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五大矛盾

时间:2023-05-01 10:58:20 电子通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信息化的五大矛盾

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使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就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政府希望信息化使我国的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应对外国企业的挑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企业信息化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凡事总有个过程,企业信息化从提出到被接受也要有个过程,软件业需要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发展。现在关键是应该反思、探索、采取措施,解决以下矛盾,努力缩短这个过程。

一、企业对信息化的模糊认识与软件厂商专业化理解间的矛盾

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是片面的、模糊的。同样,软件厂商的项目实施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也并不是全都很清晰。目前大部分的实施人员是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需求进行软件设计是他们的专长,但缺乏企业内部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知识与经验,所以对信息化的理解过于理论化、专业化。

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上有差距,共同语言有限,投资主体与实施主体不能达到全面沟通,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实际情况正是这样,由于投资方开始时“水平”不高,提出的需求“水平”也不高,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他们的“水平”也逐步提高,于是就出现了不断更改需求的现象。这就苦了软件提供商,本来一个月可以完成的模块改来改去三个月也交不出来,时间精力赔进去了,预期的利润也赔进去了。更为严重的是,开始时对信息化认识有差距的矛盾最后演变成了双方合作上的冲突。

投资主体与实施主体在对信息化问题的认识上有差距的矛盾只能通过培训来解决,双方都向前迈一步,投资方有关人员加强信息化知识及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实施方加强企业管理和投资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尽可能缩小两边的差距。在培训的问题上,实施方应起主导作用,因为投资方信息化,绝大多数是头一回,经验甚少。要说经验,只能是项目实施人员,如果他们的综合水平高,自始至终都能对用户做全面的指导,那么双方的合作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二、企业对投资回报的关心与信息化项目效益难以量化的矛盾

企业是创造经济效益的主体,对投资项目最关心的是投资回报,对信息化项目也不例外。但是,与常规的生产性项目相比,信息化项目有其特殊性,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常规的生产性项目可通过预测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市场售价等量化指标计算出项目经济效益。而信息化项目却不能,它的投资回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库存量,包括产品库存和原料、设备备品备件储备量;二是减少员工人数,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看出,信息化项目的经济效益是节约出来的,由于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能减少多少库存,减少多少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算法,所以信息化项目的效益是不易量化的。正因为如此,在许多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经济效益分析这一项比较模糊,往往以反证的形式(即罗列一些已实施完毕的企业的有关数据)敷衍了事,可信度打了折扣。这个矛盾直接影响了企业上信息化项目的热情。

对于这个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逐步的缓解,因为随着上线的信息化项目的增多,管

[1] [2] [3] [4] 

【企业信息化的五大矛盾】相关文章:

解决留学选择的五大矛盾04-28

矛盾05-01

《矛盾律》中的逻辑矛盾04-29

矛盾的作文07-18

内心的矛盾04-28

矛盾作文04-30

企业信息化04-29

《矛盾》不能作为自相矛盾的典范--兼从语用逻辑视角看《矛盾》04-27

企业信息化新说04-28

关于矛盾的说说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