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1 09:50:28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朝、映、踏、涨、更、深、渡、船”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跳墩上的歌”是什么意思。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领悟“跳礅上的歌”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结尾句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你看到了谁?他们去干什么?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小溪,他们是怎样过去的?我们把小溪里这些条形的石头叫什么呢?相机板书:跳礅

  2、学习生字“礅”。

  3、师述:有一群农村小朋友,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溪。小溪上没有桥,要过这条小溪得踏着河里的条石排成的跳礅儿。晴天过河还好说,下雨天过小溪麻烦就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跳礅上的歌》,看看这些农村小朋友是怎么过河的。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检查预习情况,了解文章大意

  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文中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自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跳礅的`?找出有关句子画上“~”。()(2)跳礅上的歌是一支什么样的歌?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思考题一,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写了跳礅的样子?

  ⑵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句话具体写了跳礅的样子?

  ⑶学习第二句: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课件展示“琴键”和“跳礅”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感情朗读这一句,并把这句优美的句子背下来,并仿说比喻句。

  2、学生汇报思考题二,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快乐的歌、友爱的歌、赞美的歌。答后再问:“快乐的歌”是谁快乐?“友爱的歌”是写谁和谁的友爱?“赞美的歌”又是赞美谁呀?

  3、过渡:这三支歌都是在什么地方唱出来的?那为什么跳礅上每段歌又不一样呢?接下来我再来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五、分组学习二至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小朋友们什么时候过小溪?

  2、怎样过小溪的?

  3、结果怎样呢?

  学习形式:分为三大组,第一、二、三组分别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第一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跳。并从这个“跳”你能体会出小朋友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2、学习本段生字、词。

  (1)过小溪的时候,课文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学习生字“踏”,除了这个生字,这个自然里还有哪些生字?并相机学习多音字“朝”。

  (2)全班齐读含有生字的词语:朝阳、映照、踏着、淙淙。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二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蹚。

  2、课件出示蹚过小溪的图片,理解“蹚”的意思,并问:我们蹚小溪时,大哥哥、大姐姐会说些什么?我们又会说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为什么要蹚小溪呢?你还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说出蹚过去的原因吗?学习生字“涨”。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相机学习“浑浊”。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达到熟读成咏。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第三大组指派代表按学习提示的思考题汇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这个段的文字,老师相机板书:渡。

  2、学习生字:理解“渡”的意思,并与“蹚”进行比较,从这两个动词中,你能体会到哪个自然里的水还要深?相机学习本段最前面出现的两个生字“更深”。

  3、播放老师背着小朋友们渡过溪的各种图片,并进行适当的解说,让学生从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4、看了这些图片,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5、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背下这一段。

  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最后个自然段,问:“我们”在这一支支动听的歌声中,有什么变化呢?师板书:我们一天天长大。

  八、总结全文

  1、在大哥哥、大姐姐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内容】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新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八课。(需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德国物理学家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学情分析】

  作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举和习惯。对于今天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⑴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世界地图──遇到困难──寻找、考证

  巧合? 不轻易改变 震惊地质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2、教师简介“张衡”。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教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多音字:数(shǔ、shù)。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开火车式认读生字:口头组词,练习用词说一句话。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初读感悟:

  ①一边听录音范读,一边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②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读给同学听。

  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1、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

  二、复习词语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读。

  三、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重点指导:“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数”:左右结构,左右均。

  “离”:上窄下宽。

  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之间发生争吵是难免的事,你遇到这样的情景,是怎样做的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两个朋友发生争吵的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思考:课文写的是谁和谁争吵,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理清顺序)

  3.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

  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l.自读自悟第一部分(1-4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拨释疑。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我”和克莱谛因为什么事而争吵?

  (吵架的原因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也弄脏了他的本子。)

  (2)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后,是怎么做的?

  (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3)“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

  (我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4)“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

  (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

  (5)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5-8自然段。

  2.理解课文的第二部分(5-8)自然段。

  (l)画出描写“我”矛盾心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为什么会这样呢?(“克莱谛是个好人……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

  ②“我”认识到了自己做错了,可为什么不能向克莱谛道歉,说明什么?(说明我没有勇气面对错误,承认错误)

  (2)在课堂上克莱谛对“我”是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我在外边等着你!”)

  ①“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这是为什么?(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 ②克莱谛为什么两次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克莱谛两次说这句话,是想让“我”上课的时候不要想这件事了,放学后再向“我”解释清楚。)

  (3)“我”听到克莱谛两次说到“我在外边等着你!”“我”每次都是怎样领会的?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

  (4)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

  3.自读课文的第三部分(9-13)自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

  (“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

  (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理解课文的第四部分(14自然段),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投影)(l)画出父亲说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不能错上加错,不友好待人。)

  (2)为什么“父亲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希望“我”告别过去,能永远友好待人。)

  (3)齐读最后一段话,进一步体会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

  五、扩展延伸

  编成课本剧,表演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过程

  习作7 第一、二教时 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话别的作文。

  板书课题:话别 —— 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小结: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文章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思想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 具体事例 典型场景

  4、教师总结: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8个,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能学习课文,联系生活说说“节日的晚上,你看到的焰火是什么样的.。”

  4、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体会国庆节的焰火真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5、认识笔画,在老师指导下书写4个字。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语,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说“节日的晚上,你看到的焰火是什么样的。”

  教具准备:投影、卡片、录音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看过焰火吧,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烟火是怎样的啊?(交流)

  2、出示投影: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学习生字:庆(你怎样记住他?)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听清生字的音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出示生字:

  四人小组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牢记字形,找准朋友。

  小老师领读,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4、比较字形,读音:庆――广

  如――场

  5、给生字找朋友

  6、游戏:开小火车读(去拼音抽读生字)

  听音举卡片

  7、复习词语:

  做“采蘑菇”游戏(齐读)

  8、练习:连词成句

  广场晚上真热闹

  人山人海节日的人民广场热闹极了

  三、熟读课文,指导背诵

  1、师:认识了生字词语,我们把它们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比一比谁朗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3、指导背诵

  (1)师引读

  (2)自己准备

  (3)找好朋友背诵

  (4)指名背诵

  (5)齐背

  4、完成课后练习。

  四、拓展练习,发展想象: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看过烟火对吗?你能说说你看到的烟火是怎样的啊?(四人小组交流――指名说)

  说话训练:

  天空中的焰火像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又像______________。

  五、指导书写

  1、认识笔画

  2、指导学习

  3、生书写师巡视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②积累词语。

  ③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2、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②配乐范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

  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③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

  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1、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 奋斗

  2、讨论加点词的作用: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②“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③“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④“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⑤“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体验与反思

  3、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三、作业

  ①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②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节的来历以及意义。练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了解教师节的意义,受到爱师教育。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查找范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写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任务。

  了解自己及他人是怎样过教师节的?

  二、选材:

  这次习作,在选材上有严格的限制,有两个选择:

  (1)如何庆祝的教师节,属于场面描写。

  (2)写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

  三、小组交流,互相启发,确定选材。

  四、写作提示。

  这次习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使你感动的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这些要写清楚;特别是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你感动的具体情节,人物的动作或语言,更要写清楚。

  2.写清楚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事情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想法、表现,这对表达你是怎样受感动的非常重要,也要适当描写。

  3.在记录教师节活动的场面时要注意记述的顺序性和要有侧重点,不是面面俱到,选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详细介绍,并能恰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更好。

  五、指导成文。

  六、布置作业: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范读优秀作文。

  2.点评草稿。

  教学过程:

  一、范读优秀作文。

  选择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读一读。

  二、点评草稿。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文章的优点有哪些,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三、进行修改。

  给自己的文章做修改。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活动主题: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

  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习惯。

  活动重点:

  词语典故、成语积累、知识面拓展。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活需要语文,语文调剂生活。我们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开始:必答题一(每题10分):

  要求:

  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从“酸”、“甜”、“苦”、“辣”、“咸”中任选一题,任选代表回答,分数多者获胜。

  酸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琵琶B、古筝C、扬琴

  2、“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

  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

  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

  4、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甜

  1、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

  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

  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

  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4、“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

  苦

  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肃B、新疆C、青海

  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

  3、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

  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

  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辣

  1、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2、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

  3、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

  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

  4、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B、契诃夫C、奥维德D、卡夫卡必答题二(每题20分)

  从“东”“南”“西”“北”中任选一题回答,分数高者获胜:附:趣味语文题

  东

  1、下面这幅对联概括了哪位先人的一生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2、按意思猜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南

  1、下面这副对联是说谁的事迹?

  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二愿;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内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按意思猜成语:

  最荒凉的地方西

  1、下面这副对联是说谁的?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容,懂得进取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2、按意思猜成语:

  最昂贵的稿费

  北

  1、郭沫若在济南的一位词人纪念堂里题了这样一副对联。请问,这位词人是谁?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按意思猜成语:

  最高的巨人

  中

  1、下面这副对联是说谁的?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

  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2、按意思猜成语:

  最反常的天气风险题:

  列出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四种题型,每组学生任选一题,答对了得相应分数,答错了要扣掉相应分数。

  附:各分值题内容

  二十分题

  1、“曰”字加一画能变成九个字,请把其中的七个写出来。

  2、数字猜成语12345609

  3、成语“惊弓之鸟”的“鸟”指什么鸟?

  三十分题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是谁留给谁的遗言?

  2、“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茅”的最初意思是指一种草,姓茅的人,还是指草房子?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以及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前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一古文字一今文字”的演变过程

  1、播放交响乐《茫》,创造学习氛围。

  2、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

  (1)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多许多的事情。多媒体逐一演示书中第一竖行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2)师:由于生活和劳动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勤劳的、勇敢的、富于智慧的,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出6个象形字。)师: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出来的象形字。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3)师: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运用多媒体逐一展示出生字及相应的词语,重点点拨“舟、竹、川”的意思。

  二、指导学生看书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指导看书。

  (1)看屏幕,以“石”为例,说说这些汉字是怎样造出来的。

  (2)学生读书。认读第三竖行的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要看清音节,读准宇音。

  三、教学生字

  1、读准字音。

  (1)多媒体显示:舟、竹、石、川重点指导读准“舟、竹、川”。

  (2)认读生字,带拼音认读。

  (3)读准词语。指导读准词语中的轻声,认读词语卡片。

  2、字形教学。

  (1)笔顺。

  ①学生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一边说笔顺一边书空笔顺。

  ②说生字笔顺,重点反馈“舟、竹、泉”的笔顺,并板书。

  ③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书中生字,注意写字姿势训练。

  (2)启发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3)给“石、竹、泉”找朋友。

  3、写字教学。

  (1)学生提出难写的字,老师示范书写。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2、书空“舟、竹、石”的笔顺。

  二、学习儿歌

  1、读正确,读通顺。

  (1)学生轻声读儿歌。注意看准音节

  (2)反馈检查。读准生字“画、蜡、蓝、燕、笔、黑”

  (3)自由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4)反馈检查。

  2、读懂儿歌,读出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一边读一边播放轻音乐。(读准字音。)边看图,画出自己不懂的词

  (2)质疑。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学习第一句。

  ①让学生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

  ②看图讨论:为什么分别用绿蜡笔、蓝蜡笔、青蜡笔、黑蜡笔画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呢?

  ③发儿歌插图的黑白稿,让学生涂色。再读一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学习第二、三句。

  ①“祖国”这个词,我们上学期已学过了,淮来告诉老师“祖国”指什么?

  ②小朋友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还知道哪些是祖国的“河山”吗?“绿绿的竹子、蓝蓝的河川、青青的石头、黑黑的小燕”,多美呀。所以说是——好河山。

  ③“要问我们画什么?”我们画的是什么呢?(祖国好河山)

  (4)指导朗读。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非常美丽。你能读出来吗?

  3、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四点底、竹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

  (4)说说怎样记住“画、蜡、蓝、黑”这4个生字

  (5)用“画、蓝、黑”扩词。

  (6)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画、河、笔(7)听写本课生字,检测效果。!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