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财务分析新解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指标多、涉及面广,赏不太容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从各类指标本质部分来讲解,学员更容易理解。
对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须首先明确,以提高学习热情。
第一,其为评价财务指标、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二,其为挖掘、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其为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教材中,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只从字面上予以定义,这不便于理解。笔者认为,应从指标分析中,找出“一针见血”的概念。同时,指出财务比率主要把握分子、分母,理解它们的相关内涵及该比率变化所反映内容。
偿债能力实质为“可以用来偿债的资源对债务的保证程度。”若不当,则偿债能力就差。列举偿债物有:
1、息税前利润EBIT
2、现金及其等价物
3、速动资产(=2+应收账款)
4、流动资产(=3+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
5、有形资产(=4+固定资产—“两待”)
6资产总额(=5+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两待”)
7、所有者权益(=6-负债总额);列举债务有:债务利息(财务费用中利息+资产化利
息)、流动负债、负债总额。归纳得下表,以速记相关指标
偿债物 债务 指标
息税前利润 ——利 息——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及其等价物 现金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
有形资产总额 有形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
所有者权益 资本负债率
注意:
第一,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利息保障倍数用偿债物与债务比,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除利息保障倍数)用债务与偿债物比。
第二,短期指标为中性指标,过低则无足够偿债能力;过高则相关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第三,资产负债率侧重于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爱能力。
营运能力中周转率(次数)实质为“某项资产营运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用(表现为销售)与该项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其越高,则该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而周转期(天数)为该资产运用一次所耗用天数,为计算期(总)天数与周转次数的比。列举流转资产有:存货、应收帐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列举产生效用有:销售成本(与结转成本分录一致)、赊销收入净额(与赊销时分录一致,主要为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赊销账款余额;从销售收入角度,
[1] [2]
【财务分析新解】相关文章:
“镜子”新解04-26
和为贵新解04-30
“李约瑟难题”新解04-27
审美体验新解04-28
道法自然新解04-26
《天道·轮扁斫轮于堂》新解04-27
有难同当新解05-01
王充司南新解04-29
长生成仙新解04-26
E时代成语新解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