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该端怎样一个“饭碗”

时间:2023-04-30 16:37:44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毕业生该端怎样一个“饭碗”

    不妨当成一种磨砺@毕晓哲

毕业生该端怎样一个“饭碗”

  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每月2000余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乃至“月光”,在我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特殊的技能和才华,更没有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哪一家企业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给刚入职的他们定高薪。更何况,多数毕业生被招聘上岗是作为普通劳动人员来对待的,他们原本就应该拿相当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这没什么可稀奇的。

  另外,刚入职者薪酬低一些未必是什么坏事。至少可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至少让他们学会如何更科学的“理财”。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不应该好高骛远,未来的成功正是建立在低层工作岗位和低层次的收入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初入职者不应该有“一口吃个胖子”的不切实际的心理,工资收入水平低一些反而是一种锻炼和磨砺。

  工资增长机制更重要 @刘义杰

  简单说来,毕业生起薪低没问题,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工资的提升就可以。也是符合市场人力资源规律的。但问题是,我们的现实是,毕业生起薪低,职场老人的工资也低。换句话说,关注毕业生起薪很重要,关注职工工资增长体系的建设更重要。

  不妨举个例子,2013年,济南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48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667元,平均到每月只有2970元,其他二、三线城市也好不了哪里去。可以看出,毕业生起薪和其入职多年后的待遇,本身很难有质的飞跃。工资没有质的提升,多年后又要养房、养家,其背后的压力恐怕更可怕。可以说,年轻人啃老不成问题,但当所有人都在啃老,那就很可怕了,那说明所有的人都是入不敷出,都是在啃食前人留下的财富,这种紧迫性是收入分配改革应该考虑和担忧的。

  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王言虎

  要知道,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只是简单的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择业时考量的,除了物化的薪酬外,还有兴趣、安全感、归属感等。薪酬低,并不代表毕业生能力低。有些人追求的,或是兴趣与快乐。并不能用简单功利的薪资水平来考量。

  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而言,所谓就业,不只是一个饭碗的问题,还是一个寻求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问题。实际上,对很多“失业”大学生、“啃老族”来说,并非无法就业,而是没有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工作之后的“自愿性失业”。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就一定要怪教育与社会。四年时光,白驹过隙,有些大学生“不在游戏里变态,就在恋爱中变坏”,浑浑噩噩,将大好青春浪费,难以就业,也实属必然。只是所谓毕业生就业难、起薪低,包裹着太多变量,似不能单纯将板子打在毕业生身上。毕竟,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扛不动一个异质性太过复杂的社会。

  别放大“啃老”恶意@任小康

  其实,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观念浓厚的国度,孩子只有踏出校门才意味着成年,父母此时的接济往往成为很多孩子自食其力、感恩上进的原始动力,是亲情互动中最动人的符号。

  尽管适度接济不必过度批判,但我们也必须警惕接济变成了啃老。前几日,有媒体报道:29岁的徐青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爸妈将其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用法律手段制止“啃老”颇有破冰意义,但也是无奈之举。值得追问的是,这背后仅仅是徐青的个体悲哀么?要避免这种变化,需要年轻人树立自强、自立、自尊意识,也需要家庭教育适度纠偏,该断奶时就断奶,更需要学校真正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社会管理者在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上拿出更多务实举措。

  @苗凤军 现在新毕业生最要做的不应该是叹息自己的工资低,待遇不好。应该在参加工作后,学会适应这个社会,要学会爱岗敬业,通过在新岗位上的锻炼,让自己学会更多的社会经验,学会更多的知识。只有自己努力了,奉献多了,薪水总会有提高那一天。在工作中挑肥拣瘦,对于薪水又相当注重,没有拼搏奉献精神,这样的年轻人,永远不会进步,要想获得高回报,只能是天方夜谭。

  @碗美美 我们不能看到“月光”,就简单的打上“坑爹”的标签;看到毕业生起薪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就“哀其不争”,怒斥其不努力。相反,“月光”和“啃老”更该理解成,应届生发给社会的“求助信”。也许,如何谨防毕业生,“被动性”啃老?如何提高毕业生入职薪水的“起步价”?才是全社会亟须考虑的问题。

  @纪鹏 尽管毕业生们在求职、工作的道路上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波折,而不管怎样,他们都应尽量自食其力,别再啃老了。面对毕业生啃老问题,我们期待围观者冷静观望,切不可盲目抡起道德大棒就打,也不要视而不见,唯有冷静、理智地看待问题,才能把这结打开,而不是系上更多结。

  @史洪举 应届毕业生起薪低不违背当前就业形势,不必大惊小怪。不过,有关部门应从长远考虑,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政策,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应届毕业生也要及时调整就业观,顺应社会形势。未毕业大学生更要引以为戒,就读期间多学习、多充电,提升自我含金量。莫要荒废四年光阴,待到毕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看看我们周围的现实,企业工人工资平均也就是两三千,靠一个人来维持全家生活,根本不可能。自己的钱不够用,不得不去“啃老”。

  @小丸子害怕锅 大学专业设置要合理,要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要善于火眼金睛,把称职的大学毕业生招聘到单位来,人尽其才。另外,当然是大学毕业生个人与家庭都要把“啃老”现象作为一种弊端加以割除,真正让孩子早日独立起来。

  @小明 现在的年轻人在家庭中养尊处优惯了,踏上社会后这身份可能一下子没有逆转过来,家长选择“接济”也是有的。也可能某些家庭经济优越,只求孩子有一份正当职业,家里有条件让他(她)啃。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如果选择远离父母羽翼,远走高飞固然值得点赞,但是边工作边“啃老”似乎也没可以批评的理由。

  @火影不再忍 节约习惯、理财意识、责任观念的三方面的缺失,导致了90后群体月光族、啃老族占很大比重的现状。起薪虽只够买半部iPhone,但依然是年年递增的趋势;但如果不能弥补这三大缺失,就算给了毕业生们一整部iPhone的起薪,也照样会出现“月光”、“啃老”的情况。

 

  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来自35万余份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就业率和毕业后月薪等调查数据,到底有没有水分,这一问题可以先放在一边,公众尤其是90后及90后的家长们首先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到底需要给90后毕业生们一个怎样的饭碗?或者说,90后应该去争取一个怎样的饭碗?当下90后获得就业机会,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就业环境,以让他们拥有一个起码的饭碗;同时,政府也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行业间、体制内外的收入差距;还要完善各项福利制度。

【毕业生该端怎样一个“饭碗”】相关文章:

端牢中国饭碗确保粮食安全心得05-14

您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怎样的空间呢?05-02

我们该继承怎样的传统04-27

该怎样学习作文01-29

饭碗的作文09-22

该怎样学习500字作文04-28

该怎样处理人际关系03-05

统计该怎样以人为本?04-27

该怎样安排宝宝的冬季饮食05-02

求职信该怎样写?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