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听得懂课程听不懂笑话

时间:2021-06-14 17:47:52 留学生活 我要投稿

中国留学生听得懂课程听不懂笑话

  中国留学生人际交往最头疼

中国留学生听得懂课程听不懂笑话

  走出国门,去看看大千世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远离父母,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有的学生则将其视为一种内心的煎熬。近日,一份由留学机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团队把关完成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发布。中国留学生普遍反映能够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从评分中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最适应,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分最低。

  □调查

  中国学生人际交往评分最低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术团队全程把关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通过优选高信效度的“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大核心问卷,邀请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社会文化适应”问卷包括语言、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业、价值观五大维度,调研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63%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有一点困难”或“没有困难”水平,有4%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水平,即极端不适应和非常适应的人数较少,比较适应的人群比例较多。在社会文化适应各维度上,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际交往方面。

  在社会文化适应各题项上,包括了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适应当地住宿、能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应对令人讨厌的人、与当地人交朋友等多达29项内容。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得分最低的则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其中,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理解当地的政治体制及与行政人员打交道。此外,排名中可以看出,与当地人交朋友,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甚至是听懂当地的语言,都排在了较后的位置。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

  “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分析显示,中国留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情感更为积极。参与调研的留学生在积极情感方面体验到的“爱”、“愉快”和“幸福”最多,但仍有12.1%接受调研的中国留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这说明中国留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调查显示,女性留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留学让他们有更加积极的体验。尽管参与研究的学生们对留学生活整体感到满意,但他们的压力得分并不低。数据显示,留学生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但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此外,通过比较留学地区间的数据差异发现:在美国,这个中国最热门留学国的中国学生们,整体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好于其他地区。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

  □趋势

  95后留学群体文化适应性提高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45.9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归国人数已经超过了出国人数。中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根据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4年4月,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在全美留学生中占29%。

  与过去不同的是,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家长群体,如今的留学生都成为更新换代的一代人。现在的留学生主流为95后的学生,并且逐渐进入零零后的时代。家长群体的年龄也在65后到75后之间,这部分家长群体学历和财富都双高,很多都有出国经验,甚至接受过国外教育,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再上一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孩子最核心的要求往往是:身体健康,性格完善,保证了这两点,再有一技之长,能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要往哪方向发展,只要是在正道上,家长不会有太多干预。

  从数据上看,中国新一代的留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留学故事

  入学第一课学习文化交流禁忌

  钱华在两年前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语言。在短短9个月的学习期间,她感受到了两国文化的不同,认为对于短期的留学学习而言,虽然可以尽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但是难以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

  钱华到达洛杉矶分校后,上的第一节口语课就是讨论语言的禁忌。她清楚地记得,老师在课堂上告诉他们与美国人的聊天中,收入和年龄都是不能询问的,如果聊天中询问了对方的收入和年龄,“对方很可能就呵呵了,谈话也很快就会结束”。老师还专门告诉学生们,在中国,陌生人可以逗逗孩子,但是在美国,看到可爱的孩子可以远远打个招呼,但是绝对不能上来就抱起来亲亲孩子,否则孩子的父母会打电话报警。

  在人际交往上,钱华并不觉得特别困难,她觉得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只要能够表达,对方都是很友好的。由于主要生活的区域在学校,同宿舍的室友就是读博士的美国人,朝夕相处让两人变得更加熟悉。她也在其中真切感受到了文化的不同。钱华说,室友曾看上了一套昂贵的餐具,钱华觉得平时住在宿舍中,且餐具价格昂贵没有必要购买,室友却坚持借钱也要买。这让她无法理解,也真正地感受到了与美国人观念的不同。

  美国的学校中,中国留学生很多,因此中国学生在一起时,常常还是说中文,这让钱华感觉口语的进步不大。为了逼迫自己的口语进步,她往往一下课就回到宿舍,在完全是英文的环境下与室友进行交流。在她看来,美国大学生活总体的幸福感很高,但是对于短期的学生来说,往往是刚刚适应并享受这样的'生活,学习就要结束了,因此,她认为,留学的时间尽量长一些为宜。

  大学临毕业才得到同学的认可

  谈到留学生与当地的文化融入问题,在新加坡读了五年书的顾慧颖还是忍不住感慨,虽然同是亚洲人,她也花了3年多的时间才真正与当地的同学成为朋友,“所以更别说不同种族的文化适应”。

  顾慧颖在新加坡读的是艺术院校,在与当地的朋友接触时,她能明显地感到尽管同为亚洲人,但是新加坡人并不会轻易地将中国留学生变成朋友。当地的华人认为中国人太聪明,有时有些小聪明,这就使得当地人并不太愿意与中国留学生交朋友。顾慧颖说,当时班里只有两名中国留学生,课堂上经常有需要小组共同完成的群组作业,但是,同学们并不愿意主动找她们组成一个组。她也感觉,尽管平时大家的关系都很友好,但是并不能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直到大学读

  了三年后,同学们通过为人和平时的接触,才慢慢认可了她,带她去自己的家中玩或者与同学们一同出去,而在之前都是很排斥她的。

  对于学校来说,对留学生的关注很多。刚刚入学后,学校会组织一系列的国际学生活动,包括组织师兄师姐进行聚餐,一起搞活动,分享学习的经验,大家迅速熟悉起来。在学习临近结束时,学校会给留学生发邮件,告知有哪些公司会到学校进行招聘及准备面试的提醒。

  同样,尽管华人文化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也仍然会有禁忌。比如,新加坡的同学不会主动谈起自己的家庭,只会主动谈双方一起遇到的事情。因此,尽管很多同学都是隐形的富豪,他们也都非常的低调。

  高中生更快适应国际文化

  与早先的一批留学生在国外读大学相比,如今的留学生在行前的准备更加充分,在文化适应上也融入得非常迅速。

  今年8月,完成了初中学业的张淼前往加拿大温哥华读高中。虽然高中生活刚刚开始了一个多月,不过他表示适应得很好。

  张淼说,准备出国留学开始,他便注意看一些美剧,希望可以跟国际学生在交流上有更多的话题。同时,他在国内读书时,就喜欢阅读,涉猎的范围很广。因此,这些积累让他与外国同学在交流上有了更多的话题,他常常和同学谈宗教、谈课程,在话题上并不存在问题。

  张淼住在当地人家中,由于口语一直不错,所以他对当地文化也积极接触,他会随住宿家庭一同参加教会,也积极了解当地的感恩节文化。

  凭高考成绩可申请美国旧金山大学

  上周,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在京宣布,经过今年的尝试,明年起中国学生将可以凭借高考成绩和面试申请旧金山大学,不再需要托福成绩。这是第一所将高考成绩纳入入学标准的美国知名大学。

  旧金山大学位于美国西部,目前拥有在校生11000多人,其中中国学生超过千人。今年5月,该校宣布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凭借今年的高考成绩就可以申请该校,通过面试即可获得入学邀请,今年试点录取了17名学生。

  “多项研究显示SAT成绩并不能很好预测学生进入大学后是否表现优异,但是中国高考能够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够精通一个指定的整体知识体系以及是否具备刻苦学习并坚持到底的品质。”旧金山大学校长保罗·菲茨杰拉德博士说。

  据悉,今年录取的25人中,他们高考成绩都是所在省的前10%,有的甚至是前5%。因此,该校决定永久保留这个项目,并且不对中国学生设置名额配置,只要高考成绩优秀,面试合格,都可以前往美国读大学。

  清华向中学推先修课 明年在沪浙挂钩招生

  ■学生考核达标或加分■强调学有余力者选修

  高考的改革后,知名高校在选拔优秀生源上又出新招。2016年自主招生有变。清华大学上海招生组透露,清华近日针对中学生推出6门大学先修课程(CAP),明年将在上海、浙江两地互联网普及程度高的地区首次试点与自主招生挂钩。

  大学先修课程是否会成为高中生的另外一种学业负担?高校方面表示,大学先修课程应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选修。

  在浙沪试点衔接自招

  清华大学上海招生组组长薛平教授昨天透露,清华大学计划今年内将以慕课(网络在线课程)形式推出6门大学先修课程,类似于国外大学的AP课程,其中包括3门数学课、1门物理课、1门化学课、1门生物课,供高中学生选修。

  同时,清华将在上海、浙江这两个高招改革试点地区,试点将大学先修课程与自主招生衔接。“我们会对选择相关课程的学生进行线上测试和线下考核,同时进行专家组面试。当学生某一门课程的考核达到某一个级别,会根据学生报考的相关专业,考虑给予相应的优惠或加分体系。”薛平说,目前这个加分体系尚在讨论中。

  推出初衷是优中选优

  为何推出这一自主招生新政?薛平表示,现有的高考招考科目和难易程度,并不足以满足像清华这样的学校对学生的选拔,“在上海学业水平考试中,每年拿到全A 的学生超过3000名,我们想要优中选优。”

  薛平表示,清华大学先修课程和自主招生的关联度有多大,目前还在细化中,“并不是每个报考清华的中学生都必须上这个课程,先修课程只是提供了一个选拔渠道。”

  “我们会在上海选几个试点学校,比如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等,培训试点学校的老师,以便他们对选修的同学进行线下辅导。”薛平强调,这6门先修课程同时对上海其他中学的学生及老师开放。

  薛平还透露,清华大学正计划联合国内知名大学开发大学先修课程,并互认对方的测试结果,还计划将高中生选修大学先修课程的学分,在其入大学后直接计入学分。

  百所中学参与北大先修课

  北京大学此前已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于2013年2月正式启动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已开发8门课程,包括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地球科学概论、电路基础、计算概论,未来将加大基础学科、人文社科、前沿科学等课程的开发。

  北大考试研究院官方的网站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共有122所中学参与了该项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最早认可课程成绩。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在内的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理事单位正在陆续认可之中。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表示,中国大学先修课也许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世界上还可以有这么一种和应试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

  复旦大学招办透露,复旦此前确实和北大一起进行过相关研讨,复旦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大学慕课的发展,不过,在向中学推大学先修课程上,复旦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安排。另外,交大也表示暂未跟进这一大学先修课程。

【中国留学生听得懂课程听不懂笑话】相关文章:

听不懂作文04-12

中国留学生看瑞典02-10

中国留学生的“法国梦”02-10

中国留学生的留学故事02-10

中国留学生回国证明12-07

中国笑话和西方幽默07-03

也谈说学生听得懂的话07-17

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漂泊故事02-10

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叔叔”的故事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