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故事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卧薪尝胆》,谁来说说上堂课我们所学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生讲述。
3、师补充:有一次,他们在会稽打起了仗,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国大获全胜,越国掺败,可二十多年后,越国转弱为强,反败为胜,把吴国给灭掉了。听到这,你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呢?
4、学生提问
过渡:你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课文《卧薪尝胆》给小朋友准备了想知道的答案。
请你用读故事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会稽一战,越国被打败后,越王作了一个什么决定?
二、教学二、三、四自然段。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交流:(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只好)
师:就是吗,有哪个国君不想做主人,倒想当奴仆的?这里的“万般无奈、只好”就表示越王是被逼无奈的。看来,读书还是要用心读!
指导朗读:请你试着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生读,评,齐读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师:(出示图片:谋臣们向吴王进见)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些什么?
(小组练说)
师:假如你们都是吴王的谋臣,你们会向吴王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生自由发言
师:听了谋臣们的进言,吴王又是怎么说的??
生……
师:多么骄傲的吴王啊!能把他的傲气读出来吗?
生读。
齐读,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给表达出来。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师: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勾践夫妇只好给吴王当起了奴仆。小朋友,见过“奴仆”吗?
生:自由发言。
师:补充说明。
师: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他们又会遭到怎样的磨难呢?
生:自由读课文。
师:(等学生读完后)谁愿意来读一读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的内容?
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师:“磨”见过吗?
(“磨”有上下两个圆圆的石头做成的,可以把米磨成粉。)
师:(出示图片“磨盘”)你们推过磨吗?
师: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生:勾践夫妇。
师:这就是勾践夫妇受的屈辱!
师: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
生:……(发挥想象)
师: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对于勾践来说就是“屈辱之事”?
生:发言
师补充:(国君一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勾践代表越国,现在成了吴王的奴仆,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屈辱的。吴王侮辱越王,就是侮辱越国。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当然感到是一种耻辱了。)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生:……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生:……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指导朗读: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过度:这度日如年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勾践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照理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有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师:(插话)这就叫“卧薪”。
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师:(插话)这就叫“尝胆”。
师: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对“卧薪尝胆”有新的理解吗?
师补充:“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生:(齐读)
(四)小结:学到这,这问号能解决了吗?生自己小结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还记得沉香吗?沉香为了能救出被压在华山下的妈妈,他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就这样几年后,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救出了妈妈。这种精神就是“卧薪尝胆”的精神,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生齐读)
古人把“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幅对联中,(出示上联: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生读,说说理解。(再出示下联: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理解吗?老师有个建议,请小朋友注意听,我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
生:建议。
师:“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一样吗?(板书:建议、意见)你看,“意见”是心里对别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议”是把心理的话说出来了,所以有个“言”字旁。
(用“建议”说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3.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音节:shu0 du3n xi4ng bi3n qu8 zu@
2.读字卡片:子
二、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北京动物园门口图。你们看这是哪儿呀!老师今天带你们到动物园看一看好吗?电脑出示6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有几种小动物呀!他们都是谁呀?板书: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它们来到一起想玩儿一个“比尾巴”的游戏。这几个小动物是怎样比尾巴的,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字,把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的两个学生轮流读,相互正音。
4.教师出示卡片,检查6个生字和9个会认字的字音认读情况。对于学生难读准的“长”、“伞”、“短、兔、松、鼠”的音,应多读,重点指导。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大家看看这课共有几个自然段?(4个)
2.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读这两段,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问号。
师讲:第一自然段中的每句话最后都是这样的标点符号“?”(板书)。这个标点叫问号。凡是句尾有问号的句子就表示问话,读的时候语调上扬,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3)指导读第一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练习读。
③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④指名读。
(4)指导读第二段,电脑出示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①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读出问话的语气。
②请大家看图回答,语调要读得平缓,肯定。
③同桌同学对读,一人问,一人答。
④猴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长
⑤兔子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短
⑥让学生知道“长和短”是意思相反的词。
⑦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呀?像什么呀?
⑧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好像”一词是怎样理解的?(就是打比方的意思。是说松鼠的尾巴和打开的伞有些相似。)板书:像一把伞。
(5)背诵第一、二段
①同桌同学读第一、二段的问答句。
②指名一组同学对读,学生评读。
③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④同桌背,指名背诵。
3.学习第三、四段。
(1)自己出声读读第三、四段。
(2)第三段提出什么问题?第四段又是怎样回答的?(出示公鸡图、鸭子图、孔雀图)同桌同学一问一答。
(3)请一组同学一问一答,其他同学评读。
(4)看图说说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板书:弯,扁,好看
(5)师问:鸭子的尾巴扁,“扁”是指什么?(是指鸭子尾巴的形状是扁的。)
(6)自己看板书练习背诵。
(7)同桌互背。
4.练习背诵全文。
(1)同桌同学互背,一人背问句,一人背答句,然后交换背。
(2)请一组同学对背。
5.说说这6种小动物有什么特点?电脑先出示没有尾巴的6种小动物,然后在图下出示6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拖动电脑鼠标,做给动物找尾巴的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
附:板书
3.比尾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竖提”、“撇折点”、“提” 3种笔画和3个偏旁“女”(女字旁)、“扌”(提手旁)、“人”(人字头)。
2.学会6个生字,记清字形,并能正确书写。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新偏旁和3个新笔画。
2.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比、巴、长”这3个字的笔顺。
2.“好、把”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卡片。(比、巴、长、好、把、伞)
2.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1.学习新笔画
(1)学习“提”
①教师范写,跟老师读。
②师讲:起笔稍重,按一下,然后向右上方轻轻抬起,就是“提”。
③学生书空2遍。
(2)学习“竖提”
①教师范写“竖钩”问:这是什么笔画?
②师接着板书“竖提”,你们知道这个笔画吗?
师讲:竖向右边出一个小钩,为了区别“竖钩”,我们叫它“竖提”,学生随读。学生书空2遍。
(3)学习“撇折点”
①教师范写,跟教师读。
②师讲:起笔按一下写撇,不抬笔再按一下接着写点,最后收笔。
2.学习新偏旁。
(1)学习“女”字旁。
①出示“女”字,告诉学生会nǚ,随教师读,
②教师范写“女字旁”,学生随读。
③比较:“女”字作偏旁有什么变化?(横改成提不出头。)学生书空。
(2)学习“扌”(提手旁)
①教师范写,学生随读。
②学生跟老师书空。
(3)学习“人”(人字头)
①教师范写“人”字,念什么?
②出示卡片:伞,看“伞”字,偏旁“人”在上面我们叫它“人字头”
③学生书空“人字头”。
三、学习生字
1.每个学生自学6个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2)根据课后第2题说说生字的笔顺。(3)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4)通过组词、说句了解字的意思。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学习,比比谁记忆字形的方法最好?组的词最多?
3.请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1)教师把生字卡片放在板槽里,学生讲哪个生字就把它摆到黑板上去。
(2)学生当老师给大家讲:(一个人讲一个生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巴:b1,独体字。一共4笔写成。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这个字, 。学生跟着电脑书空。组词:尾巴。
提问:还可以组什么词?锅巴、嘴巴、哑巴、
长:ch2ng,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组词:长短。学生提问:还可以组哪些词语?长的、很长、特长。
比:b!,独体字。一共4笔。用数笔画方法记住“比”的字形。 ,跟电脑博士书空。组词:比一比。还可以组哪些词?(比武)。谁能说一个句子?“我们认的字一天比一天多。”
好:h3o,合体字,用学过的熟字“子”加上“女”字旁就是今天学习的“好”字。组词:好人,好事。用“好”说一句话。
把:b3,合体字。用刚才学的“巴”加上“扌”(提手旁),合起来就是“把”字。还有别的记忆方法吗?(学生可用学前认识的字记,如:爸,吧。)组词:一把伞,车把。
伞:s3n,用刚才学的“人字头”下面加上“点、撇”和“十”字,合起来就是“伞”字,提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记忆?学生回答:“人字头”下面加上一个“米”字,还要去掉“撇和捺”就是“伞”字。生答:“伞”字的字形结构特别像一把打开的伞。(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组词:打伞。
(3)鼓励表扬这6个小老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补充回答的同学善于动脑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翻开语文书67页第二题,学生按笔画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3.在书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写后跟范字进行比较,再修改不到位的笔画。
4.结合学生的书写情况提出难写的字。(好、把)
5.指导书写“好、把”2个生字。
(1)指导“好”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出带田格的“好”字。
②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字写得怎么样?(左边不是“女”字,应是女字旁)
③点击鼠标:田格中的“女”字变成“女字旁”(红色)。
④请学生观察重点笔画位置并说一说。
第一笔“撇折点”的交叉点写在横中线下边一点。第二笔“撇”起笔高出横中线。第三笔“提”在横中线上起笔稍微向右上轻轻抬起。第四笔起笔要高于左边的“提”,第六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⑤教师在黑板上书写。
板书:
⑥学生在书上田格中独立书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
⑦评议。
(2)指导书写“把”字
①电脑屏幕显示
②观察“把”的重点笔画位置。
③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教师强调“扌”的“提”要比“横”起笔偏左,右边“巴”字的第3笔写在横中线上,竖弯钩的“竖”靠近竖中线。
④学生独立书写“把”字。
⑤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评议。
6.学生独立书写“比、巴、长、伞”,每字写一遍。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生字本上的生字作业,每字3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附: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会“趣、教、室、领”等12个生字,理解“有趣、活泼、愉快”等词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说句训练:能仿说“ 是多有趣的 “等。
4、 通过体会生物角的有趣之处,初步培养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趣、物、教、领、活、泼、教、室、愉、游、摇、泡”等生字,理解“有趣、活泼、愉快”等词义。
2、 能用“愉快”说一句话。
3、 初读全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4、 体会生物角的有趣指出,激发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释题引入,激发兴趣。
1、 板书:多有趣的地方
读题,理解“有趣”,学“趣”字,数写“趣”字。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新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懂得标上
2、 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正音:游you 摇yao
(2)同桌互查,读通课文,引导纠错。
(3)质疑问难,梳理问题。
问题:什么是红领巾生物角?
理解:“生物”——“生物角”(这里的角指地方)——“红领巾生物角”。
(三)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评品词句。
1、 四人小组合作。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图结合文中词句,说说生物角的有趣之处。(读读议议,划出有关词句)
2、 引导点拨(视学生交流而定)。
(1)理解“活泼可爱”可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它们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2)句子比较:A 它们在水里游。
B它们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愉快”。
用动作表演及充分来体会动态的趣味性。
(3)“瞧”,找近义词理解,与“看”比较,朗读表达自豪感。
(4)“不是 ┉却┉”通过朗读体会意思几作用。
(四)朗读指导,引导积累。
1、 朗读第二自然段,突出生物角的有趣。
2、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二自然段,通过读义有关词句来体会生物角的有趣指出,下节课我们还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段,去看看生物角里还有什么地方让我们感到有趣的。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新词。
2、 分类指导书写
(1)“领”:认识页字旁,注意“令”的变化。
“物”认识牛字旁,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巩固生字字形,理解“摇、迎、多么”等词义。
2、 访说“ 是多有趣的 ”
3、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
4、 通过深入体会生物角的”趣”,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背诵积累
1、认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新词,听写12个生字。]
2、朗读第二自然段,直到检查背诵。(抓动态词)
3、课文通过“游、摇、吹”等表示动作的词把小鱼写得非常可爱、有趣,让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小鸡在 愉快地 ,拍着翅膀,啄着 ”。(说一说)
(二)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 回忆:我们是怎么来体会第二自然段中写生物角的有趣的?
2、用同样方法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找出有关词句),独独议议。)
3、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1)花儿朵朵开放。“朵朵开放”写出了花儿开得很多很美。
(2)小树在摇
小树迎着风儿轻轻地摇。
A 比较“摇”的意思 小鱼摇着尾巴。
小树轻轻地摇。
B.带地词写出了小树姿态的可爱。(表演读)
(3)朗读体会“瞧、” “不是 ┉却有┉还有┉”的意思。
5、 表演读,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小结全文,再次品趣。
1、 朗读全文。
2、 扣题回文理解:为什么课题取“多有趣的地方”而不是“有趣的地方”?
比较:多有趣
有趣
小结:通过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词句。(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仿写:小花狗是多么有趣的 。
丢手帕 。
是多么有趣的 。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比一比,在组词。
2、 复习认读新词。
3、 课堂作业:抄写新词。
板书设计:
活泼可爱的小鱼
瞧!多有趣的地方 多多开放的小花
迎风摇曳的小树
2、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教学目标:
1、 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迟到、早晨、稻田、稻秧、赶紧、拉住、牛绳、小声、发生、表扬等词语的意思。
3、 学会看图运用“赶紧”说一句完整的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出生时是怎么样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重点和难点:
1.养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1、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2.揭示课题:听说活动2。出生的故事。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看投影,第一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1)学生交流
(2)师板书:时间、地点、身高、体重、生活的.地方
(3)齐读板书。
2.第二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小朋友在出身时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准备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
(4)学生练说
(5)学生操练
(6)学生评议
3.学着录音里的小朋友,介绍自己:
要求:说清出生的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说说自己特别的地方。
(1)学生自由准备
(2)同桌练习说
(3)小组交流
(4)大组交流
(5)学生评议
4.小结。
三.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附板书:出生的时间
出生的身长
听说活动2出生的故事出生的体重
出生的特别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品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指导、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六组词的共同特点: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构成的。
1、先让学生读词,再说说这些词有哪些相同之处,读词语时注意朗读的节奏。
2、再让学生说说这样类似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自由练读四组词,说说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②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③认读记忆八个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记忆。
2、我会填
①看题目,说说这道题我们要做什么?
②仔细读每一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③独立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自由练读。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三、作业: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的'难题表流出来。
2、讨论
3、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
4、分组讨论两种观点的理由,再指名学生发言。
5、学习展示台
二
1、查字典,了解“公民”一词的概念。
2、让学生说说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讨论交流将为社会做些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并能够运用在学习中。
四、作业布置:
①认真读读本园地的字、词。
②写写自己对“公民”一词的想法。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