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走出求职误区
“求职今日意如何?择业艰难百战多。围城座座旌旗展,问君欲乘哪趟车。”这首打油诗是NCR金融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汪大正先生在北京大学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的即兴之作,众多与会者认为这首诗道出了心中的困惑与无奈。
企业究竟想用什么样的人?毕业生如何择业?笔者有幸请汪先生当面答疑解惑。
忠告一:企业看重的不是你的求职技巧
“目前的一些就业指导,往往只是给毕业生介绍一些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缺乏给予求职者思想或观念的一些指导与点拨;而一些有关求职的书籍则使毕业生过于关注应聘技巧,这有百害而无一利。”汪大正举出了个例子:某公司有个职位空缺,一位求职者依照所了解的求职技巧如法炮制,故意表现得很外向,却适得其反。因为这个职位隶属财务部,需要有精通专业知识、做事踏实,而此人的表现只能证明自己不适合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就算一些毕业生凭借面试时的着意表现进入了企业,但如果工作态度有问题或能力不够也还是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更何况面试确实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就象歌手大手大赛中由于多种原因获奖的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人,因此求职者不能将职业成功的宝都押在求职技巧上。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求职者对专业的理解程度和工作态度是否认真。毕业生最好是更多注重自己的全面素质,将本色的自我展现出来。所以择业时,除了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外,应该多关注当今社会对应聘者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和个人素质有哪些客观要求。万万不要凭借“求职就这几招”敲开事业成功的大门。
忠告二:小马过河要知己知彼
童年时小马过河的故事今天对求职者仍有启迪。小马过河不能听老牛的,也不能听小松鼠的,只有自己试一试水深水浅再定夺。这是汪先生的忠告。尽管择业时是双向选择,但对工作经验为零的大学生来说,选择的自由更多在用人单位一方。“车”上的“座位”有限,而求职者的数量却远多于此。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切忌将择业过于理想化,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需要给自己切合实际的定位。尤其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不少人考大学填志愿时很清醒,先把自己最想报的志愿学校列出,然后退而求其次。但择业时却有点发烧,宁高勿低,非著名跨国公司莫属。汪先生告诫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可以效仿盖茨,但你毕竟不是盖茨。他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路——弃学从商,他成为了世界首富;你未必行。”
忠告三:如何度过“水土不服”的适应期
新工作的大学生与老同学聚会谈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对工作单位的抱怨,现有的工作如何不适合自己。汪先生形象地将其比作刚学骑车的人。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学会骑车,给他什么样的车他都会摔跤,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掌握骑车的技巧。因为从熟悉的学校环境到陌生的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不仅如此,用人单位也是在用要求员工的标准来要求新人,对于新人来说,自然压力不小。不过不该只看负面的东西。试想是谁使刚毕业的大学生实现了工作经验的零的突破,其实就是让他抱怨不停的第一家录用单位。因此对第一个接纳自己的单位应该心存感激。
忠告四:职业时髦不可追
穿着追时髦,择业也有追时髦的。哪个行业热,就向哪个行业钻。不过有一热就有一冷,热门行业也会冷下来。不少人抢着进入IT业,不愿进传统行业。孰不知象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也没有放弃发展传统行业只重IT,加入传统行业的人也大有人在。放弃自己的专业改行等于砍掉了自身优势。当个人的专业所限不能马上进入热门行业时,最好量身择业。据汪先生介绍,公司有几位机电专业的工程师,他们没有放弃所学,盲目跟风,而是立足本专业,脚踏实地学习。目前,这些人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而且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英语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成为公司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已被送往国外接受管理培训。因此汪先生建议所有刚离校的大学毕业生只把求职看成自己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充分认识到事业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象一场马拉松比赛,不能靠一时的幸运。开始跑在前面的未必是最后的优胜者。因为比赛需要耐力和韧性。人生也如此。
【如何走出求职误区】相关文章:
如何走出夏季饮食误区04-29
环境新闻如何走出负面误区04-28
如何走出家庭饮食误区04-28
如何轻松走出留学英国签证误区04-30
走出排量误区05-03
走出备课的误区04-28
走出信仰的误区04-27
走出科普的误区04-27
走出儿童饮水的误区05-02
走出误区,走近成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