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情景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题)
3.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自由读文,标出小节。⑵画出不认识的字,利用的方法,读准字音。
2.检查识字情况。利用字卡或电脑出示本课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再读课文,小组内谈谈对女娲的看法。(老师相机引导女娲的不畏艰难)
3.小组汇报学习讨论的结果。
4.指名读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带着对女娲的钦佩、喜爱再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条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腾、祸”
1.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五、总结全文
1.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2.课下读有关的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培养热爱科学热爱文学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课前预习】
1、找出文中的生字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进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乌有:虚幻,不存在。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太古:远古时代。
引颈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葱笼:(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叹服:称赞而佩服。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2、朗读这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一、导入新课
《木鱼石的传说》这首歌里有这样的歌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检查预习: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二、整体感知
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1、学生体会,思考下列问题:
⑴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⑵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法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情感。
三、探究研讨
朗读3~6节,思考问题: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4、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5、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2、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教学设想】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去说,不要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文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要重视对诗歌韵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加强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学习3~6节,不面面俱到,突出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积累词语,会用"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
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语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一些介绍植物王国的书籍,特别是有关绿叶的。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热情歌颂最常见的绿叶的文章!
2、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表
音重点:肆、虐、沃、壑、溢、畸、噪、滞
形重点:肆、虐、壑、炙
2、认读词语:
缕缕白云 香味四溢 苍翠 碧波荡漾 痴情 宠爱 畸形 阻滞
二氧化碳 昂首阔步 肆虐 沟壑 炙烤 酷热 枯竭 担忧 污染
(自由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众生解答)
3、检查朗读
开火车分句读,听读并划出疑难问题
4、质疑问难,重要问题纳入教学过程
三、统一分段,理清文脉
1、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方式写?(总分总)
2、开头和结尾两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前后呼应)
3、学生独立分段--四人讨论--全班统一
第一段(1):表明自己最绿叶的感情很深。
第二段(2-5):写"我"爱绿叶,因为绿叶是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维护生态环境,制服环境污染,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第三段(6):写"我"愿朋友们都爱绿叶,愿绿叶铺满大地。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提问:这段讲什么?
2、比较段落:
1)出示比较的段落:
"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云?是山峰?是花草?还是湖水、、、、、、至于我,最喜欢的却是绿叶。"
2)这段话和课本中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
3)课文开头的提问有什么作用?
(是作者故意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引出"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这样开头就提出令人关注的问题,能引起读者带着关注的心情去阅读下文:为什么"我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呢?)
4)书上提到的景物都很美。用这些美好的事物与绿叶相提并论起到什么作用?
(突出我对绿叶的感情之深)
5)"至于"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叫"痴情"?聂耳、聂卫平、贝多芬、达芬奇、、、、、、他们痴情的是什么?
3、齐读总结
五、巩固练习
1、读背第一段
2、完成课堂作业本词语部分
3、弹性作业本:
亲爱的小伙伴,在课余生活中,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了解绿叶的功能,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与语言感受力。
教学过程
一、目标定向
师:作者为什么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作者爱绿叶的深情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的写法值得学习?
二、研究课文
i. 讲读第二段
作者爱绿叶有哪三个原因?自由读,把最喜欢的词用圆圈出,句子用划出。
1)指导学第2自然段:
a划出本段中心句,指名汇报交流
(作者在这里把绿叶当作了人来写,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爱绿叶的思想感情)
b说说这节介绍绿叶什么功能,哪些词语你很喜欢。
绿叶怎样"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
(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常识知识解释光合作用)
直接:绿叶类的蔬菜
间接:绿叶给粮食瓜果提供养料,瓜果粮食给人食用;绿叶供食草动物生存,动物供人食用……
c"据计算……制造4千亿吨有机食物。"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
(从数量上说明叶绿素所产生的糖和蛋白质之多。)
d"她总是勤勤恳恳……去更好地生活……"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
(绿叶能使世上万物充满生机。)
e指导朗读
2)尝试用第2自然段的学法学第3自然段。
a回忆学法:自由读--划中心句--找绿叶功能--朗读佳句。
b自己学习第3自然段。
c议论佳句时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绿叶不怕狂风,不让风沙掩埋良田;阻挡暴雨,不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沟壑;在炎炎烈日下,绿叶也不屈服。
这和书上句子有什么区别?
(课文中的句子拟人,形象而有人情味;排比,整齐,有音乐美,有气势。)
d指导朗读
3)学习第4、5自然段
a按第2自然段学法自学,并思考这两段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两段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用数字例证,准确而有说服力。)
b交流反馈
c指导朗读
4)练习式小结。学生填空,交流评说。
我爱绿叶,因为她,她,她。在我眼中,那默默无闻的绿叶是儿女,是专家,为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ii. 读背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只有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不仅照应了开头,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启示读者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绿叶?怎样对待绿化?
2)强记后试背第三段。
三、课堂练习
1、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说说爱绿叶的理由。
(个体自说--同桌互说--全班指名说--评价补说--自由学说。)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3、背诵1、6小节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听写巩固生字词。
2、学习按AABC、AABB式构词积累。
3、摘录课文中的佳句,模仿课文首尾写片段,试写排比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背诵1、6小节
二、深究总结
1、《我爱绿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篇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研究?
(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写法;衬托、拟人、排比的写法与修辞句式;总起和分述,数字说明等等。)
2、课文中哪些内容特别精彩?请朗读出喜爱和美感来。
3、课文中哪些内容证明绿叶"总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使世上万物……"?
再读课文准备--小组议论--全班交流。
4、训练朗读好的句子和重点章节。
三、巩固练习
1、摘录课文中的三个佳句。
2、照AABC、AABB的样子,各摘五个词。
3、完成课堂作业本
4、在下列的三题中任选一题作业。
1)在熟悉的人和物中(如学校、老师、小草、小狗……)选一件,模仿"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写几个句子。
2)依照第3自然段第2句的句式,写一句话。
3)学习课文的头尾,为《我爱**》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宠儿 造福
喜欢 我爱 因为 维护生态环境
什么 绿叶 为人类生存作贡献 人类
总 分 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太阳》、认字。
教学目标:
1、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本课应认识的生字;
3、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
4、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课前准备:
同学画一幅《俺最喜欢的太阳》的画;
老师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后羿射日》录像带、录音带。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太阳》。今天,俺们学习课文《太阳》,齐读课题三遍。
生:齐读《太阳》三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太阳吗?
生:喜欢!(齐声)
师:你们把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带来了吗?
生:带来了!(齐声)同学争先恐后举起了自身画的“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师:你们心中的太阳真美呀!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自身“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告诉小伙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太阳?
生:四人一小组,每个人分别指着自身的画,用语言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师:(在巡视一周后)挑选了几幅有特色的同学作品,用实物投影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并请这几幅画的小作者在全班描述“最喜欢的太阳”。
──刘睿轩同学说:“俺希望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太阳。春天,太阳是绿绿的;夏天,太阳是火红火红的;秋天,太阳是金黄金黄的;冬天,太阳是银白色的。”……
──彭子懿同学们:“俺最喜欢拿手机的太阳,假如天气太热了,俺给他打个电话,他就在家休息;天气太凉了,俺就打电话让他出来。”……
──傅培成同学说:“俺最喜欢大海上的太阳。因为,大海上的太阳最美,最美。”……
──还有的同学说:“俺喜欢太阳,因为太阳带给俺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把世界照得更加美丽。”
……
师:给这几位同学奖励了小红花。并让学习小组长根据小组学习交流情况,给小组内同学奖励。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书中插图老师也画了一幅)“心中最喜欢的太阳”,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想!(齐声)
师:配乐朗读课文《太阳》。
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太阳吗?
生:说出了课文内容。
师:(根据同学说的内容,分别在黑板上出示诗句)。指读课文《太阳》后,让同学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生:自读、圈生字。
师:同桌互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会读课文的同学举手,(会读的很多,举手的同学很多),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朗读。不会读的同学指着课文跟读。
生:按上述要求进行。
师:请坐。小组内学习本课生字。
生:四人小组有秩序学习。
师:巡视同学学习情况后,“开火车”,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认字情况。
生:生字同学掌握较好。
师:齐读课文。(让同学看着黑板)
这篇课文这么美,可惜太短了,俺给这首诗加了一句,你们听行吗?“在画纸上,太阳是从同学们的笔尖跑出来的。”……
生:(笑了),可以,可以!
师:有谁愿意帮老师把这首诗再写下去?
生:(纷纷举手,唯恐落后)
有的说:“在沙漠里,太阳从沙子里钻出来的”。……
有的说:“在山里,太阳是从山坡上爬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在书中俺看到,太阳是一颗恒星。”……
师:同学们,不但会画太阳,而且还写了关于太阳的诗。回家你把自身续编的诗,请爸爸、妈妈写在你的资料本上。有关太阳的资料很多,你们找到了些什么?
生:同学纷纷举手,交流自身的资料。包括谜语、歌曲、儿歌、科学知识、图片、故事等。
师:给搜集到资料的同学们奖励“小星星”。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资料,在活动课上,俺们还要进行交流,希望同学继续搜集、整理、空虚有关《太阳》的资料,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观看。
播放录像片《后羿射日》。
生:同学饶有兴趣的观看,直到下课铃响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区分平翘舌音。
2.复习字、词和正确搭配数量词。
3.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练习在田字格里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第一题:字宝宝迷路了,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1.读一读,部首。
2.师:在大多数合体字中,部首往往是表义的。
如。食字旁一般和饮食有关;米字旁一般和食物有关。两个门字框的字,都是形声字,它们的部首(门)不是表义的',而是表音的。门字框里面的“心”和”耳”是表义的。
3.师:几个字宝宝很贪玩,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它们在野外迷了路,急得哭起来了,你能送字宝宝回家吗?
4.请学生用游戏形式把生字按部首归类。
5.揭示部首表义的规律。
第二题:看图猜字。你还能造几个吗?
1.讲解例题。如:虫+马=蚂,蚂蚁的蚂。
2.学生借助图画猜出独体字或部首。
3.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猜出一个合体字。
4.组成词语说一说。
5.小组竞赛。要求:猜得又对又快。
6.本题答案如下:明、闯、从、林、炎、吕。
本单元学过的生字中,“凿、棵、闻”等字都可以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
第三题:听词语、圈词语
1.师读,学生圈。要求学生仔细听清老师读的词语,不要圈错。
2.学生核对。
第四题:正确使用量词
1.学生看题目,并进行审题。
2.学生练习。
3.学生核对。
答案如下:一口井;一台电脑;一朵小花;一头;一只青蛙;一片云。
第五题:描一描,写一写。
1.生看题目,并进行审题。
2.学生核对。学生练习。
3.:写的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小下大。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6-21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冬冬读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8-26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04-2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