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为何信息化会导致那么多“IT黑洞”

时间:2021-10-01 08:46:25 电子通信论文 我要投稿

为何信息化会导致那么多“IT黑洞”

中国社会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从文明的演进上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晶状结构,而且信息文明的重塑化程度越来越强;从市场的角度看,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演变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加入WTO,中国不可避免地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国外跨国公司亦将自己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迁往中国,新一轮的“圈地运动”业已展开;从顾客的角度看,目前买卖双方的关系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现在大多数商品完全是买方市场,顾客主宰着买卖关系,所谓“体验经济”的兴起便是明证;从现代企业成长的角度看,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企业的确成长起来,经过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如今步入腾飞时期,而且像诸如虚拟企业等组织形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面对这一变局,企业应该怎么办?比竞争对手更快学习和应变的能力可能是唯一的竞争优势,为此,信息化成为企业获得技术竞争优势的源泉。正如菲利普·B·伊文斯等人指出“每个行业都是信息产业”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也成为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

但问题接着就来了,为什么信息化会导致那么多的“IT黑洞”和“信息孤岛”?为什么无数的企业在“等死”和“我死”的信息化怪圈中不能自拔?

究其原因,说到底,在于原先的信息化范式已经失效,无法真正适应这一全球化时代“集成化分布式”企业的新变局,无法搭建一张公平接入的“网中网”,无法实现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无法实现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更无法实现企业间的流程再造和根本变革。一句话,过去的信息化是在工业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尽管其手段采用了信息技术,但是其管理思想、组织形态、企业文化、市场形态都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信息化始终处于CIO的层次;而如今的信息化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信息化成为与企业变革相匹配的最佳利器,信息化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和组织变革,必须体现“客户主导”的体验经济思想。今天的企业信息化必须在具备技术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外的全部资源,信息化要用来真正地运营,用它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强化关系,这应该是CEO考虑的头等大事。

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具备一种大变局时代的信息观。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这一信息观的核心是指作为国家创新工程标志的知识集群的崛起,我们必须从重塑信息空间的角度认识目前中国出现的独立的知识管理/运营服务提供商现象;从企业的层面上来讲,这一信息观的核心是指从聚集单一技术和技术应用的信息化1.0版(数字化阶段)过度到注重组织协同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化2.0版(智商化阶段)。(姜奇平语)

对于IT业而言,这种战略观的转变,意味着一次全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分层。欣慰的是,我们看到无数的产业巨头这两年都在做这方面的调整。如今,像网络、互联网、中间件、数据库、甚至操作系统都突破了过去的概念内涵,对于身处下游的中国企业而言,过去的“集成”、“服务”、“应用”等概念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总而言之,一种面向最终用户综合应用的、基于统一技术平台的和基础环境的新型IT架构正在浮现,它们分别以·Net和J2EE为阵营、实现了网络时代的一次横向整合。君不见,如今网络已成为“智能化信息网络”(思科)、互联网已成为“第三代互联网”(微软、Intel)、“电子商务”已成为“随取即用”的基础(IBM)、中间件已成为“基础件”(BEA)、服务已成为“综合服务”(网新)、应用已成为“关联应用”(联想)………所有的产业变迁昭示出一条新的信息化的路径。

据互联网实验室研究表明,这一新的信息化将突破国家、社会、企业、个人、计算、行业、业务等七大边界,成为无边界的、虚拟的、实时的信息化。(详见互联网实验室《中国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报告》)。尤其是对企业而言,在业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扩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