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忘记那段历史 开始新的生活
满打满算为考研这件事奔波已经两年了。
自2010年3月起,我就开始收集考验院校的信息。事实上,萌发考研的念头是在寒假,又或许是大三下大四上,这终究是一个过程。最远可追溯到高考……
整个青年时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读书上面,父母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送我们读书,而自己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也变得习惯读书,似乎书中真有黄金屋,直到多年之后才明白读书或者说成绩并不能带给我和亲人期盼的财富,那种能实实在在让一家人过上丰衣足食生活的财富。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成绩排名是主旋律。成绩好,父母老师高兴,我也高兴;成绩不好,父母老师叹气,我暗自伤心。照现在看来,我实在是不会读书,因为不得其法,又或者说对于某些学科抱有成见以至于失去兴趣、自信。我从不是一个自信的孩子,自负自卑倒有几分合理之处,每次大考都是四平八稳,总不是自己真实水平的反映,但也不至于太坏,所以高兴不起来也伤心不得。如果要问我这20多年来最后悔的一件事,绝对是我选择了文科,而后落得今日这般境地。我曾多次思考这个问题,也曾与人谈过,但是我从心底一直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恨一个老师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我恨自己当初那个胆怯懦弱的自己,我恨自己当初心里为何那么幽暗封闭,才最终走上这条不归路。第一次考研期间自己没事的时候也经常会想这些问题。我发现其实自己还是有机会扭转这个局面的,那就是在大一转专业的时候,自己可以勇敢一点冒险一点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可那时自己确实不曾有那份眼光跟勇敢。虽然在既定的轨迹上我也获得了在很多人眼里看来所谓的成绩与荣耀,也让自己的自信心膨胀了一下。然而自始自终自己始终是自卑的,我无法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和己心的事,也就无法达到所谓的高度与水准。
井底之蛙
我试着跳跃窥探外面的秘密,我发现自己的每次跳跃看到的星空会很大,看那颗最亮的星星,似乎在和自己打着招呼,于是蹦啊蹦,却不知道蹦的再高也终究是在井中,每次落地都会摔得伤痕累累,星星啊星星你就不能掉下来抚慰一下这多情儿!
变形金龟
我迷失了自己,我想飞上天,但是沉重的肢体却将自己始终连着地面,我不是巨人,我无法承受那么庞大的躯体带给自己的煎熬。我的身体快炸了,谢谢你们在这时给了我一针,让我回到地面。于是我开始那种爬着前进的生活,像乌龟一样,那种实实的感觉。
得道成人
即使回到地面,也仍旧做着那些梦,梦见自己在鹰与龟之间转换。修行一番之后终得道成人。
寻宝记
某日得一君子指导,知世间尚存五道口一地,过了此地即为西方极乐世界。于是收拾行装直奔此地,见旁门众人则曰“天机不可泄露”,见同门众人则道“贫道看惯世人之妩媚谗言,遂自遁空门,是日得观音菩萨指点赶往无极山求取真经,纵艰难险阻,吾亦不惧。若吾未取得真经,宁葬尸荒野亦不归寺”。
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煎熬
凡经指点便觉茅塞顿开,开始在通向黄埔之路上“奋斗”。还记得为了拿到经验贴上的参考书籍奔走于各个书店之间,校内校外都有。每次带着那些“圣经”回到寝室往书架上一摆,总有莫大的成就感,心里似乎踏实了许多。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财政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会计学、保险学、金融理论前沿,很多课程都有两到三本参考书,有的甚至有四本,最后自买到了书将近二十本。自己似乎有些变态,仅仅是看到这些参考书便激动兴奋不已。其中隐含的难度足以让自己获得一种满足,仿佛可以证明自己在干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专业课的书敲定之后,还有公共课的参考书。数学一直是自己的骄傲,虽然上大学之后数学地位的下降削弱了自己对数学的感情与感觉,但是我还是自信自己的一套,先期以教材为主;英语自己则买了很多书如单词、阅读、完形,还为口语买了本叫美国英语英标俗称的书;政治则找回大学期间的政治课教材马哲、毛概、思修、近代史。其实后面才明白这其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从三月到六月,数学自己看教材,还像当初上高数课那样,书上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弄明白,课后习题,辅导练习题一并都在看、做;每天早上自己都在看英语的单词,听p3练口语;政治自己则从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开始看。那段时间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时代,早上六点多就起床,背着书包到综合楼找间人少的教室,很多次去的时候那边的门还没开,所以都要在湖边看一会单词。每天早上总是等到快要上课前的五分钟自己背着书包来到上课的教室,恰逢学院强调学风学纪,早上的课时不时还有辅导员去点名,自己全然不顾这些。其实对于学院的这种行为我始终都觉得是做作,至于在一些会议上还拿学风说事的做法我从来都是鄙夷的态度。自己从走上考研的道路,生活于我来说都成了三点式,寝室—教室—食堂,而这一切也被周围的同学看在眼里,我得承认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跟某些变态杀人狂从杀人的过程中得到满足的感觉很像。这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自己的进度很慢,原因有二:一是时间分散且少,二是自己的方法安排均存在问题。时间少是客观因素,无法改变,自己差不多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课余时间;方法问题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对于文字类科目,自己一直不得其法,妄想将所有的内容都记下,而自己的记忆能力却很弱,用哲学上的话说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安排问题则主张齐头并进,先期以教材为主,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神经病似的去练口语,即使这是我英语的一个软仂。毋庸置疑,这些都很大程度带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且经常会由于自身精力不足而感到力不从心,后来我觉得那完全是自虐。
六月十几号的样子,自己突然觉得三个月自己怎么只做了这么点点东西,也快要到假期了,开始反思,做了几个重大的决定搬到学校外面住、暂停口语、加快单词的记忆、终止政治教材的阅读、快速看完数学的教材。之后的一个变动是由于暑期的手工模拟实习,复试停止了半个月,事实上实习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时间方面,自己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好,很累,压力很大。好不容易等到实习结束,自己可以从新开始,但是到那个时间我的感觉是之前复习的东西差不多忘掉了大半,这也是自己在学生时代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也许根据记忆规律,这属于正常的情况,但是自己的遗忘本领出乎寻常,记性比不上一般人,所以有时自己真不清楚自己是笨还是聪明,自己的成绩是靠什么考出来的。实习结束的时间好像是在7月中旬,之后便开始所谓全心复习。我给自己规定的起床时间是早上六点一十,六点半的样子开始看英语,然后7:30吃饭,8点看专业课,下午数学,晚上英语。好像是这样的,自己现在对于这个安排都不怎么记得了,足见我的记性有多差。每天的的生活差不多都是那样,起床、看书、吃饭、看书、吃饭、看书、吃饭、看书、睡觉,一开始我以为我能适应这种生活,可是这毕竟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过,也许开始几天还能勉强坚持下来,十来天过后就行,换谁谁也不行,试想一下一个人每天22个小时以上都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睡觉,有几天他唯一说的话就是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对打菜的阿姨说“这个”,仅此而已。人都快疯了的样子,自己从未那么孤独过,从未意识到原来说话对我来说也是那么的重要。月底,我天天盼着我同学从北京实习回来和我住一起。8月初,他回来了,我对他说“你可回来了,我终于得救了”。那个时候,他对我来说就有那么的重要,我很感谢他的归来。从此我俩便过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看书不在一起,吃饭在一起,饭后还能摆哈龙门阵,一切归于平静……
8月的大部分时间状态都还不错,数学教,材差不错看完了,英语单词的第一遍也差不错了,专业课也完成了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正在进行中。遇到的问题是专业课的进度与效果均不理想,而后英语单词耗费了大量时间,最后记住的大部分还是自己之前便知道的,当然那本单词的大部分自己都认识也是一个事实。变故出现在月底,某某忙于准备司考没有时间写课程论文,于是请我代写,出于彼此的关系考虑自己便答应了下来。最后这篇论文用了我3、4天的时间。另一件事是,某某暑期在校上辅导班,准备出国,某日相见于北街,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原本和她已经断掉一段时间的联系,可是不知道是出于同情还是什么自己又和她沾上了关系。自己一直是一个多情的人,又或者自己是一个好好先生,这个毛病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9月情绪开始波动,隔三差五的胡思乱想,出现歇斯底里的状态。好像是这个时候开始进行英语单词的第二遍,而阅读的专项及完形填空的专项都一直在进行着,虽然进度是慢了点,状态还不错的,准确率也挺高,对于英语完成80分目标的信心也从未衰减,甚至还认为有90分的可能。而数学则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大全,进度一般,但是坚信这样扎实的基础还是会往150的方向奔。而专业则是完成国际金融,进入宏微观。专业的进度是自己最担心的,也曾不停地看经验帖,评估自己的状况,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将政治的复习推迟到十月。总体来说,自己心里对专业课的信心有些动摇,进度倒不是问题,效果堪为担忧,就像猴子搬苞谷,搬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情绪的波动也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我也试图控制、挽救,开始是采用日记的形式,不愿写日记的时候就给我亲爱的同学发短信发泄一下,还有就是看一下闲书,周国平的很多、张爱玲的很多以及其它。床上放了几本书尼采文集、《守望者语》、张爱玲文集,后面还找同学借了《内在的从容》,自己又买了《岁月与性情》,还在天涯书库上看了不少的
【忘记那段历史 开始新的生活】相关文章:
新的生活又开始了04-28
忘记它,开始新的生活五年级作文05-05
开始忘记吧04-29
转身,开始忘记05-01
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04-08
历史不能忘记04-28
新的开始11-17
新的开始11-06
新的岗位新的开始08-09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