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冲刺 认识论考点概括
认识论考点概括
一、认识的本质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①任何认识都是以观念的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②客体是认识的出发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认识。客体规定着认识指向和内容。
③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①认识包含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主体具有复杂的认知结构。必然会运用其所有功能,对对象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不仅直观,而且抽象;不仅反映当下,而且反映未来;不仅是“摹本”,而且是“蓝图”。
③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3.能动性与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
①实践是能动性与反映性统一的基础。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通过实践实现的。
②实践是联系主客体的真正中介。
通过实践,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
③实践把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
实践把客体提供给主体作为认识内容;实践又为主体提供加工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二、解放思想与更新思维结构的原理
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物质、能量过程联系的普遍现象,是事物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2)主体反映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通过信息变换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②客体特征信息;③编码信息;④观念信息。
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象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的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
(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
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重构的观念体系与对象之所以能够一致,不仅在于内容来自对象,而且在于主体的认知模式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2)重构同反映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是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
(1)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应向实践开放,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
(2)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作为政治理念的“解放思想”,其认识论内容就是更新思维结构,即“换脑筋”。
只有更新思维结构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
必须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
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
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五、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及其意义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从实践的`角度,以认识指导实践。从认识的角度,以实践检验认识。
(3)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反映一般,实践针对个别。二者有区别,必须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只宜“量体裁衣”,不可“按图索骥”。
②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形成符合实际的“预案”是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
③理论被群众掌握,化为自觉行动,付诸社会实践。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是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
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③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六、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七、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
1.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客观的符合度。纯粹的主观和客观都不能检验真理。
②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能够将主客观相比对,从而达到检验目的。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①绝对性:凡经过实践证明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②相对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
【考研政治冲刺 认识论考点概括】相关文章:
2013考研政治冲刺 辩证法考点概括12-04
2013考研政治冲刺 历史观考点概括12-13
考研政治冲刺 马哲唯物论考点概括12-13
考研政治马原认识论重要考点02-10
2013考研政治真题考点 哲学认识论01-13
2014考研政治马原题型考点:认识论12-28
2014考研政治冲刺单列知识点:认识论12-20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题型考点:唯物论12-28
考研政治考点预测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