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巩固练习。会用“勇敢”说一句话。
2.全文,通过导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胆大、勇敢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卡片认读生字词梧。
(2)比一比,再组词。
完()院()听()诉()
(3)做《课堂作业本)第3题,读读写写。
(二)课文,深化导行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妈妈为什么说南南真勇敢?
(4)还有哪些行为也是勇敢的表现?你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5)讨论课后练习第3题,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勇敢吗?为什么?用“勇敢”说一句话。
(6)指导《课堂作业本》第7题。
①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②这位解放军叔叔勇敢吗?
③用“勇敢”说一句话。
(7)你是否是一位勇敢的孩子?请小朋友看课后练习第4题“你能做到吗?”能做到的打钩,井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到勇敢和不胆小的?
(三)看图编故事
要求:看图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想像。
(1)自由说。
(2)指名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同时进行想象表演(一人扮南南,一人扮妈妈)。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读写句子。
(2)听写本课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同学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同学情况:
我们班的同学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对这方面的积累非常少,少数同学家里有条件,可找到有关泼水节的资料,能激起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同学,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我们班的同学在识记生字上颇有一番见地,所以对识记生字这一重难点的突破,同学掌握的情况会较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以第一课时为例。在板书课题后,让同学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同学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同学愿意去读课文。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同学用自身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同学自身的.见地。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依照我的话去死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同学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
(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
(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
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和泼水节的由来。(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竞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同学是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同学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一起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同学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同学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3)水淋头发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3)嫦娥在月亮上跳,被王母娘娘禁止,怕她把月亮跳踏。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身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同桌互助描红前五个字。
教学后记:
这堂课我自身感觉较好,运用了课改新理念,让同学发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学习,我把课堂还给了同学,让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和过渡的作用。先是课前收集资料,让同学得到了自主的一点点乐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开课前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有意思,他们学会了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这是学好课文的前提,在小组成员的一起努力下,他们能概括出段落大意,理解词语意思。看来,小组合作能带给同学快乐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有信心学好。在记忆生字的时候,小朋友们的表示让我自愧不如,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他们用换部首、编口诀、编故事、小幽默、字谜等方式来记忆生字,因为是他们自身想的,而且很有趣,所以记忆也很深刻,这让我觉得同学做自身学习的主人是很好的,他们的能力会提高得比较快,思维也很开阔。这些都给我以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既然这样放手的效果好,那我以后就应该把主动权都还给他们,让他们做自身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掌握“近处、每天、哥哥、竹竿、赶快”等词语。认识“筝、溪、客、摆、强”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学过的生字卡片并口头组词。
“户、马、青、母”
2、谈话导入同学们对前边的字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学词学句的'第4课,要学会的字跟以前的字有联系,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二、初读字、词、句
1、自读、划出生字。
2、正确朗读字、词、句,巩固字音,了解字义,认识字形。
3、检查初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词卡片或打出幻灯片。
②指读字词句。
三、自学生字
1、小组内互学、交流。如:我知道“护士”的“护”,左边是“扌”,因为护理病人要用手,右边是“户”,合起来还念“护”。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学习效果,重点指导个别生字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结合句子谈谈对字义的理解。如:“护”,护土的护,就是护理病人。护理病人要用”手”,所以带“扌”。
2、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立、斤、哥”的笔顺。
立:
斤:
五、指导书写
1、合体字注意间架结构,要写紧凑。
2、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笔顺和占格位置。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二、教学预设
( 一)、 心灵相约
1、初读《妈妈的账单》对文本有初浅认识
2、 初步探讨母亲的情怀。
(二)、 真情告白
1、 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拥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2、 深入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
(三)、 心愿之旅
1、 聆听真诚诉说
2、 感恩的心放飞心愿。
二、设计理念
让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
--------------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的尝试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让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从而进一步加强情感的体验、升华。
在学习《妈妈的账单》这课时,课前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血奶》,为这一堂课的学习作好了情感铺垫。
朗读是本课(独立自读课文)的一个教学手段之一,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们将“读”贯穿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环节,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课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从他们印象最深的两份账单入手,让他们三读账单,读懂课文。第一步,我引导学生学习彼得的帐单,通过读体会到彼得是个听话懂事能干的孩子,第二步,通过我的过度,出示妈妈的帐单,反复的读,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第三步,妈妈没说一句话,只写下了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这无价、无私的账单仿佛在诉说什么呢?让学生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声的。这三步环节犹如三个台阶引领学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回忆一下妈妈平时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此时此刻,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一个怎么样的回家作业?师生深情倾诉妈妈对自己的爱,就可水到渠成,使感情得到升华,使母爱之情得到升华。
《妈妈的帐单》 教学反思
《妈妈的帐单》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通过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母爱的无私,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但是,大多孩子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也该回报一下父母亲。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自个反复读课文,仔细体会小彼得的妈妈的帐单上是0芬尼,蕴含着妈妈对小彼得的无价、无私、无声的爱。
教学中,我能以读为本,融合贯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点,深刻的把握住课文的读与想,不断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使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欲望。
第一,引题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一开头,看课题《妈妈的帐单》的“账”字便能看出它一定跟钱有关。这样的引题简单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第二,有目的的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读相关的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做到有的放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会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我特别注意过渡语,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三读账单,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很好地帮助同学们解决了重点的问题,理解妈妈的爱是无价、无私、无声的,也突破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使儿子转变的这一难点。这样的引导真实感人,富有说服力。
第四,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引读、齐读、小队读、默读等进行实实在在地读账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第五,结尾设计巧妙,富有感染力。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妈妈爱的基础上,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母亲》,在歌声中倾诉妈妈对自己的爱,来结束全文,使母爱之情得到升华,突出了主题。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我认为自己在上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触发了学生的情感,让情感成了沟通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纽带,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了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特别是到最后,学生的内心都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甚至连听课的老师也流泪了,情感得到了进一步体验、升华,使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引导了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轻、再、做、别;能读准课后的词语。
2、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4、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学会生字:轻、再。
3、能读准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好课题。
3、评价,再读。
4、学习生字:轻、再
二、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意思。
2、师出示第一节儿歌。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读词语:脚步、夜班、阿姨、屋里、睡得甜
5、进行朗读指导。
(1)学生演演读读。集体评价。
(2)指名读,齐读。
(3)试背。
三、学习第二、三节儿歌。
1、看图学习,说意思。
2、出示儿歌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词语: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5、有感情的郎读二、三节儿歌。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很轻很轻是做什么事?
2、齐读课文。
五、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4、学会生字:做、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读读儿歌。
1、认读词语。
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
2、读一读儿歌。
指名读,小组读。
二、深入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出示重点句: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放在心间。
3、读句子,说说儿歌中小朋友在什么情况下,把别人放在心间?
4、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
5、出示:( )轻一点,再轻一点,( ),谁会说?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学习身子。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做、别
3、学生练习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i u ü的正确发音,u和ü读音的比较。
2、i u ü的四声读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彩色挂图、i u ü的四声卡片、画有四线格和描红笔顺的小黑板。
作业设计和安排:
课内
课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
2,听写a o e。
3,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二,引出新授内容
1,导看情景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了哪些动物?
(3)它们正在干什么?
(4)蚂蚁为什么坐在乌龟的背上?小鱼会说什么?
2,教学语境歌,出示iu ü
(1)谈话。
乌龟,多么了不起啊,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帮助。编书的叔叔为了赞扬这种精神,
就写了一首儿歌。
(2)出示语境歌
小蚂蚁、要过河,
乌龟伯伯把它驮,
鱼儿见了笑呵呵
(3 )领读儿歌,相机在图片上出示I uü
三,教学iu ü读音和写法
1教学i
(1)i的读音
出示蚂蚁图及i
告诉学生蚁的第三声,如果把它改成第一声,读音就有点像i了。
教师范读i三遍。
讲述发音方法。
读这个音时上下牙齿要对齐,舌尖抵住下牙背。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着练读。
“开火车”,指名读。
教学顺口溜:牙齿对齐iii
(2)i的书写
指导看蚂蚁图,说说i像什么了
i的一竖像蚂蚁的身子,一点像蚂蚁的'头。
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中的书写教材
谁来说说i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用手指在桌上书空
讨论i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i和aoe可不一样了。它的头上多了一部分,谁来想想,我们怎样安排,才适合?
引导看书上的摆布方法
学生在书上描红两遍。
2,u的教学
(1)u的读音
出示乌龟图及字母u
告诉学生u的读音就有点像乌龟的“乌”。
教师范读u
讲述发音方法
读u时,嘴巴要拢圆、中间只有一个小孔,舌头要往后缩。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跟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教学顺口溜;圆圆嘴巴uuu
(2)u的写法
引导看图
u像乌龟身上的哪一部分?
指导写法
谁来说说u有几笔?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讲述书写注重点:两竖垂直、第一笔的歪要平滑。
讨论u在四格线中的位置。
u和aoe一样,也在二层楼。
学生在书上描红。
3,ü的教学
(1)ü的读写
出示金鱼图及字母ü
提问:鱼是第几声?
告诉学生:把“鱼”改成第一声就和ü的读音差不多。
教师范读ü三遍
讲述发音方法
读ü时,双唇拢成圆形,差不多闭合,像吹笛子似的,舌尖抵住下牙背。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仿读、练读。
指名读
教学顺口溜:口吹笛子ü ü ü
(2)ü的书写
(3)引导看图,ü像图中的什么?
(4)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字母来记ü?
(5)指导书写笔顺
(6)自学书上的相关内容、指名说说书写方法。
(7)讨论ü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8)学生练习描红
四,巩固练习
1,告诉学生:iuü也是单韵母。
2,抽读字母卡片。
3,看口形,拿卡片。拿对了,齐读三遍。
五,作业
抄写iuü各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读卡片:a o e i u ü
2.听写6个单韵母。
二.教学iuü的四声
1.教学i的四声。
A、讲述书写规则:i加声调时要省写一点。
讲故事:aoe每人都有四顶好看的帽子。i看了以后,羡慕极了,他找到编书的叔叔说:“叔叔,请您也给我戴上顶帽子,行吗?”叔叔说:“行啊!”在叔叔给i戴帽子的时候,问题来了,i的头上扎了个蝴蝶结,这帽子怎么戴也不好看。i想了想说:“叔叔,有了,我戴上帽子的时候,就把蝴蝶结拿掉,不戴帽子的时候,再把蝴蝶结扎上。”从此以后,人们在给i标声调时,就省写圆点,不标声调时,就把圆点加上。
B、出示:
C、教师领读。
D、指名读i的四声。
2.教学u的四声。
A、教师在四线格上写u的四声,指出u在中格,声调符号写在上格。
B、指名试读u是四声。
C、引导用u的四声组词。
D、指名读u的四声。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音。
3.教学ü的四声。
A、教师在四线格上范写ü的四声。
B、学生自由练读。
C、指名试读,教师纠正读错的音。
D、引导用ü的四声组词。
E、“开火车”读ü的四声。
三.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出示:a-o,然后指名读。
2.指名说说a和o形体有什么不同。
3.齐读a-o,体会形体的不同。
4.知道比较u-ü,o-e两组单韵母的形体,方法同此。
四、比较带调单韵母的读音
1.出示:a-a,i-i,u-u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属哪种声调,它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C、齐读a-a,i-i,u-u。
2.出示:o-o,e-e,u-u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横线左面和横线右面的两个单韵母分属哪种声调,它们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C、齐读o-o,e-e,u-u。
五、作业
练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正好是小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
2、问:看出是什么故事了吗?
3、问:曹冲用了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引导说出“替换”并板书。)
4、谈话:曹冲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了解替换的策略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探索新知
(一)、理清大小杯的关系
1、师出示一个大杯和几个小杯(5个)说:猜一猜,一个大杯可以倒满几个小杯?
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来倒一倒。
2、师演示。(正好3杯)
3、问:谁来说一说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关系?
4、师:假如老师再装满一大杯水,分给每个小朋友每人一杯水,一共可以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大杯可“替换”三个小杯)
5、师:假如有30小杯的水,老师分给每个小朋友一大杯水,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想的?(引导说出三个小杯可替换成一个大杯)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说出大、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意在让学生确立起倍和比的关系意识,能顺利进行转化,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例题。
过渡:小明在倒果汁的时候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读题获取信息:有哪些信息,求什么问题?
3、指名说你是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句话的?
过渡: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来容易吗?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
要求:
1、把什么替换成什么?
2、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5、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课件。
6、小结策略。
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替换方法,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两种不同的物体替换成一种物体)
7、列式解答。
根据刚才的两种思路让学生自选一种喜欢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指名解法不同的两名学生板书,并让其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检验。
过渡:跟他们一样的举手,确定百分之百做对了吗?那要确定做对怎么办?(检验)
1、学生自己尝试检验。
2、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的检验方法。
3、课件交流“只检验满足一个条件”的检验方法的不足之处。
4、课件出示检验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检验方法。
5、小结检验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掌握这类题目的检验方法,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还原思想”。】
(四)、小结:
你觉得“替换”的这个策略如何?
三、巩固策略
过渡:学到这儿有点累了,进段广告,轻松一下。[电脑播放广告]
这则广告不仅教育我们好东西一定要和亲人、朋友分享,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一)、巩固练习。
1、出示巩固练习题。
[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
2、学生独立完成,先好的同桌可小声交流。
3、教师选择学生作业实物投影交流。并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口头检验。
5、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6、小结:我们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替换”策略来解题。
【设计意图:广告的`插入可以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学生感觉非常新鲜,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二)教学“练一练”
过渡:小明在装网球时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1、[电脑出示]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2、齐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3、问:与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你准备怎样替换?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同桌讨论。
6、交流: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
方法一:把2个大盒换成2个小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小盒还能装下100个球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方法二:把5个小盒换成5个大盒。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穿插提问:
①现在7个大盒要都装满,100个球还够吗?为什么?
②现在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7、学生选择一种解法解题。
8、实物投影交流。
9、口头检验。
10、小结:
【设计意图:这道“练一练”实际也是本堂课的难点,通过图示的方法使学生能比较清楚的看出球的个数总量变化和盒子数量的不变,帮助学生较好的梳理解题的渠道,找准解题的依据,策划出比较明确的解题方案,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的趣味。】
四、全课总结。
1、例题和练一练,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明确:例题是倍比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练一练是差比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2、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明确:
倍比关系:替换时,可以是“一个物体换几个物体”或“几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差比关系:替换时,只能是“一个物体换一个物体”。
3、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难题时,不要害怕,要像曹冲一样开动脑筋,合理选择策略,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设计意图:这时的小结,是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怎样抓住它们的依据特点,采用不同的“替换”策略去解答问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七第1题(可做为机动练习题)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