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达到高点后,连续5年减少

时间:2023-05-06 10:10:42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2012年达到高点后,连续5年减少

经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2012年达到2.32亿人的高点后,呈现连续5年减少的态势,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2012年的30.3%下降到2017年的28.1%。

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2012年达到高点后,连续5年减少

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何减少?未来是否会持续?该如何看待?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二产就业5年减少超1400万

一条条标准的生产线、众多壮实的“机器手臂”、数百平方米的的车间只有寥寥几人……这是东莞劲胜精密组件公司车间呈现的场景。劲胜精密组件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黄河介绍,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节省了70%以上的人力,以前传统工厂大概需要200名工人,现在只需要十几人,产品开发周期也大大缩短。“原来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通过加装智能识别等设备和软件,目前单条线可同时制造9种产品”。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开始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在提高生产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工。

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卡雷尔·伊鲁特认为,所有制造业工作中有60%的工作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他预计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需求将占到全球需求的40%,这将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在全球更具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机器换人”等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其相关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3年刚读硕士时,身边的人基本研究生毕业就可以找到比较对口、整体不错的工作,薪资还挺高,其他方面的待遇也都不错。但这两年和身边的学弟学妹聊到就业的话题时,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二产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匹配的岗位越来越少。”在北京科技大学就读的博士李阳对记者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在2012年达到23241万人的高点后开始减少,2013年和2014年较上一年均减少71万人,2015年较2014年大幅减少406万人,2016年减少343万人,2017年减少533万人,一直呈减少的趋势,减少的数量也在攀升。

济南大学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宋超对记者说,“一入工科深似海!现在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基础工作基本不需要人力了。我们学工科的如果本科毕业就找工作,不那么容易。”

制造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二产就业人员为何持续减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分析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存在着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步从工业化向服务型的经济结构转型,最终要实现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产业对就业拉动、经济贡献逐步减少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了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上升了8.8个百分点。

张丽宾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还比较严重,不少产能利用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第二产业就业需求减少是产业结构主动调整的体现。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产业转移、去产能等因素,二产就业人员减少也与环保要求提高有关。近年来,不少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限产、限排、关停。以河北为例,2017年前11个月,河北省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0.9万家,完成整治10.2万家,其中关停取缔无证无照、治理无望的企业6.9万家。

“当前,制造业要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建筑业要倡导绿色建筑理念,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第二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是正常现象,而二产本身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张丽宾说。

对此,择业中的工科学子们更有感受。李阳发现,“行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相近学科之间的交叉效应越来越明显,对我们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和材料各个学科相互交织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尽管二产吸纳就业有所减少,但不论是求职者还是专家,都承认这一趋势未必是坏事。客观上看,相当一部分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力从事苦、累、甚至危险的工作,工作条件差,对劳动者本身还可能有一定损害。这类岗位由机器代替,也是制造业进步的表现。

三产成吸纳就业主渠道

二产就业人员减少,三产能否担起重任?张丽宾认为,“未来,产业转移将会持续,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将稳定在一个比重。参考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第二产业可以稳定在20%左右,第三产业则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同时张丽宾提醒,“目前新的增长动能还没有真正占据主导地位,新的就业机会在增加,但劳动者技能转换需要时间。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被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也认为,在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的情况下,就业结构性矛盾面临更加突出的形势,主要表现为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更加困难,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挑战日益突出。

二产就业人数不断减少、要求显著提升,相关人员的就业该如何保障?张丽宾说,“我们在人才培养供应上应坚持需求导向,加强教育培训,持续提升劳动者素质,不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供给。”

从求职者、从业人员来看,相关调查显示理工科学生深造比例近年来明显上升。“我能做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学历,拓宽知识面,掌握新技术,争取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李阳表示。

一些人选择深造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将目光转向了蓬勃发展的服务业。李阳说,“身边不少工科生求职者选择了与所学专业并不匹配的工作,到服务业领域就职,如做管理培训岗、人力资源岗,还有的做销售、IT相关岗位等。”

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引起重视的一面。多位专家指出,有必要继续观察二产就业变动,特别是分析其持续下降的背后,除了企业转型升级之外,其中制造业不景气、利润率偏低等消极因素有多少,防止产业空心化。

【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在达到高点后,连续5年减少】相关文章:

北京考生人数减少 高考录取率将达到79.5%05-0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 就业渠道更宽04-27

达到04-30

连续梁桥的先简支后连续T梁设计04-29

中国力争到8月底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04-30

你希望5年后达到什么成就?09-28

减少空间碎片中国在行动05-02

减少或避免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产生的施工控制05-0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今年力争达到88%04-30

如何减少孩子入园后交往中的问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