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8篇【推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以及相关的词语,积累语言。
技能目标: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重点和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青蛙、小鸟和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靠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1)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动笔勾现画出有几个自然段。(教师 巡视指导)
(2)抽一男生朗读,其余学生 评议。
(3)抽一女生朗读,和男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师生评议。
(4)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结合思考题想一想,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生自由提问)
2、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还是要靠小朋友们自己来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课文是什么意思,这些不懂的问题读课文后能不能弄懂。(学生 自由朗读)
[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自己能解答所提出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读,议议,练练。]
(1)抽生回答学生 在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教师 点拨。
理解“井沿”:
问:这个词在哪个自然段?抽生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联系图想一想什么是“井沿”?(出示“井”图,抽生说“井沿”在哪儿?再抽生指“井沿”在哪儿,并把小鸟和青蛙按各自所在的位置摆一摆)
[教师充分利用书中放大的插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井沿”,弄明白了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位置。]
理解“无边无际”:
这个词在课文的哪句话中,请找出来读一读。(小黑板出示句子,生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出示句子“我飞了一百多里”,并指导朗读)
过渡: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在得很哪,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哪些话是大话?
理解“大话”一词。
过渡:“大话”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还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
[从理解“无边无际”到理解什么是“大话”,教师循着学生质疑的顺序依次解疑。并对每个疑问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己见,尊重不同意见,直至理解到位。]
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什么。
①同桌分角色朗读。
②男女分角色朗读。
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俩在争论什么了,说说小鸟和青蛙哪个的看法对呢?
3、读后悟理,揭示寓意。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
[教师提出了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代替了本来想对学生进行讲解的内容。这种启发式教学代替了注入式的教学,既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体现了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这个问题的讨论,为思考题“学了这篇课文,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奠定了基础。]
(1)找小鸟说对的原因(同桌讨论)生讨论后教师 小结。
(2)找青蛙说错的原因(联系图想)抽生回答,教师 点拨。
①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② 从“笑”字可以看出青蛙自以为是。
教师 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他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得很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
学到这里,哪个小朋友给我们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经过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逐步认识了青蛙的错误,进而深究“坐井观天”的含义。]
上课前老师说过了,《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这个内容以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揭示寓意)
[教师对应课题,又联系课前课后,启发学生体会课文的寓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拓展创新,深化理解。
1、齐读课文。
2、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天会是怎么样的?它会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说学了本课后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初步做法,值得提倡。]
四、教师 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图)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图) 井口那么大 目光短浅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单元要点:
1在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对特殊含义的语言的理解。2通过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话和写文章更有魅力。3收集精彩的格言警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开阔我们的视野。
1、诗人
阅读提示:
本文是一篇特殊的说明文。它说明的对象是让人感到神秘与仰慕的诗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学习目标:
1、掌握12个字,认识9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
4、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
2、语言的魅力
阅读提示:
《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课文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
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
4.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有魅力的语言。教学重点:
能抓住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并练习写一句有美丽的语言。教学难点:
对语言具有魅力的原因的感悟。教学准备:
找一段关于“春”的资料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东方之珠教案设计
课文的第二、三、四、五为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另外,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合作讨论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中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点出香港回归)
(出示图片地图)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它面积不大,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人们把他称为“东方之珠”。(板书:东方之珠)
二、学习课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香港去看一看,具体去感受一下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明珠。请你们打课本第24课。
1.请你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香港的。
你知道了吗?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香港?指名回答。(学生边说师边板书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课文从四方面介绍了香港,请你们看提示(出示学习提示)把自己喜欢的那一方面,在小组内多读一读,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在组内说一说。
你想介绍哪一部分?指名说。(出示段落内容)你能先读一读吗?
有谁也喜欢的是这一部分,能继续说说吗?
“万国市场”我想你们一定想到那里去看一看。走快随我来。(出示图片)
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港是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去的地方。指名叫上你的伙伴一起读。
过渡:“万国市场”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港的经济的繁荣。他还有一个美称你们知道是什么?
有谁喜欢的是这部分,能说一说吗?指名汇报
美食天堂多么诱人的地方,快来读一读,读出你品尝的味道。
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下面我们要去的是你们最爱去的'地方,猜哪?
都有谁学习的是这部分,能说一说吗?
海豚和海狮有怎样出色的表演读一读吗?(划线)指名读
我相信你们这个能读的非常好。(出示填空)
你觉得海狮和海豚怎么样?我想你们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同桌读一读。
让我们再来看看着美丽的海洋公园。
过渡:我们看到香港经济的繁荣,品尝一应俱有的美食,又游览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现在天色已晚,此时进入我们眼帘的是……
书中是怎样描绘的一起来读读。读了这段有什么感受?
那咱们就去欣赏这美丽的夜景。(出示课件)学生看完后,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这么美丽的夜景,真是让我们留恋忘返。谁愿意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屏幕。
三、小结:师指着板书说。
我们看到了应有尽有的万国市场、知道了一应俱全的美食天堂、游览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欣赏了夜幕下灯的海洋。有的同学还有一游未尽的感觉。下面就请同学分段来朗读课文,我们共同再来欣赏这“璀璨的东方明珠”。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小学第三册语文第14课 P63-64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独立孤立的看问题,设计本节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进入爱学、乐学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的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葫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自然段。
1、出示教学挂图1并说说挂图的内容。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填空。
(种葫芦) ( ) ( ) ( )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积累词汇。
( )的小花 ( )的葫芦藤
( )的小葫芦 ( )的叶子
5、这些葫芦后来收获了吗?这课文哪一段写了这个情况?
6、读第4自然段,质疑: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读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这几个词语。
4、指导朗读2、3自然段。
5、解疑:因为不治蚜虫,小葫芦变黄了,所以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理解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3、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巩固延伸。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七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会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同学间的情谊。
教具准备:
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问题导入
你喜欢气球吗?为什么?
(预设:喜欢。因为气球会带给我们快乐。)
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看看气球会给文中的小主人公带去什么?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并交代自读要求:读准音,读通句,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画出自然段。
2、(1)这儿有许多气球(出示),一起看看他们叫什么名字?(认字)
科 亚 呆 始 猜 拴 逗
会组词吗?
(2)出示词语,试着用其中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3)出示儿歌认生字:
病床躺着科利亚,
静静躺,呆呆望,
张大眼睛四周看,
绳子拴个红气球
逗人笑脸表问候,
一片真情暖心房。
三、 范读,学生认真听,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同学们不能去看他,放了一个气球去问候他。)
四、 讲读课文
1、医院对得传染病的人有什么规定?什么是传染病?
(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2、科利亚在忍受病痛的同时,他能做些什么?
(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外。)
3、心情怎样?出示第二段。将体会到的用读的方式读出来。
4、这几天天气阴冷,我们班许多同学都生病了,谁来说说生了病有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读读。
5、哪个词最能体现科利亚的心情?
(静静地、呆呆地)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静静地”说明病房里真安静,没有一个人跟科利亚说话;“呆呆地”说明科利亚也不能做)
带着对词的理解再读这一句。
6、引读
(1)科利亚就是这样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跟读)
(2)科利亚就是这样每天打着点滴,寂寞地望着窗外,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跟读)
(3)科利亚就是这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跟读)
7、这时他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说出来。
(预设:孤独、郁闷、伤心、难受、孤单……)
8、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在想什么?
(预设:想爸爸、妈妈,想病好了,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玩耍、游戏;想同学们来看望他……)
9、再读,深入体会。
五、学习第三、四、五段
1、就在科利亚望着窗外发呆的时候,突然,他看见了什么?
(他看到一个红气球在窗外停了一会,还一上一下地动起来。他还看到红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2、我看到教室里有51张可爱的笑脸,谁会用“可爱的”说一句话?
3、如果你是科利亚,现在心情很么闷,一个红气球在你窗前停住了,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
用笔画出科利亚高兴的语句。
用高兴的心情读“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4、米沙他们在窗外干什么?为什么气球要先停住,然后再一上一下地动?
(同学们想跟科利亚说话。)
同学们想透过笑脸,跟科利亚说什么呢?(预设:科利亚,你快点儿好吧,我们还等着和你一起学习、游戏呢!……)
5、这普通的气球代表什么?
(预设:问候、心意、关心、祝福、惊喜……)
小结:红气球折射出的是教室里朗朗的`书声,是操场上的奔跑和欢笑。
透过这个红气球,科利亚的心飞到了窗外,飞到了小伙伴的身边.传染病房把科利亚和伙伴们隔开了,但它无法隔开孩子们的心.这窗前的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离开了“真没意思”的病床生活,回到了小伙伴的身边.科利亚“高兴地笑了。”
6、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问候、关心过身边的人?
(预设:学生谈同学,谈夏勇同学)
出示,播放学生为夏勇献爱心的活动场面。同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将我们的爱献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7、在平时的学习中,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爱心方面的成语?
(预设:鼎力相助 情同手足 千里鹅毛 雪中送炭 助人为乐 情深谭水
驿路梅花 血浓于水 情重如山……)
板书设计:
问候 心意 祝福 关心 惊喜 爱心 笑脸……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通过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在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而体会。另外,我还注重了学生的积累,尤其是成语的积累,别看学生才二年级,他们已能说出不少关于爱心的成语,令听课的老师刮目相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4.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5.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像力。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准备]
电子幻灯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火车____
洗衣____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
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