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教学论文 推荐度:
- 地理教学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地理教学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教学论文1
随着GIS应用逐步产业化和社会化,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GIS数据来源多、空间层次多、更新速度快、信息加工深、信息多源头、产品多形式的应用特点,则使得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必然。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更加趋向多样化,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更新异常迅速,地理教育目标不再是掌握和占有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地理观念和地理信息的收集与筛选能力,而GIS恰好符合这一变化。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在加速变化,而我们在进行环境教育时所用的地理数据很多是已经过时,与现实状况不相符的。但GIS具有数据更新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GIS软件工具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土地沙漠化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害之一,它直接破坏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球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8%。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西北地区则成为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区域地理“西北地区荒漠化”这一节的学习中,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它的成因分别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学习,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因此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利用MAPGIS或ARCGIS等GIS软件制作一幅“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示意”图,然后利用示意图讲解形成因素。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土质疏松、土壤沙化,大风天数多和干旱持续时间长等。由于基础数据缺乏,这里只就土壤这一因素进行分析。步骤如下:
(1)收集数据。可以根据所需地图的精度直接在网络中寻找“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和“中国土壤”图。
(2)把“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和“中国土壤”图分布作为两个图层。
(3)将两个图层分别矢量化。提取“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中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的边界作为线文件,对“中国土壤”图也进行处理;提取不同类型土壤的分布区作为区文件并建立起属性数据表,包括土壤类型名称和图例号等。
(4)最后,将两个图层叠置,得到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
二、启示与展望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教师的地理信息技术素养更是直接影响到GIS教学的效果。因此,无论是国家、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为GIS在教学中的普及努力。其次,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
从目前大量的有关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论文来看,大都是应用了GIS的空间性、可视化、动态性以及多维特征辅助演示地理教学中较为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自然地理的演化过程,而涉及到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实例却很少,甚至没有。反观国外的GIS教学,则有很多GIS与学生实践生活尤其是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结合的实例。
不过随着新的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一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观。本次新的课程改革充分借鉴了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育提出了适合未来人才竞争和发展变革的要求,特别是提出了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这为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更为加强GIS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应用的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将被引入到中学的教学中。随着环境教育意识的增强,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手段也逐渐增多,GIS这一以前只有专家和专业人士才能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将为我们的中学地理环境教育所采用,并发挥其应有作用。
地理教学论文2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地理学科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门类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行,为此,我对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其目的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下册城市的区位因素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专题调查:运用所学的城市区位因素知识,分析襄樊市的城市区位因素。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此次研究性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选择专题
向学生征集专题,开始我给学生出了一些备选专题,启发学生自由提出专题,由我筛选后反馈给学生,供学生选择,最后学生提出了“襄樊与西部开发”、“襄樊与南水北调”、“襄樊与旅游开发”等,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决定进行“襄樊与西部开发”的专题研究。
2、指导方法
在专题确定后,组织学生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并进行培训:(1)如何查找资料。(2)如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3)如何做数理统计,并结合案例进行指导,围绕襄樊的区位优势和劣势正确全面地认识西部大开发对襄樊发展的重要意义。
3、设计方案
我指导学生依据本专题的目的,提出了活动方案,汇总和印制《襄樊与西部开发》的提纲并发给学生。
4、分工负责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个人加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互相沟通和合作,在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五组,选定组长,并培训组长。组长将调查任务安排给组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5、收集资料
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调查活动,各组分别负责采访、收集襄樊交通、工农业、科技、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6、分析信息,交流成果
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报告会的形式交流所收集的信息。
地理位置优越襄樊,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最长支流--汉水中游,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宽154公里,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大城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得“中”独厚,区位优势明显,“东瞰吴越、南遮湖广、西带秦蜀、北通宛洛”。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襄樊自古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汉丹、襄渝、焦柳三条铁路在襄樊交汇,襄樊机场和老河口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个城市;汉水全年可通航,通长江到东海。316、207国道穿境而过,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万多公里,汉十、襄荆、许樊、孝襄四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使襄樊的高速公路达到276公里,密度不仅居全国第一,而且超过美国的高速公路密度。“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是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真实写照。
工业农业,基础雄厚襄樊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经济强市,处在十堰至武汉汽车工业带的中心,是东风汽车公司发展重型车、轻型车和小轿车的重要基地,建有全国唯一以汽车冠名的汽车产业开展区及亚洲最大试车场。现已与日本日产、法国标志-雪铁龙等国际著名汽车企业合资,正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内陆的“汽车城”。
襄樊市的农业基础好,全市现有耕地416万公顷,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10大夏粮生产区和2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科技实力,优势明显襄樊是全国“三线”军工企业的重要聚集地,境内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是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城市之一。全市共有科研院所291家,其中国家级研究所4个;高新技术企业78家。
旅游经济,前景广阔襄樊是一座具有2800多年建成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
汉光武帝刘秀就诞生在这里;汉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襄阳隆中寓居10年,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30多回发生在襄樊境内;还有卞和献玉、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张自忠殉国等历史故事千古流传。襄樊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又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养育了宋玉、孟浩然、张继、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市内有古隆中、广德寺、米公祠等7大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全班讨论、交流,大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襄樊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承东启西,得中独厚”的区位优势。中西部结合部,铁路、公路、电力、水运、通讯等基础设施贯通南北、承东连西,优势明显。二是产业比较优势。与西部大部分省、区、市相比,具有工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优势。与东部省、市相比,具有资源开发成本低的优势。三是科教实力优势。科技教育和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发挥襄樊市科教优势,在参与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可以大有作为。四是资源潜力优势。襄樊市水能、林特、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与相邻的西部省、市相比,具有离东部地区更近、交通运输更便捷的开发优势。
7、评价分析
通过对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在专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主动学习”与“会学习”的真正含义;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追寻答案;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启示二: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行修习、自主探索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所以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的领悟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查找资料、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些同学意识到环境、生态破坏带的负面影响,并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在班上提倡不使用一次性饭盒、木筷、节约用水、不随地吐痰、重复利用塑料袋、手娟替代纸巾......
启示三:研究性学习中全员参与,成绩差的同学往往在探究和实践方面找到感觉,提高了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的评价,重视过程,关注体验。
总之,在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研究学习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论文3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式的教学逐渐转变为习得能力的教学。地理教学是研究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连,因此经知识迁移能力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地理;迁移能力;自然学科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性质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囊括了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众多地理知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中地理学科在原有的传统教学讲授知识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一、迁移能力概念阐述
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也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状况是决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这正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一种知识的获得促进其他知识的吸收,从一种技能的掌握牵引出于其他技能的习得。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地理迁移能力获得的重要性
1.初中学生学习的宗旨就是能力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初中学生在学校习得大量知识,实现知识的积累,并不是将知识无限量的填充到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从知识的获取中能获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所谓的“聪明”。具备迁移能力的初中地理学生在问题解决时,会应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并实现地理问题的解决,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能获得知识,实践与理论的相互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实践的成功。2.初中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能促进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地理学科是研究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与人们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比比皆是。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也是习以为常。学生从书本中获得地理知识,帮助他们理解自然,了解人文,解决生活综合问题,并且能将生活中各类与地理有关的实践联系起来,与其他学科并用,服务生活,服务自己,这就是知识习得的迁移能力。比如说高原的气压为何低?气压低跟海拔有关系,高原海拔高,氧气少,空气变淡,气压就减小,此知识点牵涉到众多知识,地理、物理、生物等各科知识的综合,地理知识的迁移能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能让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研究
1.将初中地理知识与实践相连促进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学就是为了用,将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能将新知进一步的理解与吸收。地理教学中学生要想实现知识的迁移就要将知识与实践相连。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的获取、吸收、建构都有重大意义。迁移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是将此领域类的知识能应用到其他领域,同时综合应用多种类型领域的知识,共同理解,共同掌握,最终共同协同解决问题。2.经常练习综合类题目,解决综合型问题。地理知识需要接触大自然,接触人文,去感受,去参与,而教学现状却事与愿违。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在学校、教室,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弥补这一缺陷,要想让学生实现地理知识的迁移,就要经常性的让学生研讨一些关于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的试题,打开思维,也可以借助虚拟的网络环境,用网络的模拟环境代替现实的自然环境。通过此类综合性的试题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也会拓展,迁移能力也会提高。3.精心设计促进知识迁移的情境。学生实践经验少,丰富的知识与娴熟的处理问题技巧能让学生的迁移能力更强。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情境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细致,更全面,问题解决时能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解决问题游刃有余。初中地理教学中,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前提下收获知识迁移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牵涉到地理学科知识的吸收应用,也会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吸收与建构,特别是实践方面、问题解决方面。迁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智力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志,徐秀梅.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相互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3).
[2]王金钊.浅析迁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xx(3):77-78.
[3]王文静.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xx(2):26-29.
[4]干常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J].生物学教学,20xx(7):23-25.
地理教学论文4
【内容摘要】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更新,利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整理高中地理教学重难点,然后让高中生们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继而大大提高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各个高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力求让学生们在身体和心理的成长阶段都能够得到最完善的启蒙教程,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成形,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应该进入更加深刻的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主动探究,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汇总来,继而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主动探究的习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相比,有更多的知识点与内容需要学生们进行记忆,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初中阶段地理教师单向灌输知识教学方式的学生们来说有着诸多弊端,学生们需要发挥主动地位,积极探究思考教材上的知识,做到与课堂同步。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需要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更新,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在课堂上将学生们的作用放置在比较重要的高度上,让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更加活跃地表现自己,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思考的需求,从而利用引导的讲课技巧,需要让学生们也参与到教师的引导中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方式,建立参与式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在遇到难点的时候也能首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动地位,锻炼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参与式地理课程教学效率。在划分探究小组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内部学生们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保证探究小组内部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言机会。教师还需要让小组自组员建立明确的探究目标,按照所设定的探究目标收集相关地理知识材料,并在课下研究学习重点,达到深入探究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主观判断,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们讲解相应的地理知识,还要让学生们具备相应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只有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地理科目的过程中进行主观层面的判断,才能养成最高效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事先对于高中生们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接受能力有所了解,为学生们抛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判断,还需要对于课堂上将要讲解的难度比较高的知识点进行讲课方式的改变,设法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们提供多歌理解角度,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分析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树立起信心,在教师讲课的时候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们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乐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教师可以在让学生们回答问题以后,对学生们提出表扬,比如“说的很棒!”“这个思考角度十分新颖!”等等,让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更善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在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提出疑问,与同学、教师共同探讨,加强课堂上师生合作联系,加强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参与度的同时,也让学生们习惯于根据情况做出独立判断,提升综合素质。
三、创设自由轻松氛围,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
课堂环境对于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有着独立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趣味性,继而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对于课堂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们从兴趣出发,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独特魅力,进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们就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师生互动,为学生们建立轻松、自由的高中地理课堂氛围,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有关课堂的教辅资源,在教学中添加有关地理课堂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结合多媒体资料,围绕地理知识进行思考,然后在播放完有关资料以后,让学生们进行知识点总结,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相关地理知识,养成仔细观察地理现象的良好习惯,在高中生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也能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进行更新,创立参与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相对自由、轻松的学习范围,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交流合作,主动接受地理知识,并能在课下进行自发探究,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地理教学论文5
摘要:在情境中体验地理知识、在情境中增长地理能力,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情境体验意义及创设原则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创设情境、引导情境、深思情境,从而带情境进入生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介入;教学指导
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意识到:情境体验策略使传统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教师能够按照教学内容与课堂实际,并结合学生特点实现情境创设目标,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实际上,情境体验教学使课堂既充实,又精彩。
一、情境体验对高中地理课堂的意义
首先,情境体验能够缓解僵化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素质要求的提升,学生所面临的课业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对此,教师应对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可利用情境体验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进入课堂学习中。其次,情境体验能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以展现,具体表现为:学生可以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增强协作意识;彰显自己的独立个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高中地理课堂情境体验应用原则
1.真实原则真实情境更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利于调动他们的感受,促使其对生活做进一步的体验和探究,从而发现地理新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运用的“真实情境”同我们一直强调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制造的“虚拟情境”并非一对矛盾体,两者可以有效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间的平衡。对于大部分城市的学生来说,当学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时,就不能提出像“请考察你家附近的农业种植情况,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这类的问题,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只能让实际与预期产生更大差异,无法使学生得出理想结论。2.多样原则按照建构主义观点来说,虽然世界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客体对世界的理解却存在差别。理解过程是按照自身思维进行的,是基于自身既有经验而获得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学生在接触高中地理知识时,会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化趋势。地理教师应当对这种个性化趋势加以尊重,用情境创设法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运用多变的课堂交互手段,促进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比如,对于某一地理概念,教师可多设置一些学习起点及学习路径,让学生从不同渠道进入,实现灵活跳转,满足差异化学习需求。有些学生文科思维能力较强,有些学生理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这两部分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文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形象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突出,地理学习热情也普遍偏高,所以,教师可以应用问题情境设置、社会调查等办法;而对于理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采用图像情境创设、实验情境应用等办法。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加以指导,从而搭建起有效的知识输入桥梁。3.新颖原则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对外部的感知一般都会注意到一些陌生信息,因为其刺激性与吸引力最强。同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也普遍偏多。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要敢于创新,既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又要融入足够多的刺激信息,使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到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捕捉新内容。比如,在讲到“地壳运动及地表形态”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近几年来我国发生大地震前后的.遥感影像材料,用最新的知识内容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地理课堂情境体验应用方案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情境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若想把这种方法利用好,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方法的特点及内涵,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1.积极合理情境创设,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教学内容教师应基于不同课时的内容要求,让学生全面把握地理知识特点,并以此创造教学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在介绍“自然界水循环”知识前,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水循环有关的视频资料,内容可包含水资源蒸发、各地降雨量等。为了突显新颖原则,视频背景可以设置成非洲草原或南美原始森林等。利用这种新奇的视频形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对自然界水循环形成大致印象,并使其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心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2.积极情境引导,让学生对所体验到的内容予以充分表达当情境创设完成以后,教师要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即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我感受。但教师应注意一个问题:学生是个体存在的,他们的课堂心理体验是不同的,而体验过程与结果也会很快消失。所以,教师在进行情境引导时,应鼓励学生在最恰当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仍以“自然界水循环”这部分知识为例,当教师完成情境创设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复述,或者分成若干小组,利用组员间的互相影响来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再通过小组代表总结的方式对学生感知的内容加以叙述,最后由教师对所叙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指正,保证学生所思考与所回答的问题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以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3.正确情境引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深度思考利用情境进入课程、提出问题、形成策略,以达到情境体验的应用效果。比如,在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时,教师在完成教学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提出以下问题:
(1)请简单说明你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内部构成情况;
(2)城市空间结构内部构成的每一组成部分分别起着怎样的作用,请根据你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3)若你是本市的实际管理者,你能想到哪些本市结构的突破;
(4)若你处于本市的农业地带,你如何对农业区进行调整,以使其更为合理。在这些问题的带动下,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情境与生活的关联,从而由情境进入生活,由生活感知地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情境进行引导,满足学生的地理学习欲望,这种情境体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引导情境及深思情境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让情境体验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论文6
一、组织学生做一个水质分析实验
具体步骤可参考如下过程:
(1)向化学老师请教并查找相关水质监测分析材料,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步骤和人员分配),准备实验器材;
(2)实施实验计划:
①采样:用大玻璃杯在河流中采取样本;
②观察河水的颜色:取一小块白色瓷片放入水深30厘米~40厘米处,水体在瓷片上呈现的颜色即为水的颜色。
③测酸碱性:取石蕊试纸进行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样本点在试纸上,待有溶液的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并判断出河水的酸碱性。
④检测河水对生物的影响:将河水样品倒入大烧杯中,然后放入两条对水质反应较敏感的小鱼,观察鱼的活动状况,判定水质的污染情况。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之间交流分享并撰写一份实验分析报告,总结出福州河流的水质受污染的程度。班中同学可自主报名,每6位同学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此次活动。设计多维评价制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评价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搜索信息能力、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能力、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3]等日常行为表现,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态度等方面。
二、总结与反思
1.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强调老师要倾听学生、不断鼓励其探究和反思问题并完善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探究活动的设计中,要求学生根据调查表格的设问来展开对福州河流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使学生在以后的调查活动中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积极热情、认真负责,获得了在课堂上少有的亲身体验,自己动手的劳动更加有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还形成了大胆质疑、谨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尤其是在水质分析实验,学生学会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中不仅有成功也含有失败,真理是在多次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2.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活动,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了解家乡水的污染状况,并究其原因,根据结果提出可行的防治策略和建议,尤其是个人在生活当中力所能及的建议,使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小习惯隐藏着大破坏(如不关紧水龙头、不合理使用含化学药品的洗涤液、随手向河流中丢弃垃圾等),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生活性和思想性等特征[2]。
3.探究性学习注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次活动中不仅需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还需要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活动中每组6位同学合作完成活动要求并撰写调查报告和水质分析报告,交流并分享个人信息,共同提出河流防治的策略和合理化建议,突出团队精神。实验环节中还可以向化学老师请教实验步骤和注意安全事项,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总之,探究性学习要求老师不仅对学生要答疑解惑,更要使学生学会质疑和解惑的方法,辩证的处理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的关系,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倾听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家乡地理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地理。当然,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探究性学习方法只是众多学习方法中的一员,各种学习方法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所以,学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才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
地理教学论文7
新课改实施以来,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但也有部分地理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过程中,片面地注重地理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为“动”而“动”,看似热闹,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却大多为一种“虚假繁荣”。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与思考,及时矫正,以寻求一条返璞归真的地理教学之路。
新课改实施以来,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张挂图讲到底”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地理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过程中,片面注重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动辄即采用探究、讨论、辩论、观察、分析、讲述、竞赛、演唱、表演、反思、总结等五花八门的方式,课后还有调查访问、课题研究、实地考察等加以补充等等。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的口号之下,为“动”而“动”,看似热闹,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却大多为一种“虚假繁荣”。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以求拨乱反正,从而寻求一条返璞归真的地理教学之路。
现象一:“虚假自主”
课堂实录:这节课我们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地球公转意义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产生四季”“形成五带”四个方面 。下面我们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自由组合学习小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讨论。(接下来的课堂是一阵骚动和喧哗)
思考与矫正: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一再说明学生自己挑选学习方式、自己确定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因而片面地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 。教师盲从于学生所谓的“兴趣爱好”,放任自主而不加引导与要求,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由活动”。其弊端是,因学生的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有效性不高;同时,因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地理知识的储备不足,认识往往过于肤浅。
在教育中,对学生自主选择以及怀疑一切的讨好,比之强调服从、控制玩劣,更具有煽动性和诱惑力,但却更愚昧、更可怕,因而更值得警惕。教学中,教师应施以规范的要求,辅之以严格的训练,有时甚至还得给学生加以一定程度的强制。真正的自主学习是要强调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要改变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从而进行主动地学习,即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绝不是形式上的“自主”。
现象二:“虚假合作”
课堂实录:教师在进行“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教学中,提出几个问题:(1)举例说明天气是变化的。(2)天气是怎么变化的。(3)天气为什么会变化。老师说明需要探讨的问题和内容,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 这时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
思考与矫正:
部分教师一味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只要有问题,无论有无存疑价值或难易程度如何,都要开展小组讨论,从表象上看课堂气氛比较热闹、比较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一些学生可能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只是在闲聊一些无关的话题而已;一组学生围坐在一起,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这样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或戛然而止、功亏一篑,或成了摆设而已。
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应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能独立习得的知识与技能一般就不需要“交流合作”,而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往往可以开展合作。教师要对知识疑难重点精心设计一些精而不杂、深而可及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同时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给予有效的指导,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与合作精神。
现象三:“虚假探究”
课堂实录: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学案”中提出两个探究性问题:探究问题一,全球陆地自然带是如何分布的?探究问题二,为什么“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自然带同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思考与矫正:
在教学中 “虚假探究”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泛化”,就是无论什么知识和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这会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致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学生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不把重点放在学生探究素养上,从而也会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减半 。事实上,在教学中处处强调探究是不可能的,这样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浪费学生的时间。
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下,教师通常不是提供教材上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而是呈现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问题的答案,用“再次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教师所呈现的问题一是要值得探究,也就是有探究的必要;二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准下,能够实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科学探究的选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会用理论解释现实,从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教师要加强引导、激发和要求等方面的训练,要教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要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探究要有新思路,要有创造性。
现象四:“虚假渗透”
课堂实录:在“地球运动”一节教学结束时总结道: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地球运动”一节后,应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热爱我们的.地球,增强关心和爱护地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思考与矫正:
这样的“渗透”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从效果看,既不切实际、枯燥乏味,又空洞无力。
新的教学目标观不仅指向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重视方法的运用与习得,还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陶冶和建构。但这一切不是在传授、灌输的方式中获得,而是在学生主体亲历、主动参与以及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生成。脱离文本语言空谈感受,必然陷入为了说教而空洞说教的怪圈。在教学中应围绕教材文本的具体内容设计教与学的目标,以知识和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 。教师必须为教学目标的实施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活动。要踏稳和凭借知识和能力的基石,抛弃贴标签式的人文灌输,在语言艺术训练中催生人文精神的领悟和升华,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无痕整合。
地理课堂的“虚假繁荣”失去了课堂教学的应有宽度和深度,对新课改无任何意义可谈。地理课堂在这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味”,越来越背离地理课堂的本质,越来越缺乏“真实”。地理课堂教学的异化,促使我们有必要产生呼唤真实的地理课堂!
地理教学论文8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有效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情景教学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或者引入形象化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并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每个地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地理课堂;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良好策略,只有将要学的地理知识充分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学生才可以在这种感兴趣的环境中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大幅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希望对广大地理教育同仁有些许帮助,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走进生活,发现地理教学情境的感性载体
把课堂教学任务和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可以走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熟悉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带有感性的情境有助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提升。例如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整体性的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一起去观察当地代表性的植被,并可以找些典型的植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通过对身边熟悉的植物的探讨,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加深他们对本节课的印象,促进他们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又例如在学习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若干个生活化的探究情境:炎热的夏天,空调经常安装在房间的上部,北方的居民住宅中为什么暖气通常安装到室内低矮处?这种生活化的探究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欲望。再者,教师在情境的搭建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地理图像,如地形图、水文图、植被类型图等,这些图和教材知识有很高的贴合度,教师情境创设中对这些图利用得好,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教学。例如在讲解《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相关知识点时,有一幅关于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的图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图画,让学生思考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了“地上悬河”,该如何破解“地上悬河”的难题等,以上这些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角色互换,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主动探究的能力
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无穷的活力,让学生在高涨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包括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不断强化。例如在学习城市化相关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如果你是本市市长,你打算如何规划本市的相关功能区?如何调控本地区的房价?这样带有生活实际的情境问题设置,可以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的'讨论和表演中。又例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寻找最美的地方”活动方案:第一,让学生分小组轮流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图,让学生进行观察、感受;第二,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个景观图,并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引导学生描述地质地貌特点、特征;第三,为什么会这样美?教师给出地表形态的问题;第四,“美的实质”探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得到充分的提高,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鼓励参与,促进个体实践能力发展
要想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必须要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组建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与同学一起参加和地理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指导学生出一期地理黑板报或者手抄报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和课外的实践中,在这种积极参与中促进学生新的地理知识和理论的生成与运用,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地理的有用性,反过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喜欢上地理课堂,这样的循环会使得学生个体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完美达成和课外运用的延伸,提高了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垂直方向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高低的比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时教师可以借用矿泉水瓶,将其装满水,根据矿泉水瓶中不同部位水压的大小的不同,将学生的视野吸引到对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的观察上,进而展开讨论。又例如在学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章节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小组探究区域综合开发的相关问题,教师要为小组的探讨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都要开口说话,表达自己新颖独特的见解和看法,积极为本小组出言献策,让学生在这种参与和讨论中增加自己的地理知识储备。总之,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力度,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社会经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经验中去创设、整合地理教学情境。因此,情境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密切相关,源于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纽带。源于社会经验和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牛超,刘玉振.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xx,16(04):48-51
[2]张校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3]马从年.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J]教学与管理,20xx(01):66-67
地理教学论文9
摘要:地理学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是其他理论与方法论成立的根基。目前国内高校流行的人文地理学相关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需要进一步明晰其内涵,以便于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明确而清晰的基本概念,对于后续的理论与方法论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地理学相关教材为参考,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及科研感悟,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及区域三个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对上述三大概念定义进行初步探讨,旨在进一步明晰三者的相关内涵。
关键词:人地关系;空间问题;区位
区域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
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
(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
(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内涵。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4]王恩涌.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地理教学论文10
一、趣味导课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作用,使课堂开始 便形成一种活跃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入新课的 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成如下几类:
1、以“之最”来导入新课。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 ,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 ?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导入南极洲 ;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西亚、拉非的讲述。
2、以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运用幻灯、录相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 上讲授新课。例如,在观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幻灯片或录相片后开始埃及国家的学习、可先了解艾菲尔铁 塔、巴黎圣母院,然后开始法国地理的学习;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图片,引入俄罗斯的学习。
3、以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此方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规律等内容。
4、可以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入新课。
二、趣味授课
1、生动的教学语言。
(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地理事物。诗词歌赋交融于地理教学过程,能将 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述三峡峡 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庐山瀑布”反映庐山风景之秀丽。
(2)使用地理别称配合地名教学。地理别称具 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园”、“钟表王国”—— 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 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等。
(3)使用抒情的文学语句、地理趣闻、地理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西欧国家时,简单介绍“只有一棵树”的`国家——冰岛共和国;讲述泰国首都曼谷时,让学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全称若译成汉字共有四十一个字;讲述 非洲热带草原上的树木——波巴布树时,可介绍“绿面包树”的来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选编一些地 理口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使学 生牢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可以采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古海福 吉安”。
2、灵活的讲练结合。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及动脑能力。
3、形象的直观教具。
(1)课堂的边讲边画。如讲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时,教师就以北京为起点依次画出京 哈线、京广线、京沪线及京九线;接着以河南焦作为起点画焦柳线;以陕西宝鸡为起点画宝成——成昆线。之后,可以再画三条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形成全国铁路网络,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直观印象。
(2)充分动用电化教 具。除了制作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和录相片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动手制作一些电动教 具。如“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矿产分布”、“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等主题鲜明、制作精湛的现代 化电动教具。
三、趣味小结
打破常规的“一言堂”式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自拟提纲、自行总结。
四、趣味练习
1、自测式练习。是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题,相互提问,相互评定以求 共同提高的练习方法。
2、形成性自测。是指教师在课前将有关练习题印好,新课结束后,进行当堂测试的练习 方法。时间多为6—10分钟。
3、竞赛式练习。竞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竞赛题目以当堂教学内容为主,由易 到难、层层深入;题型多种多样,有口答、连线、指图、填图等内容,最后以小组得分多少取胜。
五、趣味活动
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地质宫矿产博物馆、天文馆等;另一方面,结合学校 所在地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工业建设成就、农业生产状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调查。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趣味教学的宗旨就是通过课堂内外一系列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不爱学地理到爱学地理,进而会学地理,最终达到学好地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地理教学论文11
摘要:文章阐述了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法的构建策略,即小组合作,创新学生学习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多元化
高中地理的教学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和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学习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处于比较落后的灌输式状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推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中地理教学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教师讲解,学生接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来获取和掌握知识,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不能对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更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会逐渐改变传统单一、单调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等多模式的运用,使高中地理教学形式多样而灵活。
(二)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
学生不应该是被动学习的主体,而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方能不断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高中地理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等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形式。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思维和习惯长期受到压制,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多元化教学法,不断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空前的增强,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地理课堂多元化教学法的构建策略
(一)小组合作,创新学生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有效地改变传统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全面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合作项目的选择一定要科学。既然学习的项目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那必然应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启发性。因此,在合作项目的选择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其项目的合作意义,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开展合作学习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尽可能避免组内人数过多无法管理,也要避免人数过少而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活高中地理课堂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具有更多优势。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的学科,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而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模式,难以让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和传统意义的教学手段不同,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能将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季风气候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将气流的形成展现给学生,这种形式往往能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又一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微视频、图片或音频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思维集中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利用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对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中单一化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挑战,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迎合了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陶亮.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8):88-89.
[2]韩永东.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优化举措[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xx(6):104-105.
地理教学论文12
在遇到这部分既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又需要逻辑推理能力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难点时,教师不妨这样设计一个化抽象为直观的实验:教师扮演地球,最前排一位学生甲扮演太阳,最后排一位学生乙扮演一颗遥远的恒星。第一步:恒星乙、太阳甲和地球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教师(地球)面向太阳和恒星。第二步:教师(地球)一边绕学生甲(太阳)公转一边同向自转。第三步:当教师(地球)自转一周(360°)时,所花时间是23时56分4秒,也就是一个恒星日,教师第二次面向学生乙(遥远的恒星),因为教师(地球)和学生乙(遥远的恒星)相距非常遥远,相对位置恒定(可理解为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距离可忽略不计)。但是,此时教师还没有第二次面对学生甲(太阳)。第四步:教师接着再自转一周,此时教师(地球)第二次面对学生甲(太阳),地球自转一周,所花时间是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这个实验将原本连贯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进行了分割,通过一步步的模拟演示,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天文现象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也将一个知识难点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师生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交接。这一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避免了难点知识教学的枯燥乏味、一知半解。面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教者还可以将此实验问题进行延伸:如果当地球只自转不公转、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时,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时间各又是多长呢?这一系列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课外探究。
一、改善学校实验条件,与时俱进创编实验
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教学的日益重视,学校应逐渐完善地理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硬件设施,为开展地理实验提供必要硬件支持;同时也应重视建立、健全地理实验制度,规范地理教师的实验行为,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地理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使地理实验成为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凭借不断改善的实验条件,教师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地理实验不断加以改良,甚至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研发实验模型,将现实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用多媒体加以模拟演示。例如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等模拟实验。特别像“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这样的实验,用一般的器材、设备很难完成,即使做成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使用多媒体模型,不仅能清晰的演示洪涝灾害的形成过程、分析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而且不需大量的设备、工具和时间,简单、清晰、高效。
二、重视实验客观生成,灵活分析实验结果
地理实验结果是特定条件和特定过程的产物,任何细微的变动都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异,一个具体的实验,并不必然会出现预期的.结果。因此,教师在面对现象不明显或者与预设结果差异较大的实验时,不能一味的强调应该出现的结果,而是要勇敢面对客观生成的结果,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从侧面理解地理知识。再以“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实验为例。也有班级的学生设计的实验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有学生将通入烟气的孔开在酒精灯上方,结果烟气无法进入实验的箱子,无法形成明显的热力环流。这时,教师就不能仅仅苛责学生的错误设计和操作,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实验失败的原因,将实验中不科学的步骤加以改正,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高中地理开展正确的实验教学,能有效的落实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效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已经设计并开展了不少的实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实验教学的探究之路还很长,以后还得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
地理教学论文13
一、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
首先,环境教学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和人,还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其次,高中地理教学对于环境教学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环境教学所研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对人或者对自然有着深入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才能够有坚强的基石,才能够有所深入。可以说,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二者的关联系也决定了二者必须得到有效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各自教学的目的,才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现状
1.教学教师对于二者整合的客观条件欠缺
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冲击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高中院校的首要任务是贴近高考,提高升学率,由此导致高中地理教学老师在进行环境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简单服从学校指令,迎合高考考试需求,急切抓学生的试卷答题能力,课本背诵能力,而不能创新整合教学模式,不敢创新整合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二者的教学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2.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手段需要提高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都是必须贴近大自然的教学课程,但是,我国现有的教学体制下,学生只能在课堂上去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真正贴近大自然去体会去感受,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而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仍然欠缺,特别是高中阶段,一方面是学校不允许,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任何帮助,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可以说,高速信息时代中多媒体设备的欠缺,就是教学手段落后的体现,折页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地下,影响了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3.在二者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
不管是独立的环境教学或者高中地理教学,还是二者的有效整合教学,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而在这两个因素当中,真正的主体则是学生,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因素而存在,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但是,受限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对学生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或者是“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就只能选择接受。
三、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改进现状,实现有效整合的措施
1.国家要积极创新,改进应试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
外在宏观条件的欠缺,需要国家积极支持,逐步稳定地改进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让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不是依附于高考而存在,让二者的教学能够不再背负高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二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效的学习。此外,学校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机动性,不要总是将自己束缚在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之下,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结合自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给予教师更多的可能性,促使教师能够在整合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二者整合的有效性。
2.学校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二者整合教学手段的改进
在高速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是最基本的教学模式,高中的地理教学与环境教学的整合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将其运用到二者整合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或者互联网资料搜索,丰富教学内容,模拟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课堂的多媒体运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学习和运用能力。
3.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透析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关联性,在二者整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取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户外组队体验学习,或者小组问题讨论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老师要多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借用个人魅力,实现情感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二者的有效整合,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积极解决在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环境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快速实现。
地理教学论文14
对于失去高考应试压力的中学地理教育,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经过近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是很有成效的,据首都师大地理系进行的“初中地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中,我校喜欢地理课的初一学生竟占70.76%,是所调查的6所中学中最高的,在这之后,又继续了一个学期的兴趣教学,迄今为止,经调查喜欢地理课的学生已占全年级的85.4%,有的班级达91%。说明这种教学方式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确实有明显作用。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电教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结合课内的知识,给学生上地理景观录像课,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方面,此课型可以起到独特的效果。这是一般讲述式无法与之相比的。因相当多的地理知识本身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如结合印度地理的学习,以录像《莫卧尔王朝的建筑》展视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这一人文景观。她的清新典雅之美,使学生在欣尝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华中,得到美的享受。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型。喜欢此课型的学生为91%。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又如,地图知识一直是教材较突出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在学习一开始,结合教材中某动物园平面图,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学完此章,绘制一张校园平面草图。使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兴趣来自需要,需要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学生的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而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学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课本知识。
三、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
分国地理一般是通过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来展示该国的地理概貌。如每一国家都一成不变地逐一讲授,有些象陈述“地理八股”,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教区域地理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在兴趣的引导下,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主要分以下几步:①阅读教材;②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独立整理笔记;③教师检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指导;④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写在黑板上,大家修改;⑤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笔记。
上述的③和⑤步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多次反复,最后全体学生能整理出内容较全面且简练、条理性也较好的笔记。这样做不仅可避免平铺直叙的枯燥,意义更深远的是:真正教会学生“读书”,即使他们将来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依靠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学生反映这一方法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很大帮助。
四、专题讨论课
这种课型是结合教材的某一内容,让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其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发展。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如在讲分国地理印度、埃及等国时,让学生着手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为讨论课的发言做准备。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集资料要看很多的书报,可以扩大视野,而整理资料更能锻炼能力。经过充分的准备,进行了题为《我所了解的××国》的专题讨论课。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同学中有能力较强的,编写成一篇篇精采的短文,在课堂上宣读;有的把异国的自然人文景观描述得令人神往;有的把自己认识某些地理事物的观点或体会讲述给大家;也有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积极发言,他们虽然有的仅是谈一些搜集到的资料,但对这部分同学贵在参与,教师总要给以及时的鼓励,力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几次专题讨论,学生的兴趣在上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此基础上,学完欧洲部分后,针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题为《波黑政治热点地理成因》的专题讨论课。这一题目对初一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但学生在讨论课上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才华。他们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再创造。有的同学不拿手稿,凭着一张《南欧》挂图,一支教鞭,侃侃而谈,说古论今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同学把波黑穆、克、塞三族比作我国古代三国鼎立之势,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和不稳定的联合;还有的同学甚至写出政论性很强的论文,在课堂上讲演。最后,教师再用自制的投影片全面总结波黑政治热点背后的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的成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
还有一种形式非常活泼的讨论课,就是针对教材某一重点内容展开辩论形式的讨论课。如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否合理》为题的辩论课。在课上辩论双方学生出色地运用了自学课中不断训练培养的地理思维方法,旁证博引大量地理资料,全面分析综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用以说明自方的观点。这实际上是一场在辩论双方之间展开的地理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竞赛。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评出胜方和最佳辩手一名。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复习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预习了将学的知识,又一次达到深化、强化课本知识的目的。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组织、协作、应变等等能力的难得机会。
多次的讨论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它主要来自学习成绩的反馈或教师的评价。
因此,在前面讲到的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之后,教师都需做两项工作:
一是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
二是给直接参加活动的同学打分。
并把分加入期中或期末成绩中,因为那些对学生能力深层次的测试是很难直接在试卷中做出的。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他们对于学习中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少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珍惜和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述各种活动;第二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在全班场合表扬;第三,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脑。这种爱的教育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可避免多把爱心放在优等生身上的片面性。
总之,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兴趣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自然也就永远负有培养的重任。
地理教学论文15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显著的综合性和区域性[1]。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侧重单点知识的复习,而二轮复习侧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二轮复习应立足区域,选择主题,提供图文资料,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串,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在问题探究中实现知识重构和思维突破。本文运用案例从建构分析区域问题的一般路径、探究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渗透地理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区域探究在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一、立足区域,建构分析区域问题的一般路径
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区域性要求地理研究的主题落在某个具体区域,区域是地理研究的背景,是地理问题探究的素材和载体。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围绕某一区域,立足区域设计问题,在问题探究中引导学生建构起区域问题的一般思维路径。下面以东非高原的气候成因为例加以分析。
二、围绕主题,由表及里揭示地理问题的本质
围绕某一主题,以区域为背景,提供相关材料,从地理位置、空间结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地理因果关系等方面设计问题[3]。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地理问题的.本质,从而深刻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
三、选择主题,渗透地理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支撑。基于区域,围绕某一主题,深入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渗透地理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如20xx年全国乙卷36题,以“文——图——问”的题目结构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围绕“错那湖东部沿岸冬春季节多风沙主题”,分层次分步骤探索“高原荒漠化”问题。从探讨“沙源(就地起沙)”到“成因分析”,从危害影响到措施防治,呈现出一条清晰的探究思路[5]。基于区域,地理问题才能落地,才能鲜活,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重构,在知识重构的过程中建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在运用思维模型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突破。
参考文献:
[1]陈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
[2]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研究院.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合肥:黄山书社,20xx.
[4]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文科试题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地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论文02-17
地理教学论文15篇02-17
地理教学论文范文03-21
关于地理的论文(通用14篇)01-24
地理教学教案11-14
地理的教学反思04-05
地理教学反思04-03
地理教育中美感教育的运用论文04-27
地理教学计划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