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
六、课外拓展
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海豚为什么乐于救人,学习它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在电视、电影中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你们知道吗?海豚除了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因此,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是一种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见义勇为、精疲力尽,不可思议……”等词意。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四、读课文,理解条理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然段序号。
2.想想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海豚常常救起落水的人们。
第二部分:(5~8自然段)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五、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读1~4自然段,看1自然段与后面三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2.海豚是怎样救人的?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抓词句展开学习)
3.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哪些表达,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举、数字、拟人、比较。比较是指鲨鱼的狰狞凶残与海豚的`善良比较,体会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说法。)
4.海豚为什么救人?在课文(5~8自然)中找出答案,这部分还用了举例的方法。
六、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七、、拓展
1.再读全文,说说学了本课,你对海豚有哪些了解,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品质(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听。
八、作业
1.回答问题。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它为什么能够救人?
(2)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查找有关海豚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海豚救人:托、驮、甩
赶、护送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围、陪伴人类的好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3
(一)导入新课。
1.放《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谈)
对,这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唱的一支歌,它传唱了近半个世纪,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电影《刘三姐》就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刘三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
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
第一件:莫怀仁的管家仗势要抢阿牛射中的野兔,刘三姐路见不平,用歌声大灭了管家的威风。
第二件事:是刘三姐用山歌揭穿了莫怀仁想霸占茶山的阴谋,莫怀仁恼羞成怒想用“提亲”的鬼主意陷害刘三姐,刘三姐提出要想结亲就对歌摆擂台。
第三件事:写“对歌”的情景。这部分重点描写了刘三姐和乡亲们在对歌中击败了财主和秀才们。
3.以上两项内容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三)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说一说刘三姐的机智勇敢和莫怀仁一伙儿的蛮横和愚蠢表现在什么地方。
刘三姐:敢于揭露财主及其走狗的伎俩,敢于仗义执言,敢于用智慧来讽刺和斥骂财主及其走狗。莫怀仁一伙儿:想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想霸占茶山,诬陷刘三姐的哥哥欠债,想要强娶刘三姐。
2、结合具体的歌词,想一想刘三姐的机智有哪些具体表现,你是怎么理解刘三姐山歌内容的'。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山歌中所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体会山歌中所运用的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运用语言斥骂和讽刺莫怀仁一伙儿的巧妙之处。不必向学生讲述修辞知识,只需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修辞表达了什么内容和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即可。
(四)整体感悟课文。
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一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3.读了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巩固练习。
按下面要求从课文中找出成语。
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疾恶如仇、仗义执言、扬眉吐气)
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狼狈不堪、如坐针毡、丧魂落魄、幸灾乐祸)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1、体会在不同的语句中,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其含义,丰富语言。
3、体会象征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习作。
4、乐于与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认真、耐心倾听别人的倾诉。
5、能具体、生动、清楚地写一件最能表现自己能干的事。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
学生:自制一个心形纸板,在上面写几句自己的心里话。
课时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让学生自读,画出表示慢慢行走的词语。(徜佯、漫步、流连)
2、学生再读句子,联系句子理解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3、通过理解,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同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呢?(避免表达的重复,使语言丰富、生动、吸引人)
4、小结:在写作时,在不同的语句里,相同的.意思,我们尽量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可以避免语言的重复,使文章语言丰富生动,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读名言。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直到读准字音。
3、从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与同桌说说。
4、全班交流,生生、师生互动解惑。
5、学生背诵名言。
三、互动平台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由读,也可和同伴分角色对读),读通顺。
2、师生对读。
3、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1)什么叫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2)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把人们的某种思想情绪寄寓在某种事物上,既具体明白,又引人深思,更让人回味)
(3)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些运用了象征?(《胡杨赞》)
(4)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象征人的什么品质?
4、作业:试着用象征的手法写一篇习作。
四、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有融洽、理解,也有委屈、摩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当内心烦恼痛苦时,特别想与人聊聊;当遇到愉快高兴的事时,也愿与人分享与交流。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说出来,让大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共渡难关。
(二)营造氛围,诉说心里话。
1、让学生拿出课前做好的写了自己心里话的心形纸板。小组内交流,然后把它贴在教室的任何地方。
2、你准备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你觉得在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态度诚恳、语气平和、表达清楚有序)
那么听的同学又应该做到些什么呢?(认真倾听,并作出恰当的反应)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点评。
5、学生自由向自己的好朋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教师巡视,相机点评。
(三)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许多难过的、委屈的,或者开心的经历。同学们,当我们有心事的时候,一定要敞开心扉,向你最信任的人尽情地倾诉,那样,你一定会觉得心情畅快。
五、习作百花园
(一)激发兴趣,交流体验。
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能干的一方面,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让大家一起来夸夸你的能干。(分小组互相说,然后再全班说。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有理,说得具体。)
(二)拓展思路,引导体验。
1、回忆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最能体现出你的能干,当时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学会了某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在这件事情中,你是怎么做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是怎样克服的。特别是最能体现自己能干的方面要具体生动地说说。
2、分组互相说,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有趣,说得具体。教师及时点评,尤其要表扬能运用富有新鲜感的个性化语言表达的那些学生。
(为帮助学生克服选材的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论能不能作为习作材料使用。)
3、讨论一下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表达的顺序以及如何抓住重点等。
(三)体验范文,自由习作。
1、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搜集到的表现自己能干的范文,体会别人的表达方法。
2、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思路,尝试个性化拟题。例:《我第一次》《我真能干》《成功的喜悦》
3、交流自拟的题目,欣赏及点评。
(四)自主习作,表达真情实感。
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现自己能干的内容,尝试写作。教师巡回,进行现场指导。
(五)交流评价,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点评。找出亮点,评价激励。使学生明白别人习作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六)评选最佳,成功激励。
教师进一步评点,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
2、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短文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勾画下来,自读自悟,并写出你的感受。
4、全班交流,从故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
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
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
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
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
“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
“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
(2)剧本、相声的特点
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
中受到启迪。
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
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
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
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
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二、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
6.朗诵、讲故事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选择的场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办法、曲折的过程写具体,并能尽量将心理的变化融入其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观看探险短视频)同学们都看过有关探险的书籍或者电影吧?(看过)
里面有哪些有趣的情节?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
没错,里面的情节能抓住读者的心,有一定的险情,而在最关键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聪明的人带着大家脱险,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我们觉得惊险又有趣。
2.你想不想去探险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探险。(板书:神奇的探险之旅)
二、启发思路。
1.各位探险爱好者们,探险需要组队一起的哦,那么,你们想跟什么样的人成为队友呢?
读图表及要求,理解题意,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探险无小事,如果几个人都是不专业的,都是没有相关经验的小孩子,在发生危险之时,很可能难以脱身;如果其他人都是探险专业户,只有一个小孩子,怕没有人可以交谈,大人们甚至可能会帮忙挡掉所有的危险,那就达不到探险的目的。)
2.探险的团队十分重要,从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位,和你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选择的是哪两位?为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想要结伴而行的伙伴是谁,原因又是什么。)
3.确定探险小队的成员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去哪儿探险。
是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幽深洞穴,还是南极冰川……(引导学生讨论探险的相关地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选择你想要去的探险地点,思考可能遇到的险情有什么?(遭遇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落石雪崩、突发疾病……)
5.了解这些之后,你还有决心继续探险吗?(有)那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交流)
三、习作指导。
(一)在整个想象的过程中,可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
1.经过漫长的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探险之地。(板书:入险地)
2.想要遇到更有趣的.事物,探寻没有人知道的秘密,需要走到险地的深处,小队走进了……突然……(板书:遇险情)
3.探险小队的某个人说出了某个点子,全队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脱离了险境。(板书:脱险境)
多媒体呈现:
怎样写探险内容的作文?
(1)把探险过程写完整。
到哪里去探险?和谁去探险?探险的过程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要完整。
(2)要写出具体内容。
把探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变化等,都要写出来,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
(3)写出感受。
探险的过程往往是神秘而紧张的,要把这种特点表现出来,就需要时时关注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心理变化。这样,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印证了探险过程的紧张气氛。
(二)开始写作。
听起来咱们的探险之旅非常有意思啊!下面我们就拿起笔,一起记录探险过程中难忘的时光吧。
写的时候要把过程写具体,结合人物的心理描写。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探险的过程,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语言通顺恰当等。
五、小结。
学生由自己感兴趣的探险活动开始想象,到达探险之处,接着发生险情,最后脱险。文章由此三部分组成,把事写具体,也注意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延伸。
提议全班同学相互交换作文,哪些写得不具体的,把它补充具体,哪些可以写得更有吸引力的,可以运用修辞手法的,再改一改。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集成一本书叫《神奇的探险之旅》或《探险日记》等。
板书设计
神奇的探险之旅
入险地
遇险情
脱险境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想象的事情具体地写下来,再进行修改,修改成能吸引人的文章,就算完成了。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我也发现学生们对探险很感兴趣,也看过相关电影、漫画,但读文学作品的较少,应注重对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培养,进而使其积累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7
一、导入
我们班级是一个书香班级,平时大家都积累了许多古诗词,你能朗诵几首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吗?(请你来说——《示儿》)
《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在临终前因不见九州同,而感到悲伤遗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同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找一找这首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
2、谁来说说?你来说一说。(喜)板书:喜
3、作者因何而喜?(剑外忽传收蓟北)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就是“听闻、听说”的意思,“官军”指唐朝的军队,“河南河北”指的是洛阳等地。
3、接下来请你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一看作者喜到什么程度?(喜欲狂)板书:欲狂
4、你能表演出诗人的喜欲狂吗?(手舞足蹈、仰天大笑)
三、品读古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呢?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找到的诗句?
第一小组来说说。
(你们认为“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两句诗最能表现出诗人的喜欲狂。“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须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你们小组也想来交流交流。
(他们找到的是“初闻涕泪满衣裳”。“裳”,和平时的读音不一样,在这里是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当作者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不禁泪洒衣衫,这是高兴的泪水,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喜极而泣。)
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初闻涕泪满衣裳。
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还有呢?你们组来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是什么意思呢?是啊,在这美好的春天里,作者白天高歌痛饮,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启程返乡,此时诗人的心情如何?(激动、兴奋)
作者是通过抓住人物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
是啊,你瞧,作者连回家的路线都拟定好了。一起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回家了吗?(没有)是啊,从巴峡到巫峡,从襄阳向洛阳,这么远的路程,他想立刻回到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归心似箭)好,带着作者的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短短的八句诗,却传递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板书:爱国)
四、熟读成诵
怎样才能读好古诗?
对,请大家带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假如你就是杜甫,此刻,你已踏上回家的路,你想对家乡,对祖国说些什么?
诗人的一生,颠沛流离,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诗作,你都知道有哪些呢?(补充《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时候,诗人多么想携妻子回到洛阳,落叶归根,安度晚年,于是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五、总结写法
六、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8
学习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4、通过细腻的.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麻雀飞行时的不知疲倦和样子的可爱,感受它生活的平凡、忙碌与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可贵品质以及麻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教时:
一课时。
教程:
一、破题导入:
1、解释题意。
2、质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隔窗看?有什么感受?……
二、自学感知:
1、自渎课文思考:文章围绕“隔窗看雀”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指名回答。
三、点拨交流:
学习“行动、样子”部分。(默读勾画)
1、我看到了什么?(谈完就让学生读)
⑴腿跳:抓“不停、好象”指导
⑵尾翘:
⑶身体飞:抓“常常、一模一样、非常可爱”指导
2、麻雀这样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了怎样的感觉?(不知疲倦、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等)
师:仅仅给我这样的感觉吗?
学习“思索”部分(默读勾画)
1、品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⑴解读表层意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
①忙碌:不停地飞来跳去、“低飞、跳跃……活着”(省略了什么)
②平庸:“不会,也不会,不能,从…到、从…到,市井、那么、连”
2、师:在作者心里,麻雀是生活的强者,是人类生活的活标点。
3、读读第九段,想象画面: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喜欢麻雀)
为何这样喜欢?(喜欢它的样子,它对生活的态度)
它对生活是怎样的态度?(“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现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全文和实际谈)
四、总结提升
1、师:现在,你们认为我搁窗看的究竟是什么?(对生活的态度,再次朗读“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忙碌中快乐地生活”)
2、此刻,你们对麻雀有了什么新看法?
板书:17隔窗看雀
腿跳尾翘身体飞(所看)
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所感)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9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沛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战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3、通过创设具体的场所让同学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课时布置
3课时
A案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获图片。
3、写字板若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俺在学校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
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同学各抒己见(建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
教师归纳,并引导同学选择合适的方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那么,怎样才干以理服人呢?让俺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一起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一起点:
用水资源的珍贵来劝说。(生成、不可再生)
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同学发言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实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俺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沛了,那么让俺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
(播放录音2)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俺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俺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2)比一比,说说自身的想法。
甲1 甲2
态度:生硬──和气
语气:直接──婉转
角度:自身──他人
结果:接受──拒绝
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实,至表示了自身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沛是不够的,诚实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同学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
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沛,态度是否诚实,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
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同学根据自身的需要摘录、补充自身的提纲。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身手。
(2)评一评。
评价规范:态度是否诚实、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沛、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生活中,需要劝说他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
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
生活中俺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俺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需劝告但经过自身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胜利的事情进行劝告。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沛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胜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0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难点:
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有趣、天真、可爱……)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回忆已学的课文来导入本组专题,同时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设下铺垫。]
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
[教师以饱含深情的导语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引发学生回忆生活,打开话匣子。通过自主回忆,再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碰撞中击活思维的火花。]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在学习小组内进行)。
2.班级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让其他学生在参与评议中进一步学会交际语言,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开展童年故事会。
3.从内容、态度、表情达意等角度评选“最佳”童年故事。
[以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评文教学的以
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又满足学生交流的愿望。]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还记得《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再来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往事,并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童年趣事)
[情境激趣,引发期待,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可以分两种方案进行:
方案A: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明确图画内容。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编成一个内容具体的故事。
方案B: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以前的有趣的事情。(内容不限,可以是发生在学校的趣事,也可以是发生在家里的趣事。)
三、班内交流,评价指导
1.指名学生叙述刚才准备的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重视习作的交流和评议,意在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四、明确要求,草拟作文
1.读“作文内容”,明确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3.交流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写好之后,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并展开评价,欣赏写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仿佛又回到了有趣的童年。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改完,可以在课后继续修改完,让老师和同学们最后也能分享到你们的童年趣事。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导入课题,组织典型作文的讲评
1.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了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2.出示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
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
4.师生共同评议。
(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通过师生评议,达到进一步指导的目的,并结合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的重点,是事情写得是否真实具体,语言是否通顺,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组内评改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再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佳作欣赏
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
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
3.朗读作品,佳作上墙。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析,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在交流、评析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做好点拨、引导,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同步提升的目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和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海豚为什么乐于救人,学习它助人为乐的品质。
2.进一步学习、巩固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在电视、电影中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你们知道吗?海豚除了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因此,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这是一种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课《海豚救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见义勇为、精疲力尽,不可思议……”等词意。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四、读课文,理解条理
1.分小组朗读课文,标然段序号。
2.想想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
3.讨论后指名回答。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海豚常常救起落水的人们。
第二部分:(5~8自然段)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五、从问题入手学习本课
1.读1~4自然段,看1自然段与后面三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2.海豚是怎样救人的.?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抓词句展开学习)
3.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哪些表达,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举、数字、拟人、比较。比较是指鲨鱼的狰狞凶残与海豚的`善良比较,体会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说法。)
4.海豚为什么救人?在课文(5~8自然)中找出答案,这部分还用了举例的方法。
六、通读全文,交流表达方法
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七、拓展
1.再读全文,说说学了本课,你对海豚有哪些了解,从文中学到了哪些品质(学习海豚助人为乐的品质)。
2.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介绍给同学听。
八、作业
1.回答问题。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它为什么能够救人?
(2)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查找有关海豚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海豚救人
海豚救人:托、驮、甩
赶、护送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围、陪伴人类的好朋友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3、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退居田园后愉悦的心境。
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朗读带
教学方法:
诵读学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谈话:我们曾经学过《题西林壁》,知道了诗人是将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无独有偶,今天我们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也是将诗写在了墙壁上。诗题可理解为?
明确:题写在湖阴先生庭院墙壁上的诗。
二、交流资料,简介诗人
1、交流资料
同学们,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呢?(师生活动、展示资料)
2、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
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三、初读诗文、感知诗意
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
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
(1)词意: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静:干净。
畦:读音qí,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
排闼:读音tà,推开门,排为推,闼为门。
(2)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
四、诵读诗句,感悟诗境
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教师出示问题)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3)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1)“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
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
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2)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
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
(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
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
5、再次齐读,加深印象。
五、总结中心,升华主题
1、课堂总结:《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的清幽,院内、院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升华主题: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简朴的居室,异常洁净,院外的山水农田,青绿有情,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默写全诗,感悟古诗内涵。
2、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七、板书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院里: 茅檐 花木
院外: 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典故: 护田 排闼
表达方法: 描写 拟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齐读。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礼貌矛盾咳嗽思想情操粗暴纠纷安慰文化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貌、嫌、咳、嗽、鬼
(四)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练读,交流读,评点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板书:贴切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五)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遇事多思考,沉着冷静。
2.能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找出病句的矛盾之处。
3.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3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3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人物的表现怎样?(快速过一遍内容)
二、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每篇课文人物的思维方式,由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交流平台,并回顾《田忌赛马》和《跳水》两篇课文,想一想这两篇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把你的发现和感受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
2.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跳水》中,船长在儿子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做出让儿子跳水的决定,最后使儿子脱险获救。他们的机智和谋略不由得让人叹服。
教师点拨总结:在相同的环境中,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这就是人思维的不同。思维不同,行动则不同,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思维方式,进而开拓自己的`思路。
3.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加点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
(1)教师点拨总结:
①每组两个词语,加点字都相同,而且第二个词是对第一个词的加点字的解释。
②第二个词的两个字都是近义词,表示相近的意思。
(2)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能遇到这些有趣的.词语,要把它们积累下来。除了上面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近义词的词语呢?(见多识广 高瞻远瞩 调兵遣将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2.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点拨:第一句话中,通过放大人们的感受,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人们等待的焦虑;第二句话中,通过罗列一组表示时间漫长的词语,突出了时间变化之快。
示例:
两点,两点半,三点,三点半……他一次又一次地看着时钟,怎么天还不亮啊?
3.读一读材料,具体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么为这位中学生修改作文的。
教师点拨总结:
(1)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2)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3)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4)增删词句,使语言更规范,意思表达更清楚、完整。
四、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释义: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告诫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虽然自己很努力了,但仍有更努力的人,我们不能骄傲自满。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识别鸟儿的叫声。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释义: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只有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才能认清事物的好坏。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释义:读书一定要用心,因为有时候书里的一个字可能会价值千金。这句话告诉人们,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要用心读,用心琢磨书中的字句,领会其中的意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释义:听到您的一番话,胜过我读十年书的收获。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意思大致说对即好,同时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新颖的思维方式,懂得了在突发情况发生时,应沉着冷静去思考问题。学习了修改句子的方法,同时积累了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学会多听长辈的意见,多实践,多思考,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思考其思维过程的方法。
2.学会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3.理解、背诵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做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5
教学内容:
《写一件童年的趣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师生共同回忆童年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 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写好一件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童年中发生的趣事。
抽两个同学进行“斗牛”比赛。
(刚才两位同学的斗牛比赛好玩吗?有趣吗?)
(同学们在童年中一定也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能说说吗?)
(现在同学们选取在你印象最深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本小组互相说说,行吗?)
(小组互相说说。)
(抽同学汇报。)
二、了解习作内容和要求。
( 我们刚才只是把事情大略的说了一下,今天我们还要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读书,了解有关本次作文内容和要求。(同学自渎)
(抽同学回答本次习作内容和要求。)
教师归纳总结:
(童年 有趣 事)
三、教师同学共同探讨怎样写好一件事情:
(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把事情写完整具体。那么,一件完整的事情一般要有哪些要素呢?) (抽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出示:(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现在根据事情的六要素,你能把你所要写的事情说具体一些吗?)
(抽同学具体的说说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同学们能够根据六要素把事情说具体,那么写的时候重点应该写好哪个部分?)(经过)
( 从作文要求来看,事情经过应该体现什么样的特点?)(有趣)
(你要写的事情有趣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争取尽可能的把事情的有趣部分说出来。)
(小组互相说说。)
(同学汇报。)
(同学们找的事情都很有趣,我们怎样把事情写得有趣呢? 现在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作文片段,比较一下谁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出示图片,并附加作文语段。
( 哪一段话把事情写得有趣呢?说说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因为第二段写得详细,中间有人物的动作 语言 心理描写)
师生共同探讨总结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得有趣:
(要把事情写得有趣,不是光有“有趣”两个字就行了,而是要把有趣的地方详详细细的写下来,其中应该有人物的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等描写)(出示总结部分)
四、教师总结作文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导读法、读思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jiū),“瞪”(dèng)。
3.检查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3)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三、体会英雄言行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2.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四、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
(如,词──忠于职守……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2.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下册教案01-07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案01-23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01-03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4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07
小学下册五年级语文教案02-09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鲸》教案01-17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01-30
【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0-12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