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30 19:39:26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各月在平年、闰年的天数;

   3.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的科学精神;

   2.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情感;

发展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81—86页年、月、日;相关的资料在学校课题网站http://211.91.111.170/发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难点: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学对象分析:

   从教学内容看,属于科学性很强的内容,单纯靠讲解不能解决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掌握,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借助直观的画面演示和相关的天文资料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采用“探究——反馈——总结——拓展”的学习过程,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境——探究”的网络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具体表现为“创设情境——探究讨论——反馈整理——知识建构”等教学环节。

六、教学流程设计与分析:

   (一)谜语导入,想象叙说,引出课题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你知道日历还有哪些用途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日历上的学问”。

   (二)指导网页阅读,激发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认识两个探究环境:日历探秘和二月玄妙;学生登陆网站结合页面上的探究提示,尝试自主学习新知。

   1.日历探秘:

   在“日历探秘”页面,设计了一个万年历的查阅程序,学生可以从上面查阅从1900—2049年间每个月的情况,并设计了“我发现”和“看发现”两个小模块,让学生通过“我发现”提交自己的发现,还可以借助“看发现”来了解其他学生的发现。为了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跑题”现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有意识在页面上部安排了明显的“探究提示”:

   选择一个年份,再选择不同的月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各有多少天?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一年有多少天?

   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研究的方向,不至于出现“迷航”的现象。

   2.二月玄妙:

   该页面的设计同“日历探秘”,主要是探究的目标不同:

   把下面的月份固定在二月上,再选择不同的年份,观察右侧月历的变化,看能发现一些什么规律?最好按照一定的顺序查看。

   3.知识整理:

   结合两个内容的探究,结合“知识整理”页面师生共同整理相关的知识点。该页面中主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将学生探究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安排了“时间单位的整理”、“大小月的记忆方法”和“闰年的计算方法”三部分的内容。为了使知识形象具体,设计了动画、口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定势,深化探究主题

   从知识整理的信息中选择切入“你知道吗?”模块,通过“历法知识”、“时间知识”和“日历与数学”三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比较数据,讨论时光,拓展延伸

   一组数据:“一个人如果活80岁,那么他人生的日历大约有3万页,如果一秒钟撕,大约?小时撕完”

教学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整合课程资源

   从教学内容出发,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网络课件,并能从网络中选择相关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作为课程教学和学生后续探索学习的素材,这样把过去单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提供教学双方研究探究。生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既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条件。网络互动技术创设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在个体探究的基础上能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其他学生共享自己的成果,通过相互的探究是学生便与把发现的规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建构具有个性特点的认知体系。.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知识点出发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作为学习的方向,通过在线式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

   (二)自主探究,协作讨论,突出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