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教案

时间:2023-05-01 23:36:57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灯下漫笔教案

教学目标 : 

1 、了解杂文的特点 

灯下漫笔教案

2 、体会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 、学习鉴赏情理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由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入笔,文中对枣树枝干的描绘说出,想到散文诗意境美,今天我们学习最能体现鲁迅写作风格的杂文之一《灯下漫笔》 

二、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三、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 1925 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机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尼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四、整体感受 

学生诵读课文 

要求 1 、扫除字词障碍 

2 、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深省、激动、有所感动。找出来 

(一)字词 

嗜好 shi      兑现 dui     曷丧  he   编纂  zuan    夏桀 jie 

(二)词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乱离人:战乱时代流离失所的人 

厘定:整理制度 

法祥:最初发生 

(三) 

找出文中你欣赏、感动、深省、体会主旨的语句 

1 、第四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五节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 .............. 究竟一等于牛马了。 

第七节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 ........... 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十节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十二节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 ........ 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四)感情基调 

明确批判矛头如下 

两方面: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奴才传统 

小结:鲁迅的杂文,包含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全文的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中国历史————封建专制主义————怒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怜 

(五)作业  

1 、品味文中语句 

2 、课课练 1-5 题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主题思想 

由上节课大家找出的语句入手,明确批判矛头入手分析 

中国历史 

1 、专制暴政下,中国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分析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 

         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 

2 、中国社会,就在这“一乱一治”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 

“乱”时,官兵到,强盗到,百姓被掠杀 

“政”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 

3 、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偏激,却又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 

国民性问题 

文中句:“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老百姓: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 

(二)鉴赏要点 

1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 

由小及大: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他一放大,便有了艺术的力量。 

钞票折价兑换现

  

【灯下漫笔教案】相关文章:

《灯下漫笔》教案(精选7篇)12-08

灯下漫笔作文12-06

灯下漫笔作文06-30

以文为本平中见奇-《灯下漫笔》教学反思04-28

漫笔04-29

徽州漫笔04-27

灯下11-27

灯下04-28

灯下04-28

中秋漫笔作文04-30