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

时间:2024-10-13 20:40:44 俊豪 考研政治 我要投稿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

  考研政治(全名: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属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科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欢迎大家分享。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

  一、真题的重要性

  1. 把握命题规律

  考研政治真题是命题专家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的成果,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清晰地把握命题的规律和趋势。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的重点,哪些题型出现的频率较高,以及命题的角度和方式,有助于在复习中有的放矢,提高针对性。

  2. 检验复习效果

  做真题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真题的演练,可以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复习策略,弥补知识漏洞,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3. 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真题能够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氛围。了解不同题型的答题要求和时间分配,有助于在考场上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各种挑战。

  二、如何吃准真题

  1. 认真分析题目

  在做真题时,不能仅仅满足于选出正确答案,更要认真分析每一道题目的题干、选项和答案解析。理解命题人的出题意图,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是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解题方法不当,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总结命题规律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出命题的规律和特点。例如,哪些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哪些知识点容易以何种题型出现,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有哪些常见的陷阱等。根据这些规律,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3. 对比不同年份真题

  将不同年份的真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知识点的重复出现和演变趋势。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命题风格的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考试的要求。此外,对比不同年份真题还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三、抓住重点复习

  1. 明确重点知识点

  考研政治的知识点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同等重要。在冲刺复习阶段,要明确重点知识点,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高频考点、难点和易错点上。可以参考考试大纲、历年真题和辅导资料,确定重点复习的内容。

  2. 构建知识体系

  在明确重点知识点的基础上,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在答题时迅速提取相关知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关注时事热点

  考研政治往往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命题。在冲刺复习阶段,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事件,分析其背后的政治原理和意义。将时事热点与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方法与技巧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冲刺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因此,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复习任务和目标。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重点知识点得到充分的复习。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2. 多种复习方法相结合

  采用多种复习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复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背诵、做题、总结归纳、讨论交流等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在线学习资源和辅导课程,获取更多的复习资料和解题技巧。

  3. 模拟考试环境

  在冲刺复习阶段,要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和时间限制。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应试心理素质。

  五、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有分数比重最大,且三年的主观题均分布于该学科。2010—2012年马克思主义原理三年考研真题,命题特点有:

  1、各章节较有试题分布,基本不存在试题分布死角。

  2、试题命制呈现出“混搭”的特点。

  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特点及考研政治大纲提出的主要目标。

  3、反观三年考点,三年内考点基本不存在重复命题的可能性。

  如此,我们是否应该结合真题,排除掉相关考点,或者只从客观题的角度来理解呢?

  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性强

  1、历年考分都超过大纲的规定。

  考研大纲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考分是14分,但历年都有突破。2010年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0分,超过大纲规定6分;2011年单选3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1分,超过大纲规定7分;2012年单选2道,多选4道,分析题1道,共计20分,超过大纲规定6分。也就是说历年命题分数都在20分以上,超过大纲规定,占到总分100分的1/5,可见其在考试中的重要性。

  2、考题的涉及面较宽。

  除第五、十章外,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章节,而且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三、四、六、七、八章。涉及到第九章时主要考了正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命题面宽,且都是正面的。

  3、命题一般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一般都跨几章。

  如2010年的分析题主要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11年的分析题则主要是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2012年的分析题既涉及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又涉及到改革开放等问题,历史跨度较大。

  4、考试过程中也应注意个别章节会重复考。

  如第二章第二节就考过两次选择题,一次是洋务运动的局限性,2012年则又考了洋务派办的学堂。

  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容易出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们简称思修法基)这个科目是2010年考研政治大纲大调整后增加的科目。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个科目,考研政治的名称才有原来的“政治理论课考试”演变成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可见思修法基在考研政治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科目相比而言,是个较新的科目,至今已经考过三年,即我们有2010-2012这三年真题可以参考。思修法基在整个考研政治中占有18分的分值。而且从这三年的真题来看,都是严格的“421”结构。即4道单选题,每题1分;2道多选题,每题2分;1道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7道题,18分。

  1、命题考查的利与弊

  思修法基作为一个全新科目,是有利有弊的。

  先说弊端,第一个弊端,由于是全新的科目,命题老师也是全新的,命题经验不足,命题规律把握不准,几乎每年都有命题错误,例如前两年的考试,都有超出大纲的题目,在2011年的试卷中,有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居然重复了同一个考点,2012年分析题中的一个得分点与2010年分析题的一个得分点(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重复的。三年之内大题考点重复,也是违反命题规律的。而我们的辅导和复习,都是按照学科属性、知识重点和命题的客观规律去辅导的,没有规律的辅导,不是辅导,是“瞎蒙”,但是一旦命题官开始“瞎蒙”了,我们的复习就困难了,因为正确的套路是唯一的,而“瞎蒙”却是千变万化的。命题官的错误不会由命题官承担责任,只能由考生来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个弊端,就是因为思修法基只考过三年,已命题的知识点不像传统科目那么多,根据几年内不重复的命题规则,思修法基可以排除的已考点不多,这就意味着未考点比较多,复习的范围大,负担重。

  再说有利的一面,由于思修法基是比较新的科目,很多比较直观、正统、重要的知识点还没有考过,命题无须为了避开已考点而“剑走偏锋”,直接拿这些重点知识进行命题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更容易把握命题的重点。

  2、备考指导

  思修法基从其学科特点来看,是一门“看着简单,讲着困难,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科目,也即是一门极易犯“眼高手低”错误的科目。

  所谓“看着简单”,“一看就会”是因为思修法基,特别是思修部分,其知识性并不象其他科目那么强,很多道理,都是浅显易懂的,与我们的经验常识,是非观观念,善恶标准吻合的比较多,所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比较强,没有太多的智力和知识层面的挑战,因而也极易形成“轻敌”的情绪。

  所谓“讲着困难”“一做就错”是因为,由于考生都能看懂教材,对于大众化的知识,辅导老师很难切中要害,很难超越教材,甚至超越考生的视野,所以在考研政治辅导领域,其他科目的名师很多,而把思修法基这个科目讲得精彩而且管用的名师,并不多见。

  更是致命的,这里说的“一做就错”主要是就分析题而言的,因为思修法基部分可以命制分析题的原理和知识点,不像马原等其他科目那样明显突出,因此考生不知道要“背诵”哪段文字,但是分析题势必是要有个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也势必脱胎于教材中的某段文字。由于考生和辅导老师都很难把这些文字从教材的长篇大论中挑出来重点准备,因此一到考场上,考生往往就只能根据分析题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然后说文解字的去猜答案,把政治考试变成了语文的阅读理解,这显然是很难得高分的。政治的分析题,其实还是一道论述题,一定要找到教材中的原理,并结合原理去阐发,而这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相关文章:

2013考研政治冲刺复习吃准真题抓重点05-06

考研政治:掌握重点 研习真题10-12

考研政治哲学复习 抓重点强调考点05-06

考研政治准备冲刺 研读真题09-20

考研政治冲刺 结合真题 侧重细化05-02

2013考研政治冲刺加强真题训练05-06

2014考研各科冲刺复习突出重点抓要害04-30

2014考研英语 利用真题冲刺复习05-02

考研英语冲刺:真题复习从哪里入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