老不衰。笔底纸上,惜梅之情,涓涓而出。不仅以梅自比,也把梅花当作他珍爱一生的唐婉的物化。诗人75岁高龄时,又去沈园,睹物思人,梅花照眼,却不见了玉人。一时相思横绝,写下绝句两首: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与其说他爱梅,不若说他无法忘记沈园,无法抚平痛失爱妻的内心隐痛,无法消除对唐婉愈老弥坚的深情。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场所,也是他伤心的地方。他想着沈园,想着那次在沈园与唐婉的邂逅,无法忘怀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态、无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样。沈园的梅花,成了他对唐婉思念的寄托,见梅犹如见人。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而陆游对唐婉的思念却从未改变。在诗人八十五岁那年的一个春日,忽然感觉到身心爽适、轻快无比,本来准备上山采药,因为体力不允许就折往沈园,此时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陆游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晏几道也是酷爱梅花之人,借落梅感时伤怀,“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借梅花寄相思,一阕《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咏梅忆人,泪湿衣襟,在阳光与雪花之间,梅花是孤独的,看花之人也是孤独的,“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这个时候,不由不想起身在远方的爱人,想起那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时眼前的梅花,分明就是爱人的化身,诗人将满腹情思,寄予梅花,暂时化解了郁结心头的相思愁绪。

陈师道《卜算子 送梅花与赵使君》:“绣幕罩梅花,莫放清香透。鉴里朱颜岁岁移,只道花依旧。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诗人一连写了四阕《卜算子 送梅花与赵使君》,将对朋友的真情厚爱,寄予梅花。手中梅花轻奇瘦绝,应是诗人知己,为伊消得衣带渐宽,面容憔悴,直到人与梅花两难分的地步。

宋朝诗人就是这样,将眼中梅花,秀出笔底梅花,映衬心头梅花,花格人品,连诗人自己也难以分辨清楚。正如元朝画家王冕所言:“人与梅花一样清。”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宋诗选注》.

[2]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

[3]上疆村民《宋词》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相关文章:

为有文本活水来04-28

为有暗香来作文700字(精选22篇)11-22

绿化用丁香暗香拂面来04-30

为有暗香来 天香读后感(二)04-28

有暗香盈袖作文07-07

暗香的作文08-07

暗香的作文05-28

以雪为话题的作文02-28

以雪为题的作文03-03

以雪为话题作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