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
3、品读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小黑板抄写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预习收获。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师:老师昨天布置大家去预习并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你们的预习收获。
生答。
4、交流预习收获的同时,教师适时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的预习收获可真多,说明你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想想还有那些问题不懂,题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二、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学生交流预习课文遇到的问题。
(预设问题有:标签上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标签贴在床头上?标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2、老师归纳刚才学生预习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学生默读后,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简单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解决后擦去。
4、剩下的问题需要学生研读课文解决。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难
1、小组合作研读课文,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小组交流
3、在交流问题时适时出示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1)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请学生填空,然后抓住填上的词语说会所自己的感受,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2)问: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你们能画出有关的句子吗?
四、总结
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两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五、作业设计
1、课后题。
2、收集一些你感触深刻的标语或者谚语作为激励自己的话。(联系综合活动开展)
3、拓展阅读叶永烈的《逝世前的科学记录》。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解题〕
《火烧云》是萧红写的一篇散文。
萧红在这篇文章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展现了绚丽多彩、美妙奇异的火烧云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
〔结构分析〕
文章以火烧云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为线索写的,共7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晚霞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文章具体描写了在霞光照射下人和动物身体颜色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先写从西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天空一片红色。接着写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围绕“变化极多”,不仅写颜色变化丰富,而且写变化极快。然后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一是把火烧云比拟成各种动物,二是突出火烧云形状连续、快速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火烧云下去了。这部分写出作者观察火烧云的感受,从侧面表现火烧云变化又多又快,然后在快速变化之中迅速消失。
〔语意理解〕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两句中有两个名词,“火烧云”和“霞光”。“火烧云”和“霞光”不是一回事。“火烧云”是云彩受夕阳照射而产生的,呈红色;“霞光”,指太阳落下地平线后,余光照射到云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来的光。因此,傍晚被阳光照得红彤彤的云,叫“火烧云”;而火烧云反射到地面上来的光,叫“霞光”。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由于傍晚透过云层的阳光是红色的,人与动物等身体颜色不同,受到霞光的映照必然呈现不同的颜色:照到白色物体上,呈红色;照到黑色物体上,呈紫色;照到红色物体上,红上加红,呈金色。
“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这句写霞光照到老人身上的颜色。胡子是老人身上表征性事物。在红光照射下灰白色胡子变成黄中有红的颜色,即金色。表现了说话人对老人的敬重和对老人的美好祝福———金胡子是高寿的象征。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这一句先总写颜色“变化极多”,再具体写变化成哪些颜色。“一会儿……一会儿……”,表明不仅颜色种类多,而且变化极快。“红彤彤”形容很红很红,也写作“红通通”。“金灿灿”形容金色耀眼。“百合”,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呈漏斗形,白色。“百合色”,即白色。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
这句写作者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切感受,“恍恍惚惚”即“恍惚”的叠用。“恍惚”原指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本句使用引申意义,指看得不真切。因为看的时间太长了,火烧云变化多而快,眼睛就发花了。这句话包括5个分句,第1分句概括写“恍恍惚惚”,后4个分句具体写恍恍惚惚的表现。
〔写作特点〕
1.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
作者抓住火烧云的两个特点,一是颜色变化多,二是形状变化快。
2.描写生动逼真。
全文采用联想的方法写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比如,说白狗变成红狗。红公鸡变成金公鸡,灰白胡子变成金胡子。再如,说云一会儿变成马,一会儿变成狗,一会儿变成狮子。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运用联想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方法。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激情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本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导入:让学生看火烧云的录像或图片;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激发读书的情趣;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火烧云的奇观,再读课文体会……
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⑶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本篇课文要以读为主。教学第1段时,感受晚霞的神奇,晚霞把万物改变了颜色。
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告诉读者为什么叫火烧云。要抓住“烧”体会用词准确。感受天空红彤彤的变化莫测的景象,要通过文字想象,再借助图像感受火烧云的壮观与奇妙。
> 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千变万化,瑰丽无比。教学时要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色彩的魅力,同时进行词语的归纳,让学生用恰当词语来概括火烧云色彩的变化。
第4~6自然段写了云彩形状的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用引读、再读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材分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
暖和
不冷了
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 学
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知识点梳 理复述
教 学
过 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课 后
反 思可以将本课的古文版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下,触碰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
升国旗仪式录像。
2、教师导入:
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心灵对话: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
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
(1)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2) 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 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集体交流反馈:
(1)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开火车快速认读。
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3)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
(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暂不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
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
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集体交流:
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被“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三、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
请学生畅所欲言。
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组合: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四、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
五、拓展练习
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案,培养创造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学习评价别人的作品。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带、拼图纸片、白卡纸、胶水、剪刀、尺子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案,培养创造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 :
一、展示画面,揭示课题
1.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说小男孩已经拼好了什么。每个图形是怎样拼成的?
2.教师小结,启发想像: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用这些不同颜色,大小不-的'圆片拼成这么可爱的小兔、小熊猫。如果是你,看到这圆片或者半圆的时候,会把它想像成什么呢?
3.说说你会拼什么,或者你想拼什么。
二、播放乐曲,学生拼图
1.提出拼图要求。
2.学生拼图,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3.教师小结:老师真佩服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简单的圆形纸片,到了你们手中,竞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你们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同学和老师吗?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提出要求:把你们的拼图介绍给大家。说说你用圆形或半圆拼成了什么,特别是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拼成的,让人家听得明白。如果还来不及拼完,就说说你还准备怎么拼。
2.学生自己试说。
3.指名上台介绍并评价。
4.学生小组交流。(每个小组一块展板,逐个展示介绍并评价)
5.拼图找朋友,一起去郊游。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了解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的经过,学习他奋不顾身排险,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遇险排险”这部分的内容。
【学习难点】
体会欧阳海这种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欧阳海的资料,以及当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名言吗?都有哪些你自己喜欢的名言呢?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名言。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句,请看(出示)——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看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欧阳海在自己的日记中写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欧阳海。板书课题:“壮丽的青春”。
你对欧阳海有那些认识呢?说说你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自己来读懂,有信心吗?你们准备怎么读懂?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大家互相启发。
请同学们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通过小组合作或者查字典的方式解决。
2.自由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遇险排险牺牲)
3.边读边在你的头脑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场面。
4.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抓住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情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弄懂课文内容中你遇到的问题,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采取有感情的读、说体会等方式汇报自己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三、重点探究,体会感情
当时的情况“万分危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1.出示有关句子:
情况万分危急(出示有关句子:列车驶近了……死活不动……就要发生……越逼越近……)
你从那些字词中了解到了情况的危急?读读,谈谈你的感受。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
2.欧阳害挺身而出(出示有关句子:箭步飞身……抢……脸不变色……心不跳……推出……)
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被欧阳海的精神所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说。再读,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一场惨祸就这样避免了,可是我们的战士欧阳海却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注意把此时此刻的感受读出来,读出你对欧阳海的崇敬之情,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假如你就站在旁边,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把你要说的话说一说。
交流、评价学生所说的内容。
现在就在欧阳海牺牲的地方有一尊他的塑像,要是你来写塑像的介绍,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鼓励。
四、总结拓展
1、在紧急关头欧阳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勇气来牺牲自己解救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明白为什么说是“壮丽的青春”?请你来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欧阳海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2、通过进一步学习课文,我们对欧阳海又有了新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10-10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
孔子教案-小学语文12-16
小学语文《下雨了》教案09-26
小学语文《长征》教案09-27
小学语文《琥珀》教案09-30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09-27
小学语文精品教案10-01
小学语文《石榴》教案09-30
小学语文《春风》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