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湖南省各方协力同心破解就业难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特殊背景下,面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发挥思想教育工作优势、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3月9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在长沙召开全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努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座谈会,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精神,探讨当前如何发挥思想教育工作优势,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7所高校以及企业代表湘潭钢铁集团的负责人在会上发言。大家畅所欲言,交流前段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经验和心得,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对策。
强化思想教育针对性
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
李红:2009年需要就业的人数预计超过36万人,比去年增加13.6万人,而今年同期到学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及提供的岗位数量显著减少,签约率大幅下降,就业质量明显降低,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严峻的形势增加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让缺乏社会经验、心理不够成熟的毕业生深感焦虑,毕业生的基本权益和身心健康面临极大的挑战。这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栾永玉:思想政治工作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尤其是在舆论引导、心理辅导、活动指导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毕业生的信心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特别要帮助毕业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更加务实、更加科学的就业观念。我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报等校内的宣传阵地,积极宣传就业政策,使广大学子对政府的就业创业政策有一个正确认识,从而树立就业信心。并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宣讲,使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有个科学判断和定位。为避免毕业生因心理或情绪影响就业,我们积极加强心理辅导。免费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并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心灵影院等形式,为其舒缓压力、排除紧张情绪。
黎大志:学校及时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就业观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看待当前形势,积极应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才成长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提高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就业。前不久我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效果是明显的。
李志明:今年我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418家企业与会,提供了4000多个岗位,多数为一些中小企业和一些民营企业。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就业岗位,而是需要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就业预期。我们购买了一套清华大学开发的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大一就作为必修课开设,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讲座。
赵振营: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这些年我们党政一班人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制定了系列的优惠政策,使人才引得进。每年计划招聘大学生都在300多人,三年累计达到1100多人。投资建成了大学生公寓,可容纳1000人,让大学生有“家”的感觉。积极解决部分大学生婚后两地分居及妻儿工作、上学问题。各单位还设立了大学生接待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大学生留得住。同时,还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快成长,以事业培育人。同时,作为企业代表,我们也真诚希望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多用“我能干什么”衡量自己。增强择业的独立性,适当调整自己对行业、职位、薪酬的期望。
加强指导服务
帮助解决就业各种困难
杨士雅: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今年我们将积极完善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开展人才市场毕业生“服务月”、“服务周”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主动为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档案等“一条龙”服务。完善就业见习制度。在目前已建立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在省、市两级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实习见习基地,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规模。
刘正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实名制分类建立个人档案、基础台账和数据库,并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优先享受政策,全额享受补贴。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信息、职业指导、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办理等服务。与教育部门配合,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李红:全力提供就业信息和推荐服务。教育工委和教育厅组织编印了毕业生生源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为学校和学生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督促指导全省高校举办了7634场次的校园招聘活动。下一步将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设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风险管理和就业工作监督检查。
胡岳华:学校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180多家行业单位建立了稳定联系,每年来学校举行专场招聘会,今年举行的三场行业招聘会有590多家单位参会,与1800余名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还与西部矿业、中铁五局等3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今年有120多名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工作。先后与30多个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两年来有10多个省市组团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在全国27个省市建立了628个毕业生就业基地,每年组织500多名毕业生到基地接受岗位锻炼。去年学校有25%的就业信息来源于基地,今年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有60%以上选择了就业基地单位。
李伯超:学校开设了就业培训与专题讲座、建立指导学生就业的专题网页。组织开展“模拟招聘会”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建立和完善了就业信息员制度,从校、院、班三级,不断完善和充实就业信息搜集和发布渠道。为整合各种资源和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先后派出近40组100多人次,赴省内外进行就业市场开拓。先后举办了中小型招聘会122场,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去年12月5日举行的大型供需见面会上,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180多个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2600多个。学校还拨100万专款,对家庭贫困学生就业开展资助,解除这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济紧张的后顾之忧。
陈雪楚:立足各级团组织,整合各方面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同时针对学生在创业中遭遇挫折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疏导。决定成立以专家、企业家等为主体的“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到高校巡回讲座,指导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出大学生手机报,周一至周六定时提供手机彩信,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建立一批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岗前培训,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陈冬林: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正式将指导课以公共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报告会,加强就业主题教育。确定了“依托农业、校企合作、立足本省、突出重点、加强西部”的就业基地建设思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打造了高效、快捷、高质量和富有本校特色的招生就业网,自主开发了功能强大的就业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系统。
积极引导推动多种形式就业
李红: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选调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尽快出台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七条措施的具体意见,争取政府扩大和增设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省级项目,争取省政府将选调生省级项目计划由每年400人,扩大到1000人。建议并争取省政府增设“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社区”省级项目,组织高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乡镇、村和部分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服务期2年。建议并争取每年选派2000名医卫类毕业生到乡镇社区卫生院(室)志愿服务,服务期2年。
杨士雅: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计划。同时,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对于“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要求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享受增加7分的优惠政策;报考县以上公务员的享受增加5分的优惠政策。乡镇事业单位有人员编制空缺的,可按程序免试聘用。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参加开发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户口不迁,来去自由”。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地区就业的,可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对录用到艰苦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试用期满合格后,级别工资可适当提高。到艰苦地区或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可适当高定。
强化激励作用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刘正华:积极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资金,全面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对全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组织参加创业培训,将小额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倾斜,对登记失业且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提供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按规定给予贴息扶持。对具备条件的院校全部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鼓励和引导院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执业资格“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栾永玉:学校构建了“公益助学+创业+就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所创建的滴水恩大学生公益创业社团,在国内首次以“公益创业”为主题注册的“滴水恩大学生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首开了国内第一门《公益创业学》课程,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目前在校学生已注册成立了5家公司,还有5家正在创办、注册中。
章怀云:学校在提供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已经有一些学生在这个方面起步较快。建议工商部门和银监部门出台配套政策,落实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注册资金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的优惠政策。
【湖南省各方协力同心破解就业难题】相关文章:
破解机械波难题04-29
民办校生存难题如何破解05-02
教你破解考研数学复习难题04-27
各地采取多项举措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见实效04-30
破解难题后的滋味_500字11-12
新技术破解有机废气处理难题04-29
关于破解社区养老难题的对策建议03-16
抓住最好时机破解“三农”难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