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6《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

时间:2023-11-22 07:19:33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6《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6《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6《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接着了解“我”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感受“我”观察的细致;然后自己观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观察一种动物、一种植物或一处场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设置悬念

  1.板书“的草地”,并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2.补充课文题目,鼓励质疑: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看到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3.过渡: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去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神奇,探索它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文题即文章的眼睛!开课伊始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质疑,将“金色的草地”设为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对感知课文内容的渴望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

  自学提示:

  (1)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识记字形。

  (2)课件出示词语:

  蒲公英盛开玩耍叫喊打哈欠钓鱼而是观察合拢有趣喜爱睡觉

  (3)理解词语。

  ①“合拢”“打哈欠”等词语可以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②对于“有趣”等词语可以放在语境中理解。

  ③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查词典来理解。

  (4)指名读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5)巩固识字。(课件相机出示重点会认字)

  ①“蒲”读pú,用加一加的方法帮助记忆。

  ②出示“英”,学生理解字义并组词。

  ③区分“耍”与“要”、“钓”与“钩”、“欠”与“吹”、“拢”与“笼”。

  引导学生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记住字形。

  ④借助偏旁来识记“喊”字。

  (6)指名逐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三、梳理层次,初解悬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另一件事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变色的原因。)

  3.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4.把自己不懂的地方与小组里的同学进行交流,小组内的同学尝试着帮助解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梳理学生的疑问,初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静静地读书中去更好地思考、感悟,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四、观察示范描写含羞草的优美句子,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蒲英盛耍喊欠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蒲: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英:下部的撇上端要出头。

  盛:上大下小,要注意部件的比例。

  耍:上面是“而”,下面“女”的横要长而平。

  喊:右侧外部是“

  ”。

  欠:注意两个撇的写法。

  4.课件展示笔顺,学生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书写。

  6.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内容。

  设计意图: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掌握书写生字的要领;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易错的字进行指导;通过课件演示笔顺、教师示范来指导学生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从而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五、布置作业,激发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探究其奥秘。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鼓励学生多读书且要读出感情;搜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受

  1.播放课件,伴随音乐,教师激情描绘美丽画面:窗前的一大片草地上,美丽的蒲公英盛开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蒲公英,仿佛是一个个金色的小精灵。放眼望去,草地上布满了耀眼的金色!一阵轻风拂过,整个草地泛起金色的波浪。置身于金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令人陶醉,随风而起的那细细的绒毛,轻吻着我们的脸颊……

  2.交流欣赏画面后的感受。

  3.揭示:这样美丽的草地,这些可爱的蒲公英怎能不让人留恋?怎能不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乡下那片金色的草地,一起跟随作者的描绘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板书课文题目:金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在语言情境中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在开课伊始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金色的草地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切实地感受到其美与趣,丰富学生的美好想象,让草地的美通过优美的音乐、图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只有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他们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所传递的美感与深情。

  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1.这片金色的草地,那朵朵盛开的蒲公英花,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你能快速找到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两句话吗?(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2.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和可爱?请结合默读要求,独立学文。(课件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体现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句子,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3.你能用欢快的语调朗读课文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激发学生探究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的欲望,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围绕中心去感受、品悟。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通过勾画具体的语句来感受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三、读演结合,情境再现

  1.结合第2自然段的相关词语,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当有学生找到相关的词语时,教师便在课件中相应地强调,并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词语加以理解、感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的意思。

  (2)你能通过“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体会哥哥的心里在想什么吗?

  (3)那么请你也学着作者用“一本正经”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4)弟弟为什么“假装打哈欠”呢?弟弟又在想些什么呢?

  可借助课文插图体会弟弟的想法及做法哟!

  2.过渡:多么可爱的兄弟俩!一个努力去装,一个又乐于配合,兄弟俩沉浸在吹蒲公英游戏的快乐中!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份快乐表达出来吧!(指名读)

  3.组内分工,合作表演,体会兄弟俩的那份快乐。(小组内分工,要有表演者和文本朗读者。)

  4.请一组同学表演展示,师生评价。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设计动作。

  5.过渡:同学们玩得如此开心,笑得那么灿烂,一定是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是吗?那就把这份快乐融入朗读之中吧!

  6.再次读文,指导朗读。

  7.小结:这美丽的蒲公英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充满了童趣,引领学生通过表演、朗读把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把在草地上玩耍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以读促悟,以演辅读,升华情感。

  四、细读文本,学会观察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个时间点草地的样子。

  2.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和每个时间点草地的样子。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进行指导,完成填空题:

  (1)早上,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变成金色的了;傍晚,草地又变成绿的了。

  (2)请按照顺序连起来说说草地的变化。

  (3)作者是怎样发现草地的秘密的?引导学生交流重点句:

  ①“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我”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草地是金色的。)

  ②“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的。“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同时也说明“我”认真观察了。)

  ③当有了这样的发现时,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这种感受。(指名读、齐读)

  4.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1)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引导学生用手掌的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

  张开、合上,更好地理解草地变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写清楚了。)

  (2)交流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介绍蒲公英开花的规律。

  (3)表达训练:这个发现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片草地实在是太有趣了!请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课件出示: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4)你现在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了吗?(因为蒲公英花朵的张开、合拢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5)指导朗读。当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后,你是怎样的心情呢?把你的感受带入朗读中。

  (6)练习朗读,给画面做配音解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时间段草地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魅力吧!你愿意为这美妙的画面配音吗?指名读第3自然段。(课件展示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草地的美景。)

  (7)小结:你们看,这两次的发现一次比一次深入,不仅观察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还观察到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因为小作者的细致观察,我们一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要想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就要细致观察!

  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读悟结合,在感悟语言文字之后,引导学生将这种感悟带到朗读中去,通过朗读再一次深入体会作者所传递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始终徜徉在语言文字的美感中。通过两次发现的对比,体会作者由一次偶然的发现到细心观察的过程,从而渗透主动观察、探究大自然的教育。

  五、积累背诵,点燃情感

  1.过渡:蒲公英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草地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欢愉。正因为如此,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2.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别小看了这两个感叹句,它们分明在向我们表达“我”和弟弟对这片草地那浓浓的爱呀!把这份爱融入朗读中去吧!(播放课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文中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并且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体会。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5.配乐展示背诵。

  设计意图: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善于积累、乐于积累,才会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语感。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注重积累背诵的训练,通过积累背诵深入地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为“厚积薄发”奠定基础。

  六、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钓、而、察、拢、趣、喜、睡。

  2.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对难写字进行点拨。

  察:“

  ”不要写得过大,要给“示”留出空间。

  趣:半包围结构,先写“走”描写含羞草的优美句子,后写“取”。

  喜:要把字写得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

  睡:右半部分“垂”的笔顺是撇、横、竖、横、竖、竖、横、横,其中第二横最长,横画间隔均匀。

  4.教师板书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书空。

  5.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观察、交流点拨、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生字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七、课堂练笔,拓展延伸

  1.大自然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哪!你也一定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曾经在大自然中有怎样的发现?把你课前观察到的简单地写在观察记录单上吧!本文的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你不妨也尝试一下。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3.总结:《金色的草地》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其实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神奇奥妙的世界(播放课件:展示向日葵、夜来香、太阳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处)。这许许多多神奇的植物,这些奇特的现象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吧!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用课件展示一些植物的奥秘,唤醒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引领学生将这种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在小练笔中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同时将这种发现、探究的兴趣与欲望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去继续观察大自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表演朗读法,让学生体会“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的快乐心情,这样既给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兄弟俩快乐的心情。在表演时,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第一组的表演效果却并不好,孩子们没有注意到课文中的细节,只关注了形势,于是我又请一组同学来进行表演。在第二组表演之前,我加以提示,引导学生关注“装着一本正经”“假装打哈欠”,力求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兄弟俩的内心活动。第二组表演较为成功,达到了表演在教学中所起到的真正的作用。

  2.教学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搜集资料对于学习本课十分重要。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与蒲公英相关的资料,这样就很容易突破了“变色谜题”,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品词析句、学习方法的探索方面。同时,对大自然中神奇事物的丰富资料的搜集,为课堂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达到了读写结合的目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6《金色的草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1-12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08-26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12-08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2篇)01-12

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04-16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1-26

鄂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8-26

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通用18篇)11-16

《金色的草地》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