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02 17:05:06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己的感受和想法。

  3、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逐步达到善于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出示配图和课本上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观察和朗读。

  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小区的绿化工程。

  二、适时引导,诱发思考

  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针对该话题,先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才算是对“空地”的合理利用?要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再让同学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和同学合作商量。

  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是要提出明确的`说话要求,二是要巡视其间,进行适时引导。

  三、创意发言,尝试交流

  首先,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说的,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从中借鉴、学习、提高。可以在两位同学汇报之后,请其他同学复述,

  其次,围绕“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和能“具体生动地讲述,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说——即当你想说的内容很多时,要先确定好要讲的主要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把话说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一点。这样,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适的动作、表情。

  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根据学生的画一画、讲一讲,最后集体评出“最佳设计”。

  当交际过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个图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区提己合理化建议,这样也就更好地落实了“交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编排。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各两遍。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四、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

  五、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动的词句。

  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设计理念】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本课的设计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老师方面:教学课件、钢琴曲《秋日私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的音乐厅──创设情景导入

  1.导入语:这是一曲秋之歌,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听听,秋的声音!(播放课文的动画课件)

  2.师:孩子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呢?(指名说)声音动听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听听,秋的声音吧!

  3.指名读课题。(要求要读得美一些,提示中间的标点符号要停顿一下。)

  二、聆听秋天的声音──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复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①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②生随机回答:自学、借助阅读提示……

  ③师: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了几个要求,并用直线划出来。

  ④指名说,课件出示要求。

  我会自学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查新华字典、查图解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

  (3)找找课文描写了秋天里的哪些声音。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初读课文:

  ①师:那我们赶快根据阅读提示的第一个要求,亲自去听听秋的声音吧!请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2课,有感情读一读课文。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③师: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了。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指名分小节朗读)

  3.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生说,师随机板书。)

  板书: 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三、品味秋天的声音──感悟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

  1.选读课文。

  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生再读。)

  2.朗读交流。

  (1)第一小节

  ①生读。

  ②师:能告诉大家,在你读的时候,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画面吗?

  ③想象说话: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课件出示)

  (2)第二小节

  ①生读。

  ②师:可爱的小蟋蟀在说什么呢?

  (课件)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

  ③师:我们和同桌一起来当当可爱的小蟋蟀吧!(同桌读)

  (3)第三小节

  ①生读。

  ②体会“叮咛”。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大雁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课件)

  师:星期一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板书“叮咛”)请大家再来看看“叮咛”这两个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一记它们?

  师:是啊!用嘴巴一遍又一遍地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

  (课件出示)大雁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课件出示田野图片)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它又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丰收了,丰收了,快到田里收稻谷吧!”)

  ④师:我们也来学学大雁、秋风和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吧!(齐读)

  (4)学习第4.5.6小节

  ①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②指名说。(课件:关于各种声音的图片)

  ③师: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了(板书:……)秋的声音,在……(师引读第5.6小节)(课件)

  3.朗读全文。

  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我们心中是多么高兴呀!让我们再拿起书,一起快乐地齐读课文,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播放钢琴曲,配乐朗读全文。)

  四、赞美秋天的声音──仿写诗文

  1.师:秋天的声音多么美妙啊!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来写一节小诗,赞美秋天的声音。(出示课件)可以想想如果你是小花,你会发出什么声音,你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汗水,你会发出什么声音,你又会说些什么?或者还可以想象你是其它的景物呢。

  2.学生仿写诗文。(在手抄报留空的位置上写。)(师鼓励学生可以多写几节小诗。)

  3.交流。

  五、作业超市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想好手抄报的解说词。(准备在“分享秋天”的活动课上,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在秋天里的快乐、发现与收获。)

  板书设计:

  12*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后记:

  【第三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出一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

  秋天,孩子们对她再熟悉不过了,每个小孩对于秋天的感受也都不一样。我借助第三单元关于秋天的这组课文,在班里进行了一次 “走进秋天──寻找秋天──分享秋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走进秋天,有意识地去观察秋天,也为第三单元的习作铺好垫子。我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秋景画下来,把学完课文后想说的话写下来,把在秋天里的新发现记录下来,把从课外书中找到的关于秋天的好词、好句、诗歌摘抄下来。来到第12课的学习,可以说,活动已进入了尾声。学生仿写诗文并为它配上图画后,这份关于“秋天”的手抄报就大功告成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爱我中华》视频,说说你认识片中哪些少数民族。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

  画--要求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字: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2)认读新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生词。

  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3)试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

  提问:民族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二)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晨、静、装”。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认识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感受到了各民族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幸福。

  五、作业布置

  1、认真书写生字词,做到规范整洁。

  2、熟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学校给你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导入新课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新课学习:朗读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如第一段: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3)早晨,从山坡上……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4)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的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第三段: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学校什么样的感情?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通过抓重点语句和词语,在读中感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各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幸福地学习,体现了各民族的团结友爱。

  四、作业布置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还可以设计表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词语。认识25个生字,会写17个字。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生字。采用小组竞赛、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电影的诞生》和《蝙蝠和雷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

  2.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

  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

  (1)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

  (2)互考认字,互助组词。

  (3)小组竞赛,抢答词语。

  3.回报展示,多元认读

  (1)学生汇报字词(师板书)

  (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

  (3)组词游戏,理解运用。

  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

  (1)生字生词注音组词

  (2)师生

  5.识记字型,争夺状元

  (1)学生回报记字方法

  (2)评出记字“小状元”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找出易错的字

  2.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5.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7

  一、教材分析

  读懂例文《家乡的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得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二、学情分析

  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三、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四、教学重难点: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这篇习作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记叙了哪些材料?

  2.再读例文,思考:作者详细写了哪些材料?略写了哪些?为什么略写?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

  3.提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

  4.小结:要围绕一个主题选材,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详略。

  5.再读例文,思考:在例文的材料写作上,作者所写的侧重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出来了吗?为什么?

  6.小结:在写作时,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一事物。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指导选材

  1.提示: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家乡特产的各方面材料,选择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

  2.组织交流。

  3.提示: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修改你的提纲。

  三.进行习作

  1. 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1.组织交流。

  2.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三.尝试修改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教学后记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注意说清以下几点: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等。这些主要从观察中获取。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这主要是靠询问和查阅得到的,介绍这方面的内容要注要讲究科学,不能出现错误。还有就是产品有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方面的材料也是靠询问和查阅得到的。要注意有详有略,有所侧重。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8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60人,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五册)中第五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本文的作者是冰心。文中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大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了小鸟把它带回巢中。从此孩子们再也听不到小鸟的叫声。文章批评了不爱护鸟类的行为,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并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按照指定意思为课文划分层次。

  4、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总结课文内容,学习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学习为课文划分层次。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自制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你最喜欢什么鸟儿?

  2、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生机勃勃,因为有了鸟儿的存在显得绚丽多彩。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只小鸟》一课,共同关注一只小鸟的命运。

  3、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文中的一只小鸟给大家留下了一定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2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的小鸟。

  2、交流汇报

  这是一只可爱的、幼小的、快乐的、幸福的、爱唱歌、歌声动听的、爱欣赏风景的小鸟。

  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

  3、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再加上小鸟清脆柔美的歌声,这是一副多么美丽、和谐的自然图画啊!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齐读课文1、2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3--6自然段。

  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可是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至6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或感受。

  2、汇报交流。

  (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从这句话看出小鸟的伤势很严重,"跌"是完全失去控制,很重地摔下来。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

  ( 2)斜刺里两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从这句话能够看出老鸟对小鸟非常关爱,体会到亲情的伟大。"箭也似的"像箭一样快,说明它们此时此刻内心非常着急。抓住"箭也似的"指导朗读。

  师:拿一位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位母亲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此时的它们心急如焚,此时的它们肝肠寸断,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老鸟当时那种急切、悲伤的心情呢?

  自己试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从这句话体会到小鸟的伤势很重可能有生命危险……

  师:刚才还活蹦乱跳、高声鸣唱的小鸟转眼间正痛苦地流着血,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你觉得此时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可怜的、不幸的、痛苦的、命运悲惨的……)

  是啊!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啊!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这句话吗?

  试读,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课文7、8自然段。

  1、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员,当你看见小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它的生命即将结束,你会怎么想?

  指名说。

  2、因为孩子的一时贪玩,让这么可爱无辜的小生命受到了伤害,让我们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3、文中的孩子们喜欢这只鸟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对小鸟的爱和老鸟对小鸟的爱有什么不同?

  点生汇报。

  师:小孩的爱是自私的,爱的方式不对,爱它就让它更加自由,爱它就应该让它更加快乐,爱它就让它更加美丽,爱不是占有。

  六、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故事讲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如果让你对文中的孩子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2、师:听了你们这番话,相信那些调皮的孩子们会放下手中的弹弓,以一颗善心和爱心去对待鸟类。老师也想对文中的孩子们说几句话,可以吗?

  出示白居易的《鸟》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岂止是"子在巢中望母归",同样还有"母在巢中盼子归",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向所有的人发出"莫打枝头鸟"呼声吧!

  七、总结。

  美丽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业:每一只美丽的小鸟都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但文中的这只小鸟却怎么也没有想由于人类的贪婪使它惨遭不幸。小鸟的命运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想像一下,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续写一段话。

  教学资源:

  为了更合理的、恰当的用好多媒体资源,有效的服务于教学活动,真正的起到辅助作用,在本节课设计之后,我广搜资源,分别从网络上、远教资源库上、多媒体教学光盘上大量的参考整理,最后一句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最终选用了多媒体教学光盘和自制的幻灯片课件。光盘中我选用了词语的出示和第一部分的动画播放,这两个部分能较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制课件我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会总结段意和划分层次,就用课件为他们展示出了一些学法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参考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了引导与自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七年级)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一起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假如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抽生读,男女生竞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局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安排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和: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

  2、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1、联系实际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满着奇妙的声音。那有谁能够向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生答)

  2、同学们听到了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老师真替你们高兴。看来,只要做个有心人,世界上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一定会听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声音的第一篇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

  3、板书课题:你一定会听见的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播放音乐,学生听读,初步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张开你的小耳朵,用心去倾听这篇优美的文章,看一看你能“听”懂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么美的`文章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下?那就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注意当好“小老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3)组内互检,合作学习生字。

  用生字卡片组内互检,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读词语比赛。

  老师展示生字词,分组进行比赛,教师给予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验。

  1、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2、组内交流收获。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并且想像一下你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声音是很熟悉的,并且听到过;哪些声音是熟悉的,但是没有听到过。

  5、读课文,小组讨论:为什么有许多熟悉的声音我们却没有听到?然后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没有听见那些熟悉的声音,是因为平常对熟悉的事物觉得习以为常了。

  6、引导学生通过读第七至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耳朵关闭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地去听。通过抓住“寂静、闲暇”等词语,体会生活中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会给我们解除疲惫、增添乐趣。

  7、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应该怎样用心去听周围的声音。

  8、用心聆听,体验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听周围的声音(鸟鸣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教师的讲课声、同学们的呼吸声、农家的鸡鸣声、汽车的鸣声等)。

  9、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从声音美妙的角度去说。

  10、是呀,这么美妙的声音,如果我们不用心去听,我们会听见吗?让学生自由谈,激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

  四、美读课文,升华感情。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有感情的去读一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师读,学生评价。

  4、学生继续练习有感情地读。

  五、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在自己的生活天地中,都有哪些声音?你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有趣的声音和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两个方面说,说出自己的理由。

  2、据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的格式,结合生活中的体会,仿写句子。

  六、小结。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周围的声音是美妙的。只要我们注意倾听,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2.并从中获得启示,3.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4.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解决问题的方法。6.会认3个生字,7.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8.斧头,9.手锯,10.玩意,11.免得,12.抢走,13.难过,14.算术,15.当初,16.随便,17.仍然,18.敌人,19.台阶,20.所以,21.懂得”等词语。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2.《科利亚的木匣》,3.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2.名3.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4.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5.指6.名7.读生字词。

  8.正音

  9.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4):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的样子,照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的木科利亚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 ,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 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

  学词:郁(yu)郁葱葱

  A:读谁字音。

  B:理解意思:长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葱葱的()

  再次体会读1、2句话,强调枝、叶、花的情状和色彩。

  4、师圈划“越……越……”、“不久”、“挂满”。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花多)。指导体会读读。

  5、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在写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长得啥样?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词:小喇(la)叭(ba)

  师谈话: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却能形象又细致地写出它像小喇叭,说明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指导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

  6、过渡:石榴果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呢,下节课再学。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练习说话。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词小卡片。

  2、指导书写本课时所学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交流。

  春天,石榴树有什么变化?夏天呢?

  2、齐读1、2自然段。

  3、过渡:秋天,石榴果是怎样长大成熟的呢?继续学第三节。

  二、细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交流。

  出示卡片:热闹。

  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说明热闹?

  3、展示课件,细致观察,石榴是怎样长大、成熟的?主要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外皮)

  ①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词说明外皮的变化?

  ②展示文字灯片,交流。相机圈划“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指导读,体会石榴在逐渐长大、成熟,外皮发生变化的状态。

  ③师:如果把这些表色彩的词颠倒次序,行不行?再次体会到石榴是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

  ④圈划“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讨论:应怎样读?读出怎样的语气?(用较慢的语速读,特别读好“一天天”三个字。)

  4、齐读1――3句。

  5、过渡: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的呢?

  ①展示课件:观察、交流。(有的裂开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

  ②裂开了嘴,笑破了肚皮哪个程度更深呢?书中用了哪个词说明?学词:甚至(shen zhi)

  ③书中是怎么说的?交流:展示文字灯片,指导读。(你觉得这些石榴可爱吗?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④师:不光是这两只石榴,熟透了的石榴都急切地想处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呢?让我们看最后一句话。

  ⑤映示文字灯片,轻声读。找找哪些词说明了石榴急切地心情。交流。(急切地扒开、向外张望、报告……)

  ⑥师:这些石榴可爱吗?指导读好最后一句话。

  6、总结谈话,果实的成熟都是有一定过程的,在成熟过程中,或者外皮发生变化,或者壳发生变化,这都是有一定顺序的。本文的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观察仔细的缘故。我们小朋友平时也要做到细致观察,有顺序地写下来。

  7、齐读第三自然段。

  8、过渡:石榴子儿又是怎样的?味道怎样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半只割开外皮的石榴,观察:石榴子儿是什么样的?

  再出示玛瑙,比较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请先尝一尝,谈谈味道?

  2、书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指名读。

  3、学习生词:玛(ma)瑙(nao) 紧偎(wei) 嚼(jiao) 甜津津(jin)

  4、读词:红白相间、晶莹透亮、清爽无比

  由这些词体会作者对石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无比喜爱)

  5、再次指导读,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总结。

  2、齐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读读本课时所学生字词。

  2、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甚:上紧下松。

  露:上窄下宽。

  扒、嚼、津:左窄右宽。

  4、生描红,仿影,练写。

  板书: 石榴

  春天 叶

  夏天 花

  秋天 果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交流。

  春天,石榴树怎样;夏天,秋天呢?

  石榴子是什么样的?味道怎样?

  2、齐声感情读全文。

  二、指导仿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种果实的特点。

  1、仿写内容:葡萄的成熟过程。

  2、展示课件:葡萄。联系实际,想想,葡萄在什么季节成熟?(夏季)

  A:观察葡萄,练说:到了夏季,葡萄……

  B:展示葡萄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外皮的变化。

  青绿色→青中带紫→越来越紫→全是紫红了

  练说:葡萄的外皮先是……,接着变成………,逐渐变得……,最后变成……。犹如熟透了的石榴,犹如……。

  C:如果摘下粒来尝尝,是什么味道?(甜滋滋的)

  3、练说成一段话。

  A:自由说,同桌互说。

  B:指名说,评议,相机指点。

  C:再次自由说,指名说。

  4、把它写下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词语、句子抄写。

  2、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写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查资料

  教学重点:

  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

  完成习作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

  (一) 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

  (二) 聆听《童年的.回忆》

  1、导入:(放背景音乐) 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

  2、 听音乐: 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3、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

  4、板书: 快 慢

  《难点解决》

  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引出“中速” 并板书。

  3、 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 5 5 3 5 6

  5 3 3 6 6 3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5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09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5

语文教案小学上册教案01-02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15

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15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