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硕博导师带徒资格与科研经费挂钩举措引争议
近日,国内著名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正式讨论通过了《研究生管理的几项新措施》,直接将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带徒”资格与其所获取的科研经费“挂钩”:博导每招收一位博士研究生,至少须有3万元本人能直接支配的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不足3万元的,当年暂停招收博士研究生;连续3年因经费不足未能招到博士研究生,自行取消博士生导师资格。
《措施》还规定,每位硕导每届招收专业学位的硕士生最多为两名。每招收一名硕士研究生,至少须有1.5万元本人能直接支配的科研经费。
内部人士透露,明年在该院近300位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中,将有20多位因没有科研经费或达不到《措施》中规定的标准而不能招收研究生。
这种将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带徒”资格与科研经费多少直接挂钩的改革举措,不仅在四川是头一次,在全国也绝无仅有,因而引起不小的争议,管理部门则称,不能不分学科专业“一刀切”地推而广之。
“连科研课题都没有,还能称得上导师吗?”
过去评价一个高校教师是否胜任,主要是看学识水平和授课能力。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定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远没这么简单。
“我们推出这项改革的初衷是为培养合格的研究生。”华西临床医学院院长石应康解释道,“一个好的导师如果没有科研课题还能叫导师吗?没有科研课题就拿不到经费,导师又拿什么来培养研究生?怎么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研究生?”
对导师来说,培养研究生除了要有时间去指导外,更为关键的就是要有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提升研究生的水平。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部部长刘战培说,一篇优秀博士论文的科研成本需要4万~5万元,而国家拨给每个博士生的经费才9000多元,其他的钱就必须由导师来贴。
目前已申请到一笔100多万元自然科学基金的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博导唐红,对这项规定就表示赞同:“在国外,再有名的教授,如果没有项目没有经费,结局就是实验室被关。别说博导,连教授资格都免了。另一方面,能否争取到项目,得到经费,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科研质量。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培养从何谈起?”
“研究生不是导师的私人财产,不能单纯用经费衡量”
事实上,近几年在临床医学院真正拿不到课题与经费的是极少数,仅在今年,该院获得包括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杰出青年人才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就有35项,获准项目经费总额达1035万元,而这还不包括纵向项目和重大课题。
可能受此规定影响的少数研究生导师,却不太赞同学校的这项改革,他们对此提出质疑:“研究生不是导师的私人财产,培养经费应该由国家解决。导师有多少钱才能招多少研究生,感觉像是导师拿钱买研究生。研究生的数量应该由培养机构的能力确定,不应该单纯用经费衡量。”四川省社科院胡光伟研究员表示,无论硕导还是博导的资格,实际是一种对其学识水平的认定,不能说一时半载拿不到科研课题和经费就证明其学识水平低。
在胡光伟看来,目前申请课题除了要凭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还得依赖于“关系”和人所共知的一些“潜规则”。另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申报课题与经费的情况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后者因学科特点即便申请到课题,其经费也比前者少得多。倘若仅以科研经费多少来决定,很可能因此影响到社会学科的健康发展。
“千万不可搞‘一刀切’”
不同学科专业申报课题和经费的情况确实大不一样。据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一位负责人称,因为他们是技术科学类大学,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到的课题都比较多,每年拿到的各种课题经费都以30%的幅度增长,仅去年到手的课题经费就超过2个亿。对于一些不赞同的声音,石应康院长表示:“这对导师肯定有压力,它就要求导师自己得不断上进,这样才有课题,才拿得到经费。3万元这个标准是参照了四川大学制定的,这个门槛,对自身有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方面能尽心尽力的导师来讲,并不算高。归根结底,是对我们培养的研究生负责,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让真正想进一步深造和能够深造的学生进来,让真正合格的研究生毕业。”
四川高教管理部门一位官员称,在目前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还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单纯以科研经费的多寡来决定研究生、博士生导师该不该“带徒”和有无资格,还是显得有些过激和不够全面。
他认为,由于科研经费申报长期以来存在“僧多粥少”的状况,公平竞争的环境也未完全形成,加上学科特点的限制,因此将科研经费多少与硕导和博导“带徒”资格联系起来,必须因校、因专业、因学科而宜,千万不可搞“一刀切”而推而广之。
中国大学网考研频道。【硕博导师带徒资格与科研经费挂钩举措引争议】相关文章:
导师带徒导师总结02-04
导师带徒总结11-23
导师带徒徒弟心得03-07
公司“导师带徒”活动总结05-06
导师带徒总结(通用15篇)05-17
导师带徒徒弟心得体会04-24
石油钻井队导师带徒经验材料02-28
导师带徒徒弟征文:感念师恩(通用11篇)09-11
集团公司“导师带徒”活动实施方案05-07
有关导师带徒心得体会4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