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含多音字的词语。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
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
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
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
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积累名言。
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
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
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
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
(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情景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
学生:想!
老师:(点击课件)现在请你观察第一幅图!谁能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画的是爸爸、妈妈、还有孩子在看电视,他们是一家人!
老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呀!这是一个三口之家。那看一看第二幅图!画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也是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孩子!
老师:对了!这是一个大家庭,是祖孙三代。我们一年九班的每一个同学也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歌,名字就叫做:家!(出示题目:家)(读题)
二、进入正课:
老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打开,翻到第63页!先看着书上的拼音指读!你能只看拼音把课文读出来吗?(课件)
为了让你读得更准确,在读的时候,老师提醒你要注意这样几个词的发音:(课件)
cǎowōfánɡshèshānpōshūfufǔài
草窝房舍山坡舒服抚爱
(教师领读)
学生:自由朗读
老师:好!现在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指名读)
你可真了不起!发音非常的准确!(如果有读的不好的要对其进行纠正)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边看拼音,一边看汉字,再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
老师:同学们!你们读的都非常的认真!在这首诗中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生字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课件)
上面的字是要求我们会认的字,下面的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在课文中把他们找出来,在生字的下面画上小圆圈并反复的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4、老师:好了!现在谁能上前面来!领着同学们把这些字读一读!(出示生字卡片:家、的、蜜、蜂、漂、亮,鱼、鸟、山、生、来,蜜蜂、漂亮。)
学生:齐读
老师:你们可真棒!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呢?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他的吗?
学生:鸟是我家养鸟,爸爸告诉我这个字的!……
我学过书法!老师教我的!……
老师:那现在,咱们就开火车读一读!看谁把这些字记住了!(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开到哪?学生说火车火车开我这,火车开到…那)(1—2组读,在此期间纠正发音不准的!)
三、分析课文:
老师:你们真可了不起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这首小诗歌一共有三个小节,现在,老师读第一小节,请你一边听一边想:在这小节中都写了谁的家?把他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再说一说,他的家是什么样的?
学生:第一小节写了鸟儿和蜜蜂的家!鸟儿的家是舒服的草窝,蜜蜂的家是漂亮的房舍!(教师板书:鸟儿、蜜蜂,两幅图!)
老师:你找得很对!那我想问问你,你知道鸟儿为什么要用草做窝吗?
学生:因为草很温暖!可以遮风挡雨!小鸟们在窝里会非常的舒服!
老师:说得很好!就象同学们的小床一样!每天你都在你的小被窝里进入梦乡!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学生:男女分读!
老师:学习了第一小节!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象第一小节学习的那样!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这个小节!老师建议同桌之间合作学习一下:一个人读,一个人画有谁的家,然后在一起讨论一下,他的家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学生:第二小节写了鱼儿和蜻蜓的家,鱼儿的家是清清的河水,蜻蜓的家是水边的山坡……
老师:你说得可真好!这一小节些的是鱼儿和蜻蜓的家,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小节吧!第一、二小组读一句,三、四小组读一句!(学生分组读!)
我们来看第三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这小节写的是谁的家?(学生回答:我的家!)那你能跟老师、同学说一说,你的家是什么样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你,有没有这样的小故事讲一讲!
学生:我的家很干净!爸爸妈妈多我很好!每天都给我做好吃的……
有一天下雨了,妈妈不打雨伞,让我打,我觉得妈妈很爱我!
老师:同学们都喜欢自己的家!你们觉得非常的幸福!那现在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把这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读!
老师:老师听见了!你们读得可真有感情!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老师也向参加到你们的行列里!我也想读一读!行吗?(教师范读)这首小诗歌我们就学完了!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这首诗!(学生:齐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棒!那现在用你手中的小画笔画一画鸟儿和蜻蜓的家!
学生:画!
四、总结:
你们可真了不起呀!画得真漂亮!那小动物有家,我们同学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家!你们知道吗?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就是我们的祖国!你知道我们祖国名字吗?(中华人民共和国)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揭题导入,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3、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4、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5、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1、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2、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⑴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⑵ 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⑶ 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⑷ 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3、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⑴ 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⑵ 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4、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⑴ 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⑵ 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2、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1、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寄热希望块收退扫”;认识部首“反文旁”;理解词语扫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气候特点。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寄热希望块收退扫”;认识部首“反文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初识非洲、南极,积累相关词语。
(一)出示图片:认识南(nán)极(jí)非(fēi)洲(zhōu)。
1、让我们先从图上来认识两个地方:
(1)指名拼读1人:南极。
谁来拼读一下?
(2)指名拼读2人。
第二个地方谁会拼读?
你注意到了“洲”字是翘舌音,谁能像他一样读好?
(3)齐读南极、非洲。
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4)去掉拼音直接读。
左边这幅图是——南极,右边这幅图是——非洲。
(二)了解南极。
1、听老师用一句话介绍南极,仔细听认真记,待会儿请你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说两遍。
南极冰天雪地。
2、谁来说说看?
3、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4、所以,我们称它为——寒冷的南极
(三)简介非洲。
1、师述:和南极相反,非洲是个很热的地方,因为非洲离太阳最近,在非洲的很多地方,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再来仔细听认真记。
非洲炎热干旱。
谁来会看?
2、所以,我们称非洲为——火热(rè)的非洲
(1)拼读生字“热”
(2)“热”字下面有个“四点底”,就好像火在不停地烤!注意四点底的一点朝左,三点朝右。
3、总结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个地方有关。
二、揭示课题。
1、出示:jìbīng
寄冰
(1)谁来拼读课题?
(2)后鼻音读得很准,开火车拼读。一起来拼读。
(3)“寄”是生字,你有好方法记住它吗?寄:结构记字法(宝盖头+奇)。
师:这个“奇”字不陌生,它是奇怪的——奇;也是奇妙的——奇。宝盖头下加个“奇”就是——(寄;寄冰的寄)板书:寄冰
“寄”是指通过邮局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2课(补齐课题12)——齐读课题。(寄的是冰,很特别吧!)
三、初读课文。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往哪里寄冰?
板书: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往哪里寄冰?
2、交流问题:
出示狮子洪洪、企鹅非非
出示:南极非洲
3、企鹅非非住在南极,南极——冰天雪地,(板书:冰天雪地)非常——寒冷。
狮子洪洪住在非洲,非洲——炎热干旱,(板书:炎热干旱)。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一)学习第1、2节。
1、洪洪为什么要非非给他寄冰?(板书:为什么?)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一、二两节就能知道了。
出示:狮子洪洪/住在/火热的非洲,从来没有/见过冰,他想:“冰是什么样子呢?”
洪洪/给南极的企鹅非非/寄了一封信,希望非非/给他/寄一块冰来。
(1)自己读读,不加字不漏字、按停顿符号正确朗读。
(2)这儿有个生字:“块”:谁会拼读,三拼音,齐读。
(3)读读词语:块作为量词,我们可以说——一(块)冰
(4)师:冰可以一块一块地数。课文中提到的这3种物品该怎么数?让我们来拼拼读读记记。
出示:一(封(fēng))信一(个)箱(xiāng)子一(袋(dài))水(开火车直接读)
(5)小结: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数法。
2、老师请两个人分别来读这两小节?
学生朗读,评价:你能按标点停顿,把句子读通了!
你把洪洪非常希望看到冰是什么样的感觉读出来了!拼读“希望”。
一起读读。
3、现在谁知道洪洪为什么要非非给他寄冰?
4、狮子洪洪生活在炎热的非洲,从没见过冰,企鹅非非就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怪不得洪洪要非非给他寄冰”呢!这个问题我们读懂了!
(二)学习第3、4节。
1、那么,满怀希望的'洪洪等到的是什么结果呢?(板书:结果?)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3、4节。
(1)这两段话很长,里面还有几个生字,要读懂得先来做个游戏:拼音节读生字
收(shōu)到退(tuì)了回去扫(sǎo)兴
(2)这个生字是:收它的偏旁是(反文旁)
谁来书空?收
看看书上笔画框里的字,告诉老师它是怎么写的?
(3)生字会读了,和同桌一起读读这两节。
(4)请读(读得真不错,老师也给你一个大拇指!)
2、交流问题:你们读懂了吗?洪洪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出示卡片:满满的一塑料袋水
(1)是啊!你们读懂了:
教师指着媒体引读:
师:过了几天,洪洪收到了南极的一个箱子,以为是从没见过的冰,这个时候他一定十分(高兴)(读),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是(满满的一塑料袋水),板书:满满的一塑料袋水
觉得很“扫兴”(读)。“扫兴”的意思就是原先高兴的情绪好像被谁用扫帚一扫而光。所以高兴、扫兴是一对反义词。
(2)于是,他又写信给非非,信上这样说:
我让你寄冰来,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真让人扫兴!
自己读读———标点变色(这里有一个问号、一个感叹号,你能读出语气来吗?)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
(3)我听出来了,洪洪觉得很失望。
(4)洪洪挺生气的。(他还把箱子退回)
板书:退回
3、而企鹅非非收到洪洪的信后,被弄糊涂了
出示: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
(1)读读词语:糊涂
(2)什么叫“糊涂”?换词语———不明白、奇怪
(3)练习朗读:把非非心里的想法读出来。(而且是一块厚厚的冰)板书:一块厚厚的冰(自己读读—请读———齐读。)
4、男生当洪洪,女生当非非。
它俩为什么一个生气,一个糊涂?
问题出在哪?让聪明的小朋友来告诉他们吧!
借助板书小结:(你们说的对,企鹅非非从南极寄了一块冰给洪洪,而非洲的气候十分炎热,冰遇热变成水,所以洪洪打开箱子,看见的是满满的一塑料袋水,于是他又把水退了回去;南极的气候十分寒冷,这袋水遇冷变成冰,所以非非打开箱子里看到的还是冰。)
5、课文中没写到非非是怎样寄冰的,你能从寄冰的结果猜到企鹅非非是怎样寄的?(没有保温措施)
五、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1、在你们的帮助下,洪洪和企鹅都明白了道理,消除了误会,他们又成了好朋友。
到底该怎样寄冰呢?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洪洪收到冰呢?
2、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科学小常识,我们要细心观察,爱积累的孩子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读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联系生活,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心情。
3、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真诚地去帮助他。
4、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
【课前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你的身边,有许多小伙伴,你们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有位叫玛莎的小朋友,她也有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课文《小伙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识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仔细听:是不是读准了字音?
3、检查自学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餐糟粗等平舌音;概念 gài,不念 kǎi)
⑵ 同桌互相抽读生字。
⑶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⑷ 分组练习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播放朗读录音,听完后说一说:
⑴ 玛莎有几个小伙伴?他们都是谁?(勾画出维加、安娜、安东的名字)
⑵ 玛莎在春游那天遇到了什么麻烦?(引入课文)
三、朗读课文,明白小伙伴之间应当怎样互相帮助
1、玛莎装面包和矿泉水的背包丢了,她的心情会怎么样?读玛莎的话,体会她难过的心情。
2、玛莎的三个小伙伴都来关心她。学生自己读一读第2~8自然段,然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⑴ 你觉得维加、安娜、安东三个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
⑵ 安东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⑶ 如果你是玛莎,你希望得到他们三个人中谁的帮助?为什么?
3、随着学生发表的意见,相机指导朗读和理解:
读其他小伙伴说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安东的做法时应该怎么读?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人物,边读边配上动作。
四、分组活动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演一演。通过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演。如:安东把自己的面包分了一大半给玛莎,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表演时加进自己想象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